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仁專欄】半導體發展的三張人物快照
【王志仁專欄】半導體發展的三張人物快照

半導體橫跨材料、電子、物理和化學等領域,相當複雜,但在台灣卻成了國民產業,多數人都能朗朗上口,像是晶圓尺寸和製程用幾奈米技術等,如同聊體育和電影,全世界僅此一地。

這要歸功於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過半的統治地位,以及過去一年多的全球晶片荒,給半導體業和台灣創造極高的國際能見度。對於非相關背景、但想了解半導體業的讀者,可以透過三個有代表性的人物經歷開始。

台積電
台積電在半導體打下了一片江山,使得半導體產業在台灣幾乎是全民話題。

「半導體活字典」摩爾,為科技革命確立核心動力

第一位是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的高登.摩爾(Gordon Moore)。今年93歲的摩爾,是半導體業的活字典,從早期實驗室轉到工業應用時就參與。

他整理大量相關技術文獻後,發現約莫間隔差不多的時間,透過研發達成的進步,可以將放置在晶片上的電路之間的距離縮小一半,也就是同樣面積可以放進多一倍的電路。從摩爾提出這個發現(Moore's law),迄今已經過半個多世紀,這個定律依然適用,只是電路加倍的時間有時是一年,有時是二年,平均是一年半。

電路的數目和運算能力成正比,電路間距能持續縮小,意味著運算能力持續提高。這表示半導體(最常用也最大量的是矽)這項材枓能夠帶來的生產力進步,每18個月就可以加倍,相比之下,水泥、鋼鐵和石化等在工業時代應用廣泛的材料,在生產力的進步幅度遠遠不及。

戈登·摩爾(Gordon Moore)
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於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至今已過半個世紀,仍適用於半導體產業上。此為他參加英特爾首屆Intel Innovation活動時的畫面。
圖/ Intel

摩爾原先的老闆威廉.夏克利(William Shockley)發明了電晶體,並因此得到諾貝爾物理獎;摩爾的事業伙伴羅伯.諾宜斯(Robert Noyce)以電晶體為基礎發明了積體電路,也就是今日熟知的IC,(他本來也可得諾貝爾物理獎,不過因早逝而錯過,後來頒給積體電路另一位發明人Jack Kilby)。

夏克利和諾宜斯實現了科學上的發現,為後來的半導體應用打開大門,但摩爾定律找到半導體的商業意義:實現每18個月運算力加倍,並找到創新與關鍵應用的企業,就能成為贏家,如果被對手掌握,就等著出局。

摩爾定律催生矽經濟,這種速度感和危機感,主導了科技業的競爭,產生知名的「唯偏執狂得倖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概念,而概念的提出者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也是摩爾定律的最佳執行者。摩爾、諾宜斯和葛洛夫在1968年共同創辦的英特爾(Intel),目前仍是半導體業具影響力的公司。

張忠謀成就產業分工,讓運算無所不在

第二位是1987年創辦台積電的張忠謀。台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專業做晶圓代工的公司,沒有自有產品,完全按客戶訂單生產。在那之前,部分半導體公司會利用空閒產能接零星訂單,但產能供應不穩定,提供的製程技術選擇也有限,客戶技術資料存在外洩風險,無法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歷半導體業從1950到1980年代的發展,國外求學回台後,先加入了工研院,之後才創立台積電。
圖/ 王郁倫攝影

專業晶圓代工釋放半導業的成長動能。晶片生產依序可分為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其中設計和客戶端關係緊密,要先了解並預測客戶需求,再轉化成電路設計放到晶片上;製造和封測則是和工廠有關,追求製程、成本、良率和交貨期等,和設計非常不同,要在一家公司內兼顧很難,特別是蓋一座新廠的費用,一路從幾億、幾十億上升到百億美元,龐大而持續的資本支出和折舊攤提是極高負擔。

年輕時從上海到波士頓求學,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張忠謀親歷半導體業從1950到1980年代的發展,與摩爾、諾宜斯和葛洛夫是朋友也是對手,夏克利則是張忠謀在史丹佛讀電機博士時的老師。

當半導體走向專業分工,設計和製造拆開,而製造往亞洲移動,一如先前的電腦和其他產品,是整個產業變化的一部分。來自亞洲、卻有完整美國業界經歷和人脈的張忠謀,屬於極少數,在台灣官方的多次邀請下,先加入工研院後成立台積電,其中有個人機遇、也有大環境助推。

第三位是1993年創辦NVIDIA(輝達)的黃仁勳。NVIDIA一如其他晶片設計公司,受惠於專業晶圓代工提供的製造服務而持續成長。不同之處在於,黃仁勳不斷拓展新領域,打開晶片應用的場域和產業。

NVIDIA黃仁勳
NVIDIA(輝達)創辦人黃仁勳。
圖/ NVIDIA

從最初的圖形處理技術,再到發展AI運算架構進到自駕車系統和加密貨幣挖礦,再到結合VR/AR技術跨入最近熱門的元宇宙,NVIDIA始終在熱門產業話題上,黃仁勳相當於當代半導體業的頭號傳教士,持續傳播晶片福音給更多使用者,跳出技術和產業人士的特定圈子。

