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每週只能玩遊戲3小時!中國監管收緊,首當其衝的遊戲商怎麼應對?
未成年人每週只能玩遊戲3小時!中國監管收緊,首當其衝的遊戲商怎麼應對?

除了暑假接近尾聲外,中國的青少年們這週還必須面對一個新的惡耗。先前中國官媒譴責手遊是「精神鴉片」時,外界便頻頻猜測遊戲產業將是中國政府下一個監管的目標,而現在中國國家新聞署更正式發布通知,將嚴格限制未成年人每週玩遊戲時間只有三小時。

根據中國政府宣佈的防止未成年人沈迷網路遊戲通知,從頒布通知起,中國網路遊戲企業僅可在每週五、六、日三天晚間8點至9點間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其餘時間則嚴格禁止,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

過往中國也有對未成年人的遊玩限制,但遠遠沒有這次公佈的準則嚴格。2019年時為防止遊戲沈迷、孩童近視而頒布的規定要求,未成年人每天的遊戲時間不得超過90分鐘,週末及國定假日則不能超過3個小時。

根據《TechCrunch》報導,騰訊先前為《王者榮耀》施加的限制是12歲以下孩童每天1小時、13至18歲可每天遊玩兩小時,超過這個時間便會觸發所謂的「防沈迷機制」。

嚴格限制未成年人遊玩時間,中國頒布新規定

但這次公佈的規則要求更為嚴苛,所有網路遊戲帳號都必須嚴格落實實名制,且所有遊戲都必須連接至中央的網路遊戲防沈迷驗證系統,並要求網路遊戲企業不得為尚未實名註冊的用戶提供服務。

且不單未成年人每週的遊戲時間大幅縮短為3個小時,時段也被嚴格限制在晚間8點至9點之間,幾乎等同於不再讓未成年人遊玩網路遊戲。這個消息公佈後,身為中國兩大遊戲產業巨頭的騰訊、網易股價也下滑了3%左右。

game_遊戲_shutterstock_1161055600Resize 1280.jpg
現在開始中國青少年每週合計只能遊玩3個小時網路遊戲,且時間段也被嚴格限制。
圖/ Shutterstock

不過騰訊等遊戲公司也強調,未成年人在營收中的占比非常小,貢獻不到整體3%的營收。

中國各個官媒也立刻發表評論聲援政府的作法,例如《人民日報》就在評論中聲稱,這個措施沒有任何妥協的可能性;《新華社》也在報導中指出,許多家長都反應遊戲沈迷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能力與身心健康,甚至導致一連串的社會問題。

擔憂碰撞監管,中國遊戲廠商自主強化防沈迷功能

儘管遊戲在中國是個規模超過2,000億人民幣、也持續快速成長的產業,中國政府對遊戲產業的監管與打壓卻從來沒有停下腳步。身為中國遊戲巨頭的騰訊更是首當其衝。

騰訊旗下《王者榮耀》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手遊,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人,已連續多年蟬聯全球營收最高手遊的頭銜,經常成為監管重鎚的目標,因此騰訊在符合監管上特別積極。

螢幕快照 2018-11-07 上午10.19.06.png
為了避免未成年人遊玩過度碰撞監管,騰訊7月宣佈在《王者榮耀》等旗下遊戲中導入零點巡航功能,以人臉辨識確認玩家身份。
圖/ 《王者榮耀》官方網站

儘管中國早在2019年就限制未成年人不得在晚間10點至早上8點之間玩遊戲,但總擋不住孩童們透過父母或他人的身份證等方式繞過實名認證。因此今年7月騰訊便啟用「零點巡航」功能,以人臉辨識認證玩家身份,將未成年玩家踢下線,避免違反監管規定。

這種作法由於有侵犯個人隱私的嫌疑,因此引發宣然大波,在中國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但就算不惜引發爭議、率先加強管理,騰訊也沒能避免監管的進一步限縮。

今年8月初,中國官媒便發布《「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一文,抨擊沈迷手遊與網路遊戲的現象,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傷害整個社會,並點名騰訊旗下手遊《王者榮耀》,騰訊股價一度因此重挫逾10%,蒸發數百億美元市值。

政府對遊戲產業層層打壓,中國遊戲出海已成顯學

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管制在內,中國日漸限縮,以及2018年爆發的遊戲版號凍結事件,都引發中國遊戲加速出海的現象,試圖在更多市場經營以分散中國市場不穩定的風險。

任何遊戲要在中國上市都必須經過文化局、廣電總局等監管單位審批,獲得「版號」後才能合法銷售,但2019年發放的版號數較2017年時大幅縮減近8成中國政府對遊戲版號的嚴格監管與總量限制,令許多廠商不得不考慮中國海外市場。

原神
中國遊戲近來加速出海,擴張市場外也降低受中國政府監管的衝擊,2020年推出的《原神》就是中國遊戲在國際市場取得良好成績的經典案例。
圖/ 原神

且中國政府在2019年推出了《遊戲適齡提示草案》,對遊戲內可能涉及性暗示、歷史、道德、暴力、血腥等種種面向的監管又進一步加強。

根據App監測公司App Annie的數據,海外用戶在中國遊戲的支出近年呈現大幅的成長,且中國遊戲廠商在國際主要遊戲市場取得超過23%的市占率。7月底公佈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也顯示,中國遊戲2021上半年在海外銷售達到84.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成長速度高於中國內部市場。

且App Annie去年出海的前50名中國公司內,就有11家是遊戲廠商,從騰訊、網易等大廠到中小遊戲廠商都在榜上,中國遊戲出海已經成為一種顯學。

這次針對未成年玩家的規定,又會令遊戲廠商產生怎樣的反應?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當監管越加收緊、防止孩子沈迷的責任落到遊戲廠商身上,未來的路恐怕只會更不好走。

資料來源:TechCrunch華爾街日報南華早報

責任編輯:錢玉紘

最新9月號雜誌《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遊戲產業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