62.5萬劑AZ疫苗抵台、食藥署力拚7天驗完!低溫運送三大關鍵,新創、企業搶加速佈局冷鏈
62.5萬劑AZ疫苗抵台、食藥署力拚7天驗完!低溫運送三大關鍵,新創、企業搶加速佈局冷鏈
2021.07.08 |

編按(2021.7.8更新):台灣自購的62.5萬劑AZ武漢肺炎疫苗7日傍晚自泰國空運抵台,食藥署晚間立即配合派員赴低溫倉儲現場監督拆箱、核對疫苗批號、清點數量、查核運送冷鏈,並且抽取600劑樣品進行疫苗異物檢查,且指出這是首批泰國廠製造的AZ疫苗,會力拚7天內檢驗完畢。

食藥署指出,抽樣的疫苗將攜回食藥署國家實驗室進行外觀、鑑別、pH值、DNA/protein比例、細菌內毒素、無菌及效價等試驗。

世界各國高度詢問與購買的新冠肺炎疫苗,有著嚴格的低溫保存需求,而根據種類的不同,保存條件也大不相同。在相關設施不足的城市或村落,這些疫苗該如何被運送到貨?而低溫運送的冷鏈物流市場,又在科技的進步、疫苗的急迫需求之下,迎來了什麼樣的創新?

冷凍、冷藏等低溫運送,是個存在已久的物流市場,除了常見的食品運送以外,也常應用在醫藥、疫苗等低溫保存運輸,如果儲存溫度錯誤,就可能導致醫藥與疫苗的效用出錯,嚴重者更會造成服用者的危險。

舉例來說,輝瑞(Pfizer)與莫德納(Moderna)兩家廠商的新冠肺炎疫苗要求絕對低溫運送與保存。Pfizer的新冠肺炎疫苗有攝氏零下70度低溫保存的條件,莫德納的疫苗則是要求攝氏零下20度。(上個月,Pfizer疫苗被核准可以在一般冰箱攝氏2至8度條件下,儲存1個月。)

Moderna
莫德納疫苗要須保存於零下 20 度的冷凍倉庫中。
圖/ Moderna 官網

部分大城市的醫院或物流中心或許能達到這些要求,但是,若希望這些疫苗能被配送到物流與倉儲設施較基礎的小型城市、村落等地方,許多物流與倉儲服務提供者就得升級自身設備。在過去這一年全球各國大量索求疫苗的狀況下,間接加速了低溫物流技術的創新與進步。

究竟,新興科技在冷鏈(cold chain)物流市場扮演了什麼樣的關鍵角色?又有哪些公司企業們,推動著這個市場的成長與演化呢?

關鍵一:倉儲、物流自動化

人類能在攝氏零下30度的環境下待多久?以這樣的情況模擬,進出一間將近攝氏零下 30 度的物流倉庫,對物流工人來說是相當嚴苛的工作環境,而低溫倉庫不斷的人流進出,也會為了維持低溫而增加倉庫總能源的消耗。換句話說,倉儲與物流自動化科技,將會為低溫物流市場帶來相當大的助益。

目前常見的包含自動存取倉儲系統(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ASRS)自動高架存取機、隨行夾具梭動系統、自動叉式升降機,以及自動取貨與置放貨物的機器人手臂或裝置。

美國冷凍服務公司Preferred Freezer Services(現屬全球第二大冷藏倉儲物流公司Lineage Logistics旗下)就在2018年落成全美當時最大的自動冷凍食品倉儲中心,根據他們的管理結果顯示,自動存取倉儲系統為他們節省了80%的人事成本、60%的空間成本,以及40%的能源成本。

然而,因為冷凍物流的低溫環境,其自動化硬體設備要求會比一般物流自動化設備還要嚴格,造成自動化設施的導入成本也比一般物流中心還要高。

關鍵二:資料追蹤系統

自動化硬體操作的同時,當然有自動化管理系統與軟體在背後支撐。包含倉儲管理系統(WMS)、倉儲控制系統(WCS)與倉儲執行系統(WES)等,都能為倉儲與物流管理帶來更高的管理效率,也能透過即時搜集的數據與分析結果,協助倉儲管理。

