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以下簡稱:電支)「跨機構轉帳」功能,在今(14)日正式上線,除了不同電支品牌之間,可以自由地互相轉帳,也能轉帳到銀行帳戶,成為一大亮點。
為了要方便轉帳,目前八家電支業者,都有一組金融機構代號,舉例來說:街口支付是396、一卡通是391、愛金卡為392。有電支業者受訪表示,比起電支互轉,能跟銀行帳戶互通轉錢,對電支業者來說,反而是更加興奮的事情。
從今天開始,在任何一家銀行的轉帳頁面搜尋,都能找到電支機構的代碼,業者形容,電支品牌就如同變成一家「微型銀行」。
財金公司表示,跨機構轉帳費率,比照現在一般金融機構機制,如:轉帳金額500元以下,每帳戶享每日1次免手續費,至於實際值轉帳的手續費,以單筆最高不超過15塊為原則,各家業者則有不同的優惠減免方案。
之所以可以互相轉帳,是因為財金公司建置了「跨機構間支付款項帳務清算」及「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使得不同機構間的資訊與金流能互通,並提供各支付業者後端款項結算服務。
今天上線的「轉帳」功能,是所有電支業者都必須強制加入的,接下來,會陸續開放繳費、繳稅以及跨品牌支付功能,上述三項功能採自由加入不強制。不過據了解,街口支付、LINE Pay一卡通、悠遊付這三家主要業者,都還沒決定要加入這三項功能,背後考量與挑戰有哪些?
挑戰一:商業利益,各有盤算
在接下來要開放的消費、繳費、繳稅三項功能中,業界認為考量因素最複雜的是「跨品牌支付」功能,假使未來三家主流電支業者不加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各家電支的用戶,將不能到其他電支業者的特約的商家消費。
主要考量,就是不想一次將多年來打下的通路江山,開放給競爭對手共享。
電支「跨機構轉帳」功能上線的這天,剛好也是街口支付六周年生日,產品長范庭甄回憶,六年前街口一步一腳印找店面簽約串支付點,四年前取得電支執照時,原本合作的店家也跟著一起改系統,到現在電商、街邊店、百貨商場都能用街口支付,一路走來過程並不容易,辛酸血淚也不少。
范庭甄分析,政策本身出發的是好的,可以讓民眾使用電支更方便,不過業者也有自身的商業利益必須顧及。
電支產業最大的進入門檻就是「店家數」,一旦沒有可以使用的通路,服務再好、優惠再多也沒用,像是LINE Pay Money、街口這類已經耕耘多年的業者,要叫他們把通路這項「唯一進入門檻」,一次跟所有同業共享,內部勢必需要更審慎的思考,是否符合自身的商業利益,以及發展方向。
反過來說,對其他新進者反而是一件好事。全家所申請的電子支付機構「全盈支付」,昨(13)日獲公平會審議通過,全家來本身已經有一千多家實體門市,未來電支業務一開張,等於是不用任何資源,就能換得全國所有的電支通路,當然樂見此變化。
最後,還有規格的問題,目前電支的支付模式,共有網購、街邊店(掃QR Code支付)、POS機掃碼三種,范庭甄說,除了街邊店,網購、POS機要修改系統都是大工程,還需要更多時間投入。
挑戰二:繳費只能帳戶扣款,不能刷卡
至於繳費、繳稅功能,各家業者仍在觀望的原因,范庭甄分析,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規格問題。
范庭甄指出,財金公司平台的的扣款機制,跟電支本身邏輯是不同的,電支業者的作法,是跟客戶扣款後,錢會先停留在電支業者的信託帳戶中,隔天凌晨做清算,早上撥款給店家;財金公司平台則是即時的做清算,客戶支付的錢,會直接從電支業者的帳上扣掉,撥款到店家帳戶中。
由於財金公司平台的規格,約是在八、九月時才提供給業者,在清算系統上需要時間調整,這是業者評估,是否要趕著在今年底加入此功能的考量之一。
第二項原因,則是財金公司的繳費、繳稅平台,現在僅支援銀行帳戶扣款。范庭甄分析,小額繳費的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電支業者要做,就必須在大筆繳費的服務上,提出更好的誘因與服務。
許多民眾繳稅都喜歡刷卡,因為可以分期減少負擔,以街口來說,內部還在做市場研究,分析如果繳稅不能分期,未來的目標客群還剩下多少,是否值得加入?這是目前電支業者仍在觀望的第二個原因。
各家業者都有自己的盤算,以及利益考量,是否開放都還需要時間做評估;范庭甄認為,財金公司要在中間做好協調與溝通,才不會傷害業者過去的努力。
【熱門焦點】
大立光股王寶座拱手讓人、毛利率創5年新低!原來4年前就走錯這兩步棋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