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微軟Surface系列再推新品,發表平板筆電二合一的Surface Go 3,搭載10.5吋螢幕,主打超輕薄,重量只有544公克,強調便攜功能,就是為了鎖定教育市場,及四處奔走的第一線工作者。
臺灣微軟Surface事業群副總周文英表示,疫情帶來的多元混合辦公,讓很多企業都興起「桌機換筆電」的趨勢,要讓員工可以背著到處跑,方便銜接在公司、在家的工作內容,尤其以她的觀察,又以金融業、零售業換機需求最高,過去可能都穩穩坐在辦公室,現在多出了移動的需求,「在第一線面對客戶的人員,會更喜歡購買輕便、小型的機種,尤其喜歡可以觸控的設計,更方便跟客戶溝通解析。」
Surface Go系列就是主打可以「變身」的設計,平板只要搭配鍵盤底座就能化身為筆電的作業模式,頗有和蘋果iPad搶佔平板市場地位的野心,尤其疫情期間iPad在教育學習,以及餐飲服務、製造業等工作場所已經有相當高的市佔,微軟在筆電平板還算新人,目前仍然榜上無名,期盼藉著Surface Go系列,結合第三方夥伴,打下平板、筆電市場地位。
疫情趨緩需求大減,低價機種崛起
不過疫情期間的「平板筆電熱」,似乎從第三季開始後繼無力,根據研調機構 Canalys 於11月公布的全球電腦市場調查報告,指出 Chromebook 和平板的銷量在 Q3 大幅下降,單就平板來看,總銷量約 3,770 萬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了 14.9%,原因可能和疫情趨緩,消費者們遠距工作、上課需求減少有關。
隨著需求降低,市場似乎也漸漸朝向低價款式前進,過去微軟推行平板、筆電兩年多來,幾乎都主打2萬元以上的高階機種,周文英認為,原因在於微軟總是堅持設備一定要兼具觸控、人臉辨識、安全配備晶片等功能,因此難以壓低售價。
但眼看著平價筆電 Chromebook 在疫情期間銷售大幅成長,微軟不甘示弱,先於11月推出歷年來售價最低的 Surface Laptop SE,起跳價為 249 美元(約台幣7千元) ,新發布的Surface Go 3也創下最低價紀錄,64GB售價為12,288元;128GB售價則是16,788元。
周文英表示,未來微軟將會努力兼顧高低階機種,開發更多應用,目標讓Surface系列不只在教育市場,製造、醫療、零售等產業都能完美結合,力求適應多元情境。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