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週三(23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日本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表示,他可能會擔任董事長至70歲,並期許成為資訊革命時代的{{{羅斯柴爾德}}}。
現年63歲的孫正義告訴股東,他正認真看待接班人問題,但近期內不會放棄對軟銀集團的控制權。孫正義曾表示計劃在60多歲時物色接班人,他可能會放棄執行長的頭銜,並希望在69歲時選出繼任者。曾在軟銀集團擔任董事的川本裕子表示,尋找孫正義的接替人選是軟銀面臨的最大挑戰。
向「國際金融業之父」看齊!AI成為資訊革命的助力
與此同時,孫正義期許自己能成為21世紀資訊革命時代的{{{羅斯柴爾德}}}。他說,在過去幾年裡,許多人經常問他軟銀集團到底是什麼,有些人說自己非常喜歡身為企業家的他,而不是充當投資者的他。孫正義對此表示:「實際上,與其他人相比,我不是一個簡單或傳統的投資者。我為此有些沮喪,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向眾人解釋軟銀是什麼?孫正義是誰?」
孫正義表示,他希望把軟銀描述為21世紀「資訊革命的資本提供者」,就像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作為19世紀工業革命的資本提供者一樣。他說:「 在工業革命中,羅斯柴爾德是主要參與者之一。而我希望成為資訊革命的資金提供者,這是我們對軟銀集團的全新定位。 」
孫正義解釋稱:「在工業革命期間,有許多著名的發明家做了偉大的工作,例如蒸汽機先驅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但工業革命並不只發生在發明家身上,資本的提供者也同樣重要。瓦特先生很有名氣,但羅斯柴爾德作為資本家卻未得到眾人的充分認知和重視。」
他表示,資訊革命正如火如荼地發展,人工智慧(AI)是軟銀特別關注的一項領域。談到AI時,孫正義說:「針對提供資金而言,相信我們是最大的投資者。」他補充道, 未來幾年內,駕駛、醫療、零售、金融和教育等都將被AI重新定義 。在工業革命中,機器取代了人力,而在資訊革命中,AI將取代機器。
資產凈值達25兆日圓!成為眾多企業的幕後推手
軟銀已透過其願景基金以及拉丁美洲基金投資了264家企業。孫正義承認:「實際上,大多數公司並沒有賺錢,我們在承擔風險的同時提供資金,充當資本提供者。」
在孫正義看來,資產凈值是軟銀在衡量業績時所關注的一個關鍵指標。截至3月底,軟銀的資產凈值約為26兆日圓(約2,350億美元)。但他補充說,資產凈值每天都會波動,目前約為25兆日圓。
孫正義表示,多年來,軟銀業務的主要驅動力有四個。最初是雅虎、軟銀移動,接著變成了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最近, 願景基金在推動資產凈值成長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
孫正義聲稱, 在過去25年裡,軟銀每年的內部報酬率都在43% ,而銀行的內部報酬率不到1%,資產管理公司則落在8%–10%之間。
孫正義說:「直到去年,願景基金一直受到批評且處境艱難。人們都說孫正義不再年輕了,所以不像以前那般優秀;孫正義變得太貪婪了,或沒有很多錢了。但最終,我們看到了復甦。」
儘管如此,孫正義承認,在大舉押注貸款發行商Greensill、共享辦公空間商WeWork和遛狗程式Wag失敗後,軟銀學到了很多教訓。他說:「那些慘痛的教訓有時會讓我感到難堪。」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