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疫情緩解,美國科技公司陸續宣布今年9月之後重返辦公室工作計畫,Uber日前也由人事長妮基·克里希那穆提(Nikki Krishnamurthy)透過內部信件向員工說明未來預計啟用工作模式,表示員工未來僅需50%的時間返回辦公室工作即可,給予更高選擇工作環境的彈性。
克里希那穆提表示,員工可以選擇一周回到辦公室工作3天,隔周回到辦公室工作2天時間,而若員工在這一周全數回到辦公室工作,隔周即可在家遠距工作,讓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能有更大調整彈性。
相較之下,蘋果、Google、亞馬遜等科技業者則要求員工在每周5個工作天內,至少要有3天是在辦公室內工作,其餘2天則可依照需求彈性調整,雖然也提供相應的彈性政策,例如可讓員工在特定時間內選擇到不同辦公室工作,或是可以調整回到辦公室工作天數等,但原則上還是希望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
在今年9月13日以前,Uber依然會維持現行採遠距辦公模式,但依然允許員工可在必要時回到辦公室工作,或是選擇鄰近自己當前所在地點的辦公室工作。不過,雖然Uber願意提供員工更大彈性安排工作時間,克里希那穆提表示為了減少遠距工作時產生的隔閡感,未來還是會定期安排員工之間能面對面交流互動的活動,讓員工之間可以更認識彼此,進而建立更多員工之間連結。
在疫苗施打比例增加情況下,美國境內疫情開始趨緩,不少企業均計畫在今年9月恢復回到辦公室工作,同時也開始構思日後辦公模式,目前以部分時間遠距、部分時間進辦公室的混合式工作型態為較多,但各企業對於願意給予員工多少的彈性仍有很大不同。
給予員工較大彈性決定工作環境的企業中,Spotify允許員工決定部分時間在辦公室,或是在家工作,甚至可以選擇一周內都在辦公室工作,亦可選擇一周時間內都在家遠距工作,而Twitter、VMware、Salesforce則表示讓員工自行選擇是否回到辦公室工作,同時也不再硬性規定上下班時間。
在過去一年多,也有部分企業逐漸意識到給予員工更大工作彈性,反而更有助於工作效率提升,甚至在沒有辦公室的情況依然可讓公司順利運作,因此不少企業對於是否恢復回到辦公室,或是一周應該有多少工作時間回到辦公室,仍有不同見解。
不過,由於部分職位的員工必須至現場才能完成工作,無法透過網路連線方式完成,例如亞馬遜倉儲工作人員或是產品銷售人員,讓企業在構思未來工作型態時,面臨更多的挑戰。
資料來源:CNBC、Business Insider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