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節前夕迎來DRAM大廠南亞科法說會,面對近期外資預測記憶體價格觸頂、寒冬將至的言論,南亞科技總經理李培瑛表示,目前DRAM的確進入修正階段,但不會是長期修正,情況不會如2017、2018年那般,只有一家獨大營收正成長,其餘皆喝西北風的慘況發生。
根據南亞科揭露的Q3財報,營收為238.37億元,較上季增加5.3%;DRAM平均售價季增約20%,銷售量較上季減少低10位數字百分比。再者,營業毛利為117.35億元,毛利率49.2%、季增6.9%,總體來看Q3表現穩定。
長短料、疫情影響比想像中還大
不過面對即將到來的Q4展望,似乎將出現微幅修正(持平或介於Q2~Q3之間)的情形,甚至會延續到明年Q1。除了外界認為記憶體價格觸頂導致價格下修之外,疫情、長短料、全球通貨膨脹與地緣政治等四大因素,也是影響記憶體市場發展的關鍵重點。
李培瑛說到,「特別是長短料和疫情的影響,完全出乎原本預期」。例如原先看好記憶體的後勢發展,供應端積極增加產能,但沒想到今年三、四月突如其來的疫情升溫,導致東南亞組裝廠(特別是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地區)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公司生產受到層層阻礙。
而這些產能狀況也連帶影響到晶片長短料的問題。李培瑛解釋,無論是電視、筆電、伺服器等任何一個電子產品,本身需要的元件非常多元,包含面板、驅動晶片(Driver IC)、微處理器(MCU)、記憶體、電源管理晶片(PMIC)、音訊晶片(Audio IC)、數位類比轉換晶片等,缺少任何一項元件就無法做成一個完整的產品。
目前市場最缺的晶片類型以PMIC、Audio IC、Driver IC、MCU為主,這些元件大多數在8吋廠製造,少了這些晶片就無法讓電子產品出貨,也因此品牌廠通常會選擇更高利潤的商品出貨。以消費性產品來看,網通設備、SSD、穿戴裝置與智慧音箱等皆有不錯採購需求,反觀低階電視的出貨影響較大。
除此之外,近期全球性通貨膨脹、地緣因素與低品質現貨等問題層出不窮,短期的供需不平衡導致記憶體市場的不穩定。以地緣政治為例,近期中國限電雖說目前對南亞科沒有直接影響,但後勢發展須密切關注。
整體而言,需求端仍有不錯的動能,預期明年長短料、疫情獲得改善後,記憶體市場將開始回溫。
庫存已清空,10奈米明年進入試量產
從實際的銷售量來看,李培瑛談到,目前南亞科的庫存已銷售一空,現在僅剩下生產量可以供貨,預期明年將開始試量產10奈米,從上半年開始逐步增加產量,但可增加的產能有限,還不至於到大量生產。
此外,產品比重方面,會根據市場變化而有彈性調整。DDR3需求高且價格漲幅優於DDR4,故占比約為50~60%;反觀DDR4則是受惠於伺服器端需求增溫,比例調配會動態調整。另外,DDR5部分目前正為試產階段,狀況順利。
【熱門焦點】
UNIQLO Taipei旗艦店開箱!99元能買花,還有維力、黑松聯名潮T,亮點一次逛
PX Pay一年嗶出600億元超越街口、Line Pay,全聯林敏雄為何說:電支5年內都是賠錢貨?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