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之間的商旅往來,是造成疾病在全球擴散的主因之一,後疫情時代搭飛機,除了機票航空公司還會要求出示PCR檢測電子報告,或是疫苗施打證明,確保搭機過程的健康安全。
雖說,現在全世界疫苗覆蓋率逐漸提升,要推行國際通行的「疫苗護照(證明)」,還是有實務上的難度。原因是,每個國家認可的疫苗廠牌不同,加上疫苗資源仍稀缺,窮困的國家施打率也很低,這會造成在國際旅遊時驗證上的困難,沒辦法打到疫苗的旅客若是遭到拒絕登機,可能引發歧視問題。
就現階段來說,提供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是確保搭機安全最實際可行的做法之一。許多航空公司為了讓搭機過程更順利,以及降低反覆檢查文件對於旅客的干擾,都開始投入「數位板PCR檢測平台」,台灣的長榮、華航目前都已經完成設備建置,宣布將在今年陸續導入幾個特定航線中。
PCR檢測存手機,華航、長榮開始推廣
今年以來,許多國家陸續開始開放邊境,對於境外旅客入境,也更看重是否持有「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推出了一款國際航空旅行通行證「IATA Travel Pass」,截至本月,參與的航空公司數量已有70家。
「IATA Travel Pass」是一款可以在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的手機App,完成帳號註冊後,在搭機前到指定醫療院所檢測,醫院會把最新的PCR檢測電子報告上傳到IATA Travel Pass,旅客只要在機場報到時,出示App內的數位憑證,地勤人員就能馬上判讀旅客健康資訊。
長榮航空就觀察,PCR檢測數位憑證不需要再印出紙本證明,可以減少接觸外,還可以減少人為資料誤判,認為這項技術,將在未來旅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強調,IATA Travel Pass是在取得旅客授權前提下,用安全技術傳輸資料,可以保障數據隱私。
華航已經宣布,將從8月30日開使試行IATA Travel Pass旅行通行證,規劃美國洛杉磯、安大略、舊金山、紐約、溫哥華、德國法蘭克福、英國倫敦、新加坡等8個航點,入境台灣航班啟用試行。
長榮則是規畫從九月開始,在巴黎返台航線中,試行IATA Travel Pass,提供旅客有效率、便利、少接觸的健康認證方式。這次IATA Travel Pass主要都是在歐美航線中試行,之後會依照測試狀況,導入更多不同的航線中。
國際上數位健康平台多,業者如何應對?
「零接觸服務,是未來航空旅行重要趨勢。」華航表示,公司內部已經布局了有一段時間,像是今年四月,就跟另一個電子健康驗證平台Affinidi合作,在新加坡、吉隆坡兩條航線返台航班試行。
從今年三月開始,新加坡境內醫療院所的PCR核酸檢測報告,都會附上一個QR code,旅客可以選擇印出來或是存在手機上,到機場後,地勤人員會使用Affinidi數位驗證平台,掃描旅客的QR code確認檢測結果,根據外電資料,使用Affinidi平均可以減少每名旅客約五分鐘的等候時間。
華航去年也加入了所屬天合聯盟的SkyCare&Protect計畫,這個計畫會在有人臉辨識設備的機場,讓旅客人臉辨識自助登機,目前啟用的機場包括:舊金山、洛杉磯、香港、紐約、台北松山等。
長榮除了有跟Affinidi合作以外,今年七月也跟AOKpass平台及醫療夥伴MedAire合作,在往返台北-洛杉磯、台北-舊金山航線,試行電子健康護照驗證。
AOKpass為國際醫療組織SOS和旗下的醫療夥伴MedAire、國際商會(ICC)及通用驗證公司(SGS)共同成立的電子健康護照平台,AOKpass同樣也是會產生PCR檢驗證明的QR Code,讓旅客登機過程更快速。
各國政府入境限制變化頻繁,採用數位旅行通行證,能夠確保符合最新的防疫規範,國際上目前數位健康通行證種類繁多,長榮、華航目前的策略,就是積極跟這些平台串接,可以想見,未來搭機出國,還必須留意航空公司採用的數位旅行通行證,提前下載、到醫院檢測,讓搭機過程更順利。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