晶片和洋芋片的英文都叫chip,也都進入一般普羅大眾生活。讓晶片像洋芋片般簡單易懂,這條路還很長,但存在的想像空間也因此巨大。

責任編輯:吳佩臻、林美欣

關鍵字: #半導體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在資訊爆炸的投資時代,面對琳瑯滿目的投資選項,你是不是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其實「選對工具」比「努力研究」更有效率。長期深耕金融科技的鉅亨買基金,早已洞察基金投資領域中資訊分散、選擇障礙、操作繁瑣的痛點,透過科技與使用者中心的系統設計,致力打造更方便、效率的智能投資體驗。

除了有全站基金終身 0 手續費的吸睛誘因,更重要的是鉅亨買基金解決了投資人的實際困擾;透過動態篩選熱門基金、自動化投資工具等創新功能,將過去需要專業知識和複雜操作的投資流程,簡化為直覺易懂的數位體驗,逐步改變了傳統的基金交易模式,讓理財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人人可及的日常選擇。

這次鉅亨買基金全新改版 App 正式上線,更進一步強化平台體驗。以看得懂、找得到、學得快的設計精神,整合多項創新功能,讓基金投資輕鬆上手、事半功倍。無論是理財新手、基金老手,或有多個家庭帳戶需要管理的財務大臣,透過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即可一站掌握市場情報、熱門標的、專業策略與帳戶總覽。

其中,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更力助投資人掌握高手秘笈,有機會跟著前輩練功,一步步練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眼光。

功能全開箱!一站搞定找基金、看標的、管帳戶

打開鉅亨買基金 App,最直覺的感受就是:乾淨、精準、快速。設計邏輯不複雜,透過快搜、熱門標的、帳戶整合與自選捷徑設計,將過去繁瑣的基金投資流程化繁為簡,打造一個隨時可啟動、易於操作的投資入口,讓資訊不再分散,動作更精準。為降低基金學習與決策門檻,即使尚未開戶,仍可下載App使用以下亮點功能:

一、基金搜尋:輸入關鍵字如「高股息」、「ESG」、「科技」等,即可快速列出相關標的。配合風險等級、配息頻率、基金品牌、幣別、投資區域等條件篩選,搭配報酬率或績效排序,為投資人有效縮短挑選時間。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快速輸入關鍵字,一鍵篩選條件,精準找到符合需求的基金。
圖/ 鉅亨買基金

二、夯股基金:針對市場熱門題材,使用者可點選最多五檔熱門持股,如輝達、蘋果等,快速查詢各基金的持股比例,並依喜好排序篩選。對於想掌握趨勢卻擔心判斷失誤的投資人而言,「夯股基金」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參與方式,透過專業基金經理人篩選與靈活操作,幫助新手建立題材導向的選基邏輯,同時分散個股波動風險,不漏接每一波趨勢財。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APP下方「找基金」中選擇「夯股基金」,再進行持股篩選,即可點選熱門持股,掌握基金布局,輕鬆跟上市場趨勢不怕踩雷。
圖/ 鉅亨買基金

三、首頁自訂:App 首頁支援「快捷功能」自訂,用戶可釘選「投資儀表板」、「定期定額查詢」、「追蹤清單」、「歷史交易」等常用模組,打造專屬操作首頁,一目了然。

獨家「大師榜」看懂行家怎麼買,用策略練投資

想知道高手怎麼配置資產、為何績效穩定領先?鉅亨買基金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為市場上少見的「社群式基金學習機制」,主打以「透明數據」與「解鎖追蹤」的方式,讓用戶可以實際參考高手的操作邏輯。

只要是已開戶會員,就能在首頁下方開啟「大師榜」功能,從每日更新的績效中,篩選出表現突出的高手帳戶,並依報酬率、AUM規模、投資方式(單筆投資或定期定額)與年齡層等條件進行排序比較。

鉅亨買基金
大師榜揭露高手投資組合,可依績效、規模等多條件篩選,輕鬆找出適合參考的對象。
圖/ 鉅亨買基金

看見感興趣的大師後,即可選擇追蹤,最多可追蹤 50 位;若想查看其前五大持有標的與近期申購紀錄,則可使用即享券解鎖。而即享券則可透過任務或活動獲得。

除了即時榜單,App 另設有「名人堂」,聚焦季度與年度績效穩定的代表性帳戶,適合進行中長期追蹤。所有已追蹤與解鎖紀錄,也整合在「我的專頁」中,便於隨時復盤與管理。此外,平台還支援多帳戶綁定與一鍵切換,讓家庭理財配置更直覺、清楚,亦能搭配大師榜策略靈活操作。

對投資新手而言,這項功能不只讓投資更有依據,也是一套練習市場判斷、進階布局的工具。善用大師榜,從觀察、到解鎖、再到內化策略,循序建立自己的判斷力與投資思維。

鉅亨買基金
點擊會員專區,在「會員權益/獎勵領取」中每週即可領取即享券,解鎖大師榜投資組合。
圖/ 鉅亨買基金

三分鐘開戶,鉅亨買基金終身0元手續費

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不只是投資資訊平台,更整合了策略學習、操作效率與資產管理功能,從搜尋、觀摩到實際執行,每一步都為投資人設計。

想掌握市場、練出判斷、做對決策,就從下載App開始,為自己打開一個更有效率的投資未來。目前 App 用戶只要完成開戶,即可享「全站基金終身0手續費」,從此投資每一步都更划算。

App 下載:https://anuefund.tw/bk7Yi
立即開戶,搶先加入行家行列:https://anuefund.tw/jbp5b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