美國舊金山的線上生鮮雜貨外送服務Good Eggs,因為得提供低溫保存的生鮮貨品與餐點DIY包裹(Meal Kits),有40%的倉儲空間都是冷藏與冷凍的環境,透過倉儲管理系統,Good Eggs能快速掃瞄貨品後,把它儲存到適合的溫度區域,也能即時追蹤食品的過期時效,避免浪費資源,除此之外,更能把這些數據分享到消費者端,提高自己的物流管理透明度。

美國舊金山線上生鮮雜貨外送服務Good Eggs
圖/ Twitter/Good Eggs

關鍵三:低溫穩定包裝技術

除了倉儲所在地區控制溫度以外,整體運送到物品取出之前的過程,這些貨品也得被嚴格保存在低溫下,而貨品的包裝材質使用與設計也是維持保存低溫環境的關鍵之一。

專門瞄準藥廠、生命科學市場的低溫控制包裝公司Softbox,同時也是提供輝瑞新冠肺炎疫苗的物流包裝夥伴,該公司設計出一款能夠重新組裝、結合乾冰共存環境的ULT Shipper包裝箱來確保低溫儲藏。

Softbox_ULT Shipper
圖/ Softbox

Softbox表示,這款箱子允許一天打開2次、一次最多3分鐘仍能維持低溫保存條件,讓施打疫苗人員在不影響儲藏溫度、疫苗儲藏品質的前提下,每天拿出所需疫苗施打量。此外,一個ULT Shipper包裝箱能透過箱內的「再製冰」過程,為箱內疫苗提供30天以上的儲存環境。

2年前,Softbox更與電信商AT&T與疫苗廠商Merck,共同合作無人機運送低溫環境疫苗的專案。試驗場所在長年高溫的加勒比海的巴哈馬群島,他們以無人機、Softbox設計的低溫控制包裝箱,飛過38公里距離,傳遞疫苗,同時,更透過AT&T設計的物聯網感應裝置,遠端監控疫苗包裝箱的溫度。

AT&T、Softbox 和 Merck 測試以無人機飛運送醫療用品
AT&T、Softbox 和 Merck 測試以無人機飛運送醫療用品。
圖/ Softbox

UPS快速投資完成冷鏈建設

受到疫情與疫苗需求,全球物流公司UPS則是從一般物流市場,正式踏入冷鏈物流領域。

為了順利儲藏與運送輝瑞的疫苗,UPS投資了冷凍倉儲中心、乾冰製造以及追蹤即時溫度的感應科技。至今,他們成功完成了110萬次疫苗運送,將1.96億劑疫苗運送到全球50個國家。

在這樣的經歷下,UPS更在近期宣布推出「UPS冷鏈解決方案」,為冷鏈物流需求者提供倉儲、貨運與送貨的全套服務,過程中也會即時提供溫度監控,確保物品維持低溫標準。在新冠疫苗的高度市場需求過去後,UPS也能靠著這套解決方案,替其他低溫運送的夥伴提供服務。

世界各地新創也積極推動創新

除了大型企業以外,一些物流新創也正在以他們的創新服務與產品,撼動冷鏈物流領域。

· INPROUS: 西班牙新創研發了一款專為醫藥物流、實驗室診斷檢體、醫院採檢等市場所需的低溫控管包裝材料,這款包裝不但能夠重複使用、持續監控溫度,也能維持高達96小時的低溫狀態,來完成運輸。
· SmartCAE: 德國新創開發出一款虛擬的模擬系統,讓冷鏈物流供應商能夠利用電腦模擬不同溫度與其他物理環境,以測試運送低溫貨品的可行性,或是溫度改變後產品品質的變化程度等,以模擬來取代多次實際測試,減少資源消耗。
· SolarFreeze: 肯亞的新創研發出一款行動式的太陽能低溫冷藏空間,透過太陽能產生的電力,一部分會用來降低溫度,一部分則會以冰的方式儲存,在沒有太陽能的時候轉化成電能,繼續降低空間的溫度。
· CloudTrack: 印度新創將冷鏈物流的溫度監控技術,以軟體服務的方式販售,當倉儲溫度變化時,就會以簡訊或App提醒訊息的方式通知,此外,也利用地理圍欄的技術,完成貨運卡車的自動打卡與最佳路線規劃。

