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28日開幕,5G是熱門議題,和碩與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工研院發表台灣第一套5G O-RAN標準智慧基站網管系統(5G O-RAN RIC),和碩也已取得授權,展現端到端網管系統軟硬整合技術。
「5G整合度愈來愈高了!」和碩主管表示,隨全球各國5G上路,這次MWC可以看見愈來愈多業者發表智慧基站網管系統(5G O-RAN RIC),工研院則是台灣第一套對外發表的智慧網管系統,和碩除已簽署技轉合約,搶先佈局企業專網市場,目前也已在台灣展開POC(概念驗證)。
和碩指出,5G企業專網商機預估2022年下半起飛,要投入專網業務,需要的是端到端完整系統方案,而非單一基站研發能力,隨未來基站數增多,智慧網管系統具人工智慧學習能力,可以即時判斷新設備加入後,應該連到哪一個無線電單元RU(Radio Unit),不必由工程師一一下指令參數,自動調整最佳聯網效能,未來參與專網標案勢必需具備該技術。
基地台大量興建,靠AI做智慧管理
網路功能虛擬化(NFV)技術成熟,Open RAN(開放式無線電接取網路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O-RAN)成5G最熱門話題,由ORAN Alliance所提出的系統架構,由美、中、日、歐等各大行動網路運營商主導,起因是過去行動網路設備多依賴大廠提供專賣的軟硬體,導致電信業的設備採購與服務都仰賴設備商,缺乏彈性/快速、客製、差異化服務。
而ORAN系統架構採取開放介面、開放軟/硬體讓硬體設備,電信業者容易採購升級,並藉由創新軟體,快速部署應用服務、滿足不同需求,增加營收項目。
看好全球電信業者採用ORAN架構意願高,工研院投入資源費時2年研發智慧網管系統,此次在MWC與和碩、是德合作,對外發表台灣首套符合5G O-RAN端到端專網系統,和碩也大秀自家基地台,是德則搬出測試設備。
根據SCF market status report預估,到2026年全球5G小基站數量將達2,000多萬台,到2030年專網相關設備規模將可達180億美元,但若未來智慧工廠、智慧醫療等專網發展普及,基地台佈建、設備維運都得仰賴人力,因此網管系統日益重要。
目前台灣電子五哥都積極投入5G專網應用,過去一年發表多個POC案例,不過,業者也指出,POC所用網路管理系統不一,也可用工程師人工設定指令參數,但智慧網管(RIC)能力是主流,工研院則是台灣第一套正式發表RIC系統,而另外,仁寶也對外徵求RIC研發工程師,似乎想打造自己的智慧網管系統。
智慧管理流量、資源配置,5G訊號不中斷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表示,台灣的小基站智能化管理技術已與國際並駕齊驅!此次發表的5G O-RAN標準智慧基站網管系統(5G O-RAN RIC)有兩大優勢,包括:1.可讓專網下小型基地台快速佈建。2.提供智慧裝置網路資源即時動態調整,讓網路最佳化。
工研院研發智慧基站網管系統(5G O-RAN RIC)包括3大關鍵技術,「服務管理與編排」可「一鍵管理」提供基站效能及雲平台的資源負載等資訊,「非即時網路智能控制」透過機器學習,因應流量環境變化,主動提前調整基地台之間的網路資源配置,以及「近即時網路智能控制」,依照應用服務自動調整傳輸優先性、切換連接點等,讓基地台訊號最佳化,現在這些技術已經授權給電子廠商。
和碩是開發O-RAN基站,第六事業處總經理馮震宇表示,和碩近年來投入大量人力布局,不同於過去開發單一產品,專注5G技術發展與垂直整合應用,期望打造端到端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以達促進跨領域5G整合應用。
公司表示,和碩開發的特點有支援除3GPP標準介面外,並包含O-RAN O1、E2(支援O-RAN標準)開放介面,搭配5G智慧基站網管系統(5G O-RAN RIC)達到自建構網路(SON),並能針對不同場域應用進行效能最佳化設定。2.採用標準伺服器硬體,可同時配置兩個gNodeB(5G基站),下載速度1.7Gbps,另外上傳達到400Mbps,除大幅降低硬體成本外,硬體設備採購與維護升級也比較便利。3.另符合網路功能虛擬化平台技術(NFVI)。
是德科技的 Open RAN 架構(KORA)測試方案主要是測O-RAN相符性設備開發、整合和部署的整合式解決方案。此次展示使用終端模擬器與核心模擬器,由從 RAN邊緣到5G核心(5GC)的端對端測試。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