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到處都是濃濃的雙11購物氛圍,線上購物已經是日常,金融服務也有更大的比例轉往線上,像是疫苗險、旅平險,都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投保,要查詢保單資訊、理賠也都很方便。
不過,並非所有保險種類,主管機關都有開放線上投保,像是「團險」就還沒有開放,針對五人以上公司行號或是團體的「團險」,也是許多公司行號都會投保的險種。
國泰人壽談到,保險銷售通路線上化是大趨勢,內部投入資源花了8個月的時間,開發了一款團險平台「groupins+ 國泰團險數位家」,除了整合企業團險各項商品與服務,主打讓企業用戶用三分鐘的時間,就能得客製化報價,目標是提升團險投保效率,背後的創新思維究竟是什麼?
三大原因,看懂為何團險市場有潛力
為何國泰會認為團險市場是有商機的呢?團險主要投保的對象是企業法人,根據勞動部資統計,近年5人以上的企業家數,以及員工人數持續成長,總投保員工人數已達近千萬人。
但從整理市場來看,團險年平均成長幅度約2.4%,只有佔整體壽險市場不到1%,團體保險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國泰人壽觀察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企業家數穩定成長,台灣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創業風氣持續,預期企業家數與員工將緩步成長;第二,是團險預算逐年提升,台灣整體醫療支出逐年提升,預期醫療支出成長趨勢,會反映在團險保費預算,企業的員工福利訴求,也會反映在團險保障額度與規格的提升。
最後,是商品種類還有很多發展潛力,以企業員工退休規劃為例,市場雖然已經有團體年金險供選擇,但企業還沒有普及購買規劃思維,所以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商品、場景可以跟消費者溝通,也能進一步擴大市場保費規模。
除了市場有成長空間,痛點也很多。現在的團保險,大多是靠業務人員提供產品資訊,產品資訊貧乏,且產品大多是以套裝的形式銷售,不太能客製化,日後的服務,也都要依靠業務人員,遇到問題時,若行政處理流程拖比較長,效率也不好。
三分鐘取得報價,團險的數位化之路
「groupins+ 國泰團險數位家」主要的功能,就是讓企業人資跟企業主,可以從保險商品選擇,到線上即時提供客製化價格,都可以有比較方便的團險報價體驗。
截至目前,groupins+平台上已經有29個團險商品元件,範圍包含常見傷害險、醫療險、壽險、重大疾病險、防疫險與疫苗險等,
人資、企業主可以在線上自選、自組所需員工保險方案,然後即時取得報價單,決定要投保時,可以透過專職團險顧問協助線下送件要保書,來完成投保,主打讓企業客戶用三分鐘時間,就可以得到精準報價,可以解決大部分上述的痛點。
業者提到,groupins+將自主權交還給用戶,建立如同電商一樣「自己挑、自己選、自己組」的購物模式,提供自行選擇商品、場景分類套餐,與互動填答三種方式,讓企業人資在不需要與業務人員溝通的情況下,就能完成團險方案規劃作業。
劉上旗說,這次的創新不只是把團險體驗數位化,還會將企業客戶在投保團險時的各種服務需求,以及功能進行高度整合,除了著重平台介面操作的便利性,也講求服務快速和操作體驗。國泰表示,未來如果主管機關開放團險網路投保,groupins+平台因為已經有數位化的基礎,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新增線上投保功能。
從無到有,團保平台只花8個月就誕生
許多企業保團險不太會輕易更換保險公司,如何說服客戶轉換使用groupins+ 服務會是一大挑戰,國泰表示,企業還是有可能因為理賠率高被調高費用,導致預算不足、保險公司的團險附加服務不夠完善,或是公司固定2-3年進行市場調研詢價等三大原因更換保險公司。
groupins+ 是想以數位的方式建立B2B2C經營模式,第一個策略,是要讓企業確實降低風險,售前售後過程中,讓企業承辦人的效率提高;第二,是團險的附加價值,讓企業客戶及旗下員工能獲得實質效益,同時滿足企業、企業承辦人及員工的數位服務需求。
國泰之所以能在短時間,打造業界第一個彈性自組的數位團險體驗,國泰人壽數位轉型辦公室協理林佳穎談到,團隊除了花費大量時間做研究、掌握用戶實際需求之外,主要是透過建置完善的中台微服務架構,支援數位場景及應用發展,以數據打造客戶專屬性。
同時,團隊也透過「應用領域驅動設計(Domain Driven Design)」的方法,論定義團隊共通語言,匯集程式與業務邏輯等領域知識至開發模型中,讓跨部門團隊可以因應外在環境變化加速達成共識,來解決複雜業務問題、敏捷開發新功能模組。
過去,團險B2B系統花費超過一年才完成開發,這次「groupins+」只花8個月就從無到有,並成功在市場上推出。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