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問世,讓疫情發展逐漸看到盡頭曙光,要如何把疫苗安全地送到世界各地,能夠低溫保存疫苗的「醫藥冷鏈運輸」技術是一大關鍵。
長榮航空、長榮航勤宣布,最近得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醫藥冷鏈運輸國際認證(CEIV Pharma),長榮航空是繼華航後,台灣第二家獲得這項認證的航空公司。
特別的是,處理桃園機場地面服務的長榮航勤,同樣獲得了CEIV認證,成為台灣唯一,也是全球少數空、地勤業務同時獲得此項認證的航空公司,究竟在未來疫苗、醫藥冷鏈運輸上,有那些競爭優勢?
全台唯一!航空、航勤都獲得CEIV認證
其實,長榮航空一直以來都有在做高科技產品、醫療用品的運輸業務,無論是脆弱的晶圓產品,或是需要-80°C超低溫度的疫苗,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與能力。
長榮航空觀察,自從導入藥品冷鏈運輸業務後,年均成長率達30%,看好未來這塊市場的發展潛力,在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的協助下,決定向IATA提出CEIV Pharma認證,順利在三月底通過並得到證書。
至於專注機場地面服務的長榮航勤,從2018年開始,就投入布局醫藥品冷鏈物流市場,開始建構醫藥品等冷鏈貨物,在機場的各項作業能力,長榮航勤說:「成為台灣唯一獲得此項認證地勤公司,是重要的里程碑。」未來,業務範圍也將擴及到全球航空公司,運來台在桃園國際機場的冷鏈服務,讓台灣的冷鏈地面作業與國際接軌。
業者說明,上述兩家公司都非常重視醫藥冷鏈運輸的風險評估與管理,無論在運送前的場站能量分析評估、人員訓練、處理程序等,都有完善規劃,藥品在運送過程中,都全程監控並優先作業,需確保貨物品質無論在空中運輸,或是在機場地面運送,都不受到環境溫度差異干擾。
只有五架全貨機,如何搶吃疫苗商機?
在機隊策略方面,長榮航空不像華航有18架747F、全新引進的777F全貨機運,該如何應付龐大的運送需求?
長榮航表示,除了旗下五架777F全貨機,也充分運用777-300ER、787、A330-300等中長程客機的機腹來載貨,提供各式貨品及冷鏈運輸的服務。
在疫情期間,為了因應COVID-19疫苗嚴苛溫控運送條件,內部設有專案小組,從去年開始,就擴大與國內、外多家溫控載具供應商合作,提供冷藏、低溫、極低溫等各式的運輸服務,最低溫的溫控載具可利用物理化學反應特性,將疫苗保存在-80°C 且最長達144小時,並結合監控裝備追蹤運送產品的溫溼度,提供安全的COVID-19疫苗運送服務。
長榮表示:「全球航空貨物運送種類日益繁雜,依不同貨物特性訂定的運送標準亦愈趨嚴格。」長榮航空及長榮航勤,這次獲得IATA CEIV Pharma認證,除可提昇企業本身形象、獲得客戶信賴外,並有利於爭取加入全球COVID-19疫苗運送行列,搶吃疫苗冷鏈物流商機。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