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Mozilla對外公布數據,顯示Mozilla旗下Firefox瀏覽器活躍用戶人數,至今年7月時僅剩下1.98億人,對比2018年底時達2.44億活躍用戶的規模,前後落差至少減少多達4600萬人,若是以2019年最高活躍用戶人數與今年最低人數計算的話,落差幅度更達5000萬人以上。
從2004年11月推出第一個版本以來,Mozilla以「抗衡微軟IE瀏覽器」為訴求投入開發,強調不讓微軟在瀏覽器市場形成獨佔,爾後Google在2008年9月推出Chrome瀏覽器加入瀏覽器市場之爭,Mozilla則是將Firefox瀏覽器原本訴求形成市場競爭抗衡的定位,逐漸變成著重保護使用者在瀏覽網頁時的隱私安全,並且希望給使用者在微軟、Google等大廠開發的瀏覽器之外的選擇。
不過,當Chrome瀏覽器與後續推出的瀏覽器也開始重視使用者隱私安全,Firefox瀏覽器在市場的競爭優勢顯然已然不再,加上Google Chrome瀏覽器不僅已累積龐大用戶人數,更挾帶內建Chrome瀏覽器的Android裝置在全球市佔的優勢,讓Chrome瀏覽器市佔居高不下。
而微軟後續放棄原本架構,改以Google採開源架構Chromium設計打造全新Microsoft Edge瀏覽器,並且加入自有瀏覽器使用設計,解決了原本Google Chrome瀏覽器常見的耗費記憶運作資源導致瀏覽速度變慢等問題,微軟也加上可擴充外掛、自訂更多使用功能,使重新打造Microsoft Edge瀏覽器再獲不少用戶支持。
反觀Mozilla近期受疫情影響而大幅裁員,且更新的Firefox瀏覽器著重於介面調整,並整合許多使用者認為不需要使用的VPN等服務,未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Firefox瀏覽器,其活躍用戶人數下滑也只是自然反應出用戶的心聲。
不過從用戶實際使用時間來看,長期支持使用Firefox瀏覽器的使用者,在今年7月以前的平均每日使用時間則是增加,從原本平均4.694小時增加至5.173小時,平均每週更有3.5天會透過Firefox瀏覽器上網。
但是在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背後均有龐大作業系統支撐基本使用人潮,加上越來越多網路服務更是原生針對Chrome及Chromium設計相容打造,實際上對於Firefox瀏覽器日後發展不利,因此Mozilla如果要持續以避免瀏覽器市場遭壟斷的對抗者自居,顯然還是要能提出更有效的競爭模式。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