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輟學創業,從賣雜誌、唱片到太空旅行!理查.布蘭森永不放棄的傳奇人生
16歲輟學創業,從賣雜誌、唱片到太空旅行!理查.布蘭森永不放棄的傳奇人生

今年7月,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搭乘新雪帕德火箭升空,成功實現他從小懷抱的太空夢,但有一位企業家比他早一步完成夢想,他是維珍銀河的創辦人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

布蘭森素以豪放不羈、瘋狂的作風聞名,他曾挑戰多項冒險世界紀錄,更是全世界第一個搭乘熱氣球穿越大西洋的締造者。但這次挑戰並非一帆風順,過程中意外失去大部份燃料讓他險些喪命,但最終他與夥伴不屈不撓連飛三天三夜抵達北美,成功在燃料用盡前撿回一條命。

正是這樣永不放棄、積極挑戰的精神,讓他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年屆70歲的布蘭森,是維珍集團的董事長,打滾企業界的50逾年間,他從雜誌、唱片一路經營到航空、美妝,現在甚至也賣起了太空旅遊,業務遍及35個國家地區。

16歲輟學創業,打造商業帝國

布蘭森出生自一個中產家庭,父親擔任訴訟律師,母親則是空姐,儘管看似家境優渥,他卻從小患有嚴重的閱讀障礙,導致學業難以跟上同學腳步。16歲時他便輟學投身創業領域,創辦了文化雜誌《Student》,並靠販售廣告獲得8,000美元,成為事業的第一桶金。

不過布蘭森熱愛挑戰新鮮事物,並沒有將全部心力放在雜誌社上,不出幾年他又萌生創辦唱片公司的想法,在倫敦的牛津街上建立「維珍唱片」推出郵購唱片的服務。

Virgin Record
布蘭森1970年便開辦郵購唱片業務,並在牛津街開設了一座店面。
圖/ 維珍集團

維珍唱片簽下的第一名音樂家麥克.歐菲爾德就一鳴驚人,其單曲《Tubular Bells》在英國排行榜上待了247週,後續又成功簽到性手槍樂團、滾石樂團等眾多知名樂團,將維珍唱片推上全球6大唱片公司的行列。

但如同當年從雜誌跨行到唱片,布蘭森沒有在音樂領域駐足太久,轉身又創辦了旅遊公司航海家集團、維珍航空及一系列新事業,只不過並非每個新事業都大獲成功,許多嘗試都在過程中失敗。

例如維珍可樂終究在2012年倒閉,當時市占率還不到0.5%;維珍服飾成立後短短兩年內就關門大吉,捉不住年輕人的心;婚紗公司維珍新娘也在堅持11年後隕落,且被布蘭森形容從來沒有成功過。甚至維珍唱片也遇上經營危機,因為財務問題不得不以10億美元賣給Thorn EMI集團。

Virgin Cola
布蘭森的創業過程也經歷過多次失敗,在2012年倒閉的維珍可樂就是一例。
圖/ 維珍集團

布蘭森連續創業的過程中,許多企業如今都已不復存在,但創業過程展現了他勇於挑戰新事物,從不退縮的人生觀,無論經歷多少次挫折都能夠再次奮起,且每一次失敗都帶給他新的學習與體悟。

而維珍航空剛成立時可說多災多難,唯一一架飛機在試飛時因鳥群飛入引擎受損,無法載運乘客也沒有維修資金,銀行更在開業第二天上門威脅要關閉公司。但他也立刻召集團隊解決問題,從其他企業融資維修飛機,有驚無險度過難關。

布蘭森提到,「我這一生中學習到每次成功背後都有著上千次的失敗,每當開始質疑自己時,我都會告訴自己夢想不是一蹴可幾的。」他強調,若半途而廢,自古以來的偉大創新與發現都沒有實現的一天。

「我們失敗過很多次,犯過很多錯,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成功。沒有失敗過的人,就是從未挑戰新事物的人。」布蘭森表示。

從不輕言放棄,挺過低潮航向太空夢

布蘭森勇於挑戰、不輕言放棄的態度,也是他在太空旅遊事業上,能夠與貝佐斯、馬斯克相提並論的重要原因。

如同貝佐斯對宇宙的嚮往,布蘭森年輕時也看著黑白電視上的阿姆斯壯登上月球,「當我發現恐怕很難在有生之年看到商業太空飛行成真時,我註冊了維珍銀河,希望能夠建立公司實現這個願景。」布蘭森解釋。

成立至今17年來,維珍銀河的太空旅行之路卻走得相當顛簸,2007年太空船2號的火箭系統測試時發生意外,導致了3死3重傷的慘劇。2014年企業號在第四次試飛中失事墜毀,駕駛員1死1傷的事件,更令維珍銀河飽受外界非議,事業陷入低谷。

「太空旅行不值得人們犧牲生命」、「一位勇敢的試飛駕駛死了,還有一位受了重傷──為了百萬富翁毫無意義的刺激旅程」。因為這次事件,布蘭森遭受媒體猛烈的砲火轟擊。

virgin galactic space tourism
維珍銀河曾因試飛過程的死亡事故而陷入低谷,直到新研發的太空飛機團結號亮相才走出陰影。
圖/ Virgin Galactic

但他依舊沒有放棄太空旅行的夢想,旋即詢問工作人員瞭解意外詳情,並在事故發生隔天發表文章強調他們會堅持下去,「航向太空很困難,但這是一項值得我們付出的任務。」布蘭森寫道。

沈寂數年後,維珍銀河發表了新設計的飛船團結號後,才終於走出死亡事故陰影。測試過程的不幸事件也沒有擋住人們一睹宇宙面貌的好奇心,維珍銀河的太空之旅門票已售出超過700張,其中不乏湯姆.漢克、布萊德.彼特等藝人名流。

今年7月,布蘭森更親自上陣,與同僚搭乘團結號飛抵宇宙邊緣,為多年來的太空夢立下一個里程碑。他在太空中喊話,「我曾經是個懷抱太空夢仰望星空的孩子,如今我長大成人,在太空船裡俯視著我們美麗的地球。致下個世代的夢想家們: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你們也能做到。」

為了激勵年輕人追逐夢想,布蘭森也曾分享向10歲的自己寫的一封信,「挑戰會是生活中的日常,你會犯很多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請不要氣餒。失敗教會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告訴我們做事的方法,永遠不要讓失敗擊垮你。」

維珍銀河能否實現太空旅行商業化的願景,現在談論或許還言之過早,但至少布蘭森不會半途而廢,無論盡頭等待著的是什麼樣的結局,他都會一路走下去。

資料來源:BiographyFoxEntrepreneurBusiness Insider

【熱門焦點】

鴻海攜手全家回收舊iPhone!雙強搶進二手手機市場圖什麼?

東元會長黃茂雄閃辭退出董事會,父子戰落幕!將轉投入集團資產管理與投資事業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