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聯合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逝世十年後,這家公司已經成長為設備裝置和服務領域的「雙巨頭」,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然而,這位科技行業傳奇的忠實粉絲卻在哀嘆蘋果正失去昔日的光環。
「蘋果不再創新了」或「賈伯斯將被氣得從墳墓裡爬出來」這類表達失望的推文屢見不鮮,特別是在2011年8月接任蘋果掌門人的提姆·庫克(Tim Cook)領導的產品發布會期間。賈伯斯因患胰臟癌於2011年10月5日逝世。
賈伯斯讓蘋果公司骨子裡充滿了激情。儘管在每次發布會上,庫克都會像賈伯斯曾經發布他們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設備中的相機鏡頭或晶片的規格增量變化一樣,做出同樣的誇張描述。但是,這些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在後賈伯斯時代依然常見嗎?
Enderle Group的科技行業分析師羅伯·安德爾(Rob Enderle)表示:「蘋果失去了推出能夠徹底改變市場的新產品的能力。他們成為一家專注於財務的公司,在榨取忠實用戶潛力方面做得非常好!」
自1976年在車庫成立以來,蘋果已經影響了數十億人的生活,2011年推出的iPod和2007年發布的iPhone等設備讓網路被裝進了人們的口袋。在此之後,蘋果發布了Apple Watch。
知名分析師卡羅琳娜·米拉內西(Carolina Milanesi)指出:「衡量蘋果的標準永遠是創新,這就是人們關注它的地方。一家公司成功的另一個方面是其改變自身的能力。」
蘋果確實已經實現了多元化,增加了許多精心集成到其設備中的服務,包括音樂、支付、影片和遊戲等。但該公司必須了解硬體業務之外的世界,米拉內西將這一戰略描述為「將更多人們帶到蘋果並把他們留在這裡」。
根據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傳記中的描述,賈伯斯可能不會拒絕這個方向,他從頭到尾都試圖控制客戶的體驗。
不過,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庫克領導下的蘋果都讓華爾街感到更高興:蘋果品牌在10年前價值約3500億美元,現在價值2.358萬億美元。
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預測:「在我們看來,蘋果市值將在未來6到9個月內達到3萬億美元。」像許多蘋果觀察家一樣,與許多賈伯斯的粉絲不同,艾夫斯相信蘋果從未停止過發明。
他特別提到了M1晶片的發展,該晶片在多款新設備上取代了英特爾處理器。艾夫斯說:「我認為蘋果和庫克都保持著與時俱進的精神,而賈伯斯最相信的就是有機創新。」
艾夫斯指出,iPhone在未來幾年仍將是蘋果增長故事的「心臟和肺」,但他認為到2024年,虛擬實境(VR)甚至是蘋果汽車將成為新的核心業務。
即使對於懷舊的批評者來說,也不能否認庫克及其團隊近年來正逆流而上。全球晶片短缺似乎並未對該公司滿足需求的能力造成太大影響。
儘管蘋果被迫放鬆了對其應用商店的控制,但與其他巨頭Google和Facebook相比,到目前為止,蘋果在反壟斷方面遭遇的挫折也微乎其微。但在歐洲和美國監管機構的視線中,他們正以極度懷疑的態度看待蘋果的主導地位和全球影響力。
還有些棘手的問題,比如最近為了防止強大的「飛馬」(Pegasus)間諜軟體入侵而進行的緊急軟體修復,以及蘋果突然決定推遲一項反虐待兒童的措施,該措施招致了隱私倡導者的批評。
許多觀察家說,賈伯斯的暴躁態度不適合管理這些微妙的問題。米拉內西說:「在過去的10年裡,我不認為賈伯斯的風格會延續下去。在我看來,無論是在市場環境中,還是在整個社會中,庫克都是更好的領導者。」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熱門焦點】
1.辭三星半導體工程師、留50個月生活費專心閉關創作,韓國小說新銳寫出《魷魚遊戲》殘酷社會中的夢境救贖
2.台灣將買COVID-19口服藥!美國默沙東集團開發臨床實驗傳喜訊,陳時中:談判中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