根據市調機構Technavio報告,冷鏈物流市場市值預計在2020至2024年間成長94.8億美元(約2,627億台幣)、年成長率10%。除了醫藥市場以外,不斷成長的線上生鮮雜貨電商服務,也預計擴大冷鏈物流的市場,舉例來說,有31%的美國人都已經透過線上管道購買生鮮雜貨,冷凍食品也佔了他們購物籃的一定比例。未來,隨著醫藥販售也能線上進行,冷鏈物流的需求必定持續增加。

延伸閱讀:
1. 從 6 千筆統編發掘的新機會!Hahow 走進企業內訓市場的佈局是什麼?
2. Netflix 加入電商戰局!從熱門 IP 搾出更多商機,開闢新營收管道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責任編輯:郭昱彣、錢玉紘

關鍵字: #疫情動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台首創對話式金融服務iWish 永豐銀讓GAI真正走進金融交易現場
全台首創對話式金融服務iWish 永豐銀讓GAI真正走進金融交易現場

你還在手寫填單、逐格Key-in資料嗎?在生成式AI浪潮席捲各行各業之際,永豐銀行推出全台首創「說話就能完成交易」的智能對話式金融服務iWish,讓繁瑣的填單流程成為過去式,使用者可以透過文字輸入、口說敍述或上傳照片等方式,向AI傳達自身需求,無論哪一種方式,AI都可以即時理解使用者意圖,並根據與使用者的對話內容,自動填寫存款、提款、轉帳、匯款等相關表單,顛覆使用者對金融服務的想像。

生成式AI再進化,開啟AI代理人時代

隨著生成式AI的進步,LLM大型語言模型已具備多輪對話和上下文理解的能力,甚至正邁向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不需要人類涉入的AI代理人(AI Agent)的新階段,這項技術突破讓企業既有服務得以展現全新樣貌。

以國際證券經紀商FBS為例,其推出的FBS AI Assistant服務,跳脫傳統單向建議模式,不直接提供評論或建議,而是讓用戶先選擇一至多項技術指標,再交由生成式AI模型解讀並生成專屬分析與操作建議,打造更具互動性與參與感的使用體驗。

永豐金控數位科技長張天豪認為,這種以生成式AI為核心的互動式服務模式,將大幅優化客戶的使用體驗,成為金融服務新常態。未來,客戶不必學習如何操作App,也不用記得交易程序,只要用對話、上傳照片或螢幕截圖等自己習慣的方式表達需求,AI就會理解並協助完成後續動作。「未來的金融服務將像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一樣,簡單而自然,」張天豪強調。

永豐銀行
前排由左至右:永豐金控數位科技長 張天豪、永豐銀行資訊、數位及作業督導張升寶、永豐銀行綜合企劃處處長 王筱嵐 後排由左至右:永豐金控數位科技處專案經理 林維婕、永豐金控數位科技處專案工程師 廖庭暘
圖/ 永豐銀行

從填單到對話,iWish重塑分行服務體驗

瞄準此未來趨勢,永豐銀行進一步盤點金融服務場景,決定從最貼近客戶的分行場域出發,打造互動式服務新體驗。

張天豪說明,臨櫃交易往往需要填寫各式各樣的表單,這些表單格式通常很制式、欄位繁複,對不熟悉流程的客戶而言,常常填到一半才發現格式錯誤、填錯位置,甚至必須整張重來,徒增挫折與作業時間。

