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三年獲CB Insights百大企業!無人店新創AiFi有望超車Amazon Go全球擴增350個據點
連三年獲CB Insights百大企業!無人店新創AiFi有望超車Amazon Go全球擴增350個據點

2018年Amazon Go正式對外營運之後,掀起一陣無人商店的討論熱潮,無論是從零售商還是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無疑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沒有店員服務、無須櫃台結帳,帳單與優惠券自動匯入APP,這些都是傳統實體店面不可能辦到的事。隨著2020年疫情襲捲全球,實體商店面臨巨大挑戰,更多的零售商意識到零接觸購物的好處,紛紛開始將無人商店納入未來的經營策略。

Zabka Twitter
圖/ Zabka Twitter

AI新創企業AiFi是由Steve Gu和Ying Zheng兩位華人企業家在美國矽谷共同創立,期許無人商店的擴展就如同WiFi一般無所不在。2016年成立以來,已和包含家樂福、Morrison、Choice Market以及Zabka等全球零售商合作,預計要在未來12個月將技術擴展至全球350家店。共同創辦人兼CEO的Steve Gu認為:「實體零售在未來仍舊不可或缺,而無人商店將會成為零售商的必需配備!」

AiFi-Carrefour-City-2-1024x683.jpg
圖/ AiFi

更多時間、更多流量、更多數據!無人商店創造零售商和消費者的雙贏局面

在經營傳統店面上,人工成本是除了產品之外最大的開支,無人商店的好處是不但可以減少客服的勞工數量,將人力使用在更能反映利潤的高技能或者銷售領域;並且大幅增加店面營業時間,24小時服務不間斷,也不用擔心人力調度的問題,為商店的收入提供重大貢獻。

AiFi在今年五月和美國最大的無線通訊服務供應商Verizon合作,在Indy500推出了由5G驅動的NanoStore,當天估計有超過13萬人次通過體育場,無人商店在此發揮了極大的效用,它有辦法一次處理高流量的購買人數,這是傳統收銀員或自助結帳無法辦到的,而消費者也省去了排隊結帳的等待時間。

AiFi Instagram
圖/ AiFi Instagram

AiFi認為無人商店能將電子商務平台所提供的便利性和效率帶回現實世界。無人商店所配備的數位相機每秒能產生數萬億像素,信息量相當驚人!所以消費者在店裡何時、何處拿取了何項商品都會被精確地紀錄下來。這些數據可以讓廠商更了解用戶的偏好、庫存的狀況,就更能制定出符合消費者期望的產品和服務,創造雙贏的良性循環。

AiFi-Carrefour-City-3-1-1024x685.jpg
圖/ AiFi

精準3A策略配合客戶彈性需求,AiFi比Amazon Go的建造成本更低、更有競爭力!

自主性(Autonomous)是無人商店主打的最大訴求!AiFi開發的專利系統OASIS(Orchestrated Autonomous Stor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是一個端到端的平台,可以幫助零售商建立和營運無人商店,透過數位相機和人工智慧軟體來識別和紀錄購物者的消費行為,還可以精準地辨別數以萬計的SKU,包含任何尺寸的架上商品;甚至是溫熱、冷凍食品及新鮮農產品等等,有效追蹤產品的庫存量。

而AiFi APP和API則能與零售商的支付系統相連結,換言之,消費者只需透過實體信用卡或者行動裝置刷卡進入無人商店,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之後離開,購買商品的程序就完成,收據準確率(Accurate)高達99%。

AiFi目前已在全球開設25家無人商店(包含混合商店),並與多家不同的零售商合作。AiFi認為自己比Amazon Go更具有競爭力和經濟實惠(Affordable)。Steve Gu認為,Amazon Go每平方英尺的成本約為160美元,但AiFi絕對能提供給客戶更優惠的價格;此外,Amazon Go只專注於自營品牌,但是AiFi致力於與不同的廠商合作,所以經驗更豐富。AiFi不只一次強調:「我們的解決方案能配合不同客戶的需求做調整,無論規模大小、格局配置,新開或者改裝,我們都有能力完成!」

AiFi
圖/ AiFi

AiFi在2021年4月與Choice Market合作開設的混合式自主商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Choice Market採用傳統收銀和自主購物並行的方式,讓消費者慢慢適應和過渡到願意完全自主購物,而AiFi也證明了自己有足夠的技術和彈性能提供消費者和廠商更貼近現時需求的服務。

資料來源:AiFiGrocery BusinessRethink Retail

【熱門焦點】

1.台劇只能看《魷魚遊戲》車尾燈?施振榮:台灣現況是科技領先內容,發展文創要企圖心
2.Google Pixel 6系列預購將開跑!搭載三星Tensor晶片、與台灣大哥大獨家合作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傅珮晴、蕭閔云

關鍵字: #無人店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