「iWish服務的推出,就是為了讓這段流程可以變得更自然、直覺且輕鬆,」永豐銀行資訊、數位及作業督導張升寶說,客戶不再需要手寫填單,只要開口說、輸入文字或是上傳圖片,告訴iWish想要使用哪些金融服務,就可以完成交易,將原本繁瑣、仰賴經驗的填單作業,轉化成只需一句話或一張圖就能搞定,大幅提升臨櫃交易的服務體驗與作業效率。

以轉帳交易為例,客戶可以口說轉帳帳戶及金額,或是上傳網購訂單的轉帳頁面截圖、團媽在Line上提醒轉帳付款的對話截圖等,iWish會從中辨識表單所需資訊並精準填入銀行系統中對應的欄位,待客戶確認資訊無誤之後,系統就會生成一個二維條碼,只要將二維條碼交由臨櫃人員完成最後核對,就能輕鬆完成金融交易。

AI減輕行員負擔,專注更高價值服務

除了顛覆客戶的使用體驗,iWish服務也為內部作業流程帶來優化和改變,「對永豐銀行而言,iWish服務不是引進AI技術的炫技展示,而是與現有服務模式的無縫融合,讓創新落地、貼近人性」,永豐銀行綜合企劃處王筱嵐處長說。

王筱嵐進一步表示,最開始,金融交易需要經歷「客戶填單+櫃員輸入」的雙重程序,不僅耗時,也容易出錯。之後,永豐銀行推出免填單服務,客戶可以口述或將交易資訊抄寫在紙上,交由櫃員輸入至系統中、列印單據,待客戶簽名確認即可完成交易。

永豐銀行
圖/ 永豐銀行

而iWish則是免填單服務的再進化,藉由生成式AI(GAI)的語意理解與圖像辨識能力,取代櫃員的手動輸入作業,不僅提高效率與準確度,也大幅降低櫃員的作業負擔,可以將心力投注在更有價值的服務與溝通上。

GAI不只是客服輔助工具,更是金融轉型的推進引擎

相較於目前金融業的生成式AI應用,多數仍停留在客服階段,iWish是全台首創直接導入金融交易場景的GAI服務,堪稱跨出關鍵一步。

然而,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永豐銀行團隊也面臨諸多挑戰,其中壓力最大的,便是如何降低LLM可能出現的「幻覺」與辨識錯誤風險。尤其在金融交易場景中,AI的辨識精準度不僅關係到客戶權益,更直接影響其對金融服務的信任感,必須以更審慎的態度來看待。

為此,永豐銀行從多個面向著手提升模型準確度,包括優化Prompt設計與模型邏輯、與前線單位密切協作,共同討論介面呈現、使用流程與應用情境、在UI/UX介面加入提醒文字與引導機制,避免造成誤解。此外,團隊也分階段進行大規模封閉測試,邀請全行數百位同仁參與測試,並根據測試結果持續微調優化,確保最終推出的服務穩定度。

iWish的智慧來自於訓練與學習,「越用越聰明」的特性需要使用者參與激發

iWish是一款全新上市的智能服務,專為提升臨櫃交易體驗而設計。現階段iWish服務聚焦於台幣存款、提款、轉帳及匯款4大交易類型,並以「分行」為主要場景,未來則計劃將iWish服務擴展至更多金融交易類型,甚至走出分行場景,與iBranch等線上服務結合。

永豐銀行
永豐iWish以「智讀」、「智說」、「智寫」人性化操作,讓金融交易更方便快速
圖/ 永豐銀行

iWish的成功落地不僅是技術突破,更宣示意味著,生成式AI正式從客服輔助工具,搖身一變成為可以理解意圖、自然回應、主動引導的智慧助理,讓用戶在熟悉的對話情境中完成交易,實現真正以人為本的金融體驗。而AI模型的成長需要訓練,iWish在初期也需要客戶的參與來變得更聰明,透過接觸到更多元的使用情境,進一步完善服務,讓每一次互動都更懂客戶的需求。

「iWish服務只是第一步,」張升寶認為,這項服務不僅重新定義人與銀行的互動方式,也為生成式AI在金融業的應用看見新的可能。他期許未來能進一步擴大AI Agent應用範圍,讓AI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驅動金融轉型的核心力量。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