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佑專欄】「躺平」與「內捲」,激起年輕世代的矛盾競爭
【梁世佑專欄】「躺平」與「內捲」,激起年輕世代的矛盾競爭

「躺平」和「內捲(卷)」是中國近年最紅的兩個詞彙,在現今天台灣的年輕族群中也常被使用,並轉換成自身文化的情境邏輯。

「躺平」體現的是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反正房價太貴、未來無望,不如就躺平吧,這是一種對現實的無言抗議。努力不會獲得回饋,更無法改變社會,不如就隨波逐流、放棄教科書般的崇高人生目標,每天做自己,開心追求小確幸。

躺平、內捲的年輕世代,社會競爭下的焦慮與挫折

「內捲」(involution)一詞主要由研究小農經濟的華裔美國學者黃宗智(Philip C.C. Huang)提出。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由於科技無法突破,導致追求土地勞力密集,雖然單位面積產量到達極限,但無法進化到工業生產。另一學者伊懋可(Mark Elvin)將其稱為「高水平陷阱」,成為解釋為何中國曾在許多科技領域領先其他文明,但最後沒能進行工業革命的原因。

或許黃宗智從沒想到,他研究闡述的「內捲」一詞會在將近40年後成為一個流行用語。在今天,「內捲」一詞則可定義為:「持續投入資源和精力,但無法產生價值和進步的競爭。」

「內捲」與「躺平」這兩個詞彙一個是代表「過度競爭」,另一個訴求「放棄競爭」 ,看似截然相反的詞語同時放於指稱同一群對象身上,呈現當代社會競爭白熱化的挫折感和焦慮。

焦慮pexels.jpg
「內捲」與「躺平」放在同一群對象身上,呈現當代社會競爭白熱化的挫折感和焦慮。
圖/ Pexels

不僅在中國,也體現在亞洲青少年族群身上。

例如近10年來亞洲內容娛樂中出現一個顯著的趨勢:也就是「轉生系作品」興起。這些作品有類似的劇情主軸:一位青年從小胸懷大志,懷抱造福世界的夢想,長大之後卻變成「社畜」,成為龐大公司體制中一顆極為平凡、可有可無的螺絲釘。

每天都在無止盡的加班、上司指責和同儕比較中痛苦掙扎,突然有一天遭遇荒唐的意外事件後轉生到異世界。

在異世界,他可能轉生成天神、魔王、勇者、史萊姆或一隻蜘蛛,但卻擁有了毀天滅地的能力和嶄新的人生,整個世界任其操控。而各種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異世界作品大多獲得商業成功,更訴說著:這個現實世界沒有太多機會,只有在另一個世界才有希望。最近火紅的「元宇宙」,一個可以讓人進行社交、遊戲、工作的虛擬空間之所以讓人期待,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對充滿疫情、戰爭和不確定性的現實世界中的反芻吶喊。

TikTok
圖/ TikTok

而我最近在抖音中注意到一個特別的趨勢,更體現了上述的「內捲」與「躺平」雙重現象。

個人帶貨直播+抖內成為對岸微電商主流,競爭也異常激烈。為了要營造真實感和臨場感,許多年輕妹子化好全妝、帶好補光燈等全套設備跑到戶外直播,可謂「天橋下的賣唱人」。

每位妹子各據一方,井水不犯河水,各顯神通本事,一邊唱歌直播,一邊同時線上線下雙模式抖內和賣各種文創商品,吸引線上觀眾和路過遊客打賞。

從白天直播到晚上,甚至午夜清晨也不間斷。即使氣溫驟降下起寒雨,路上已經沒有任何行人,但因為旁邊的妹子還在堅持直播,線上還有幾百幾千人在看,所以我也不能退,要繼續播下去,此時進入嚴重內捲了。

風大雨大還繼續唱,脫下厚重外套露出單薄舞衣開始跳舞,從螢幕中都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寒冷和顫抖的歌音,或許實在太辛苦,所以深夜往往都能獲得更多打賞和粉絲。

在競爭過度的抖音上,此一現象又導致更多直播主使出渾身解數,更多妹子選擇在深夜寒風戶外繼續直播,或選擇看起來就十分危險的場地,甚至徹夜不歸。而長時間的直播更使她們都累得坐臥躺在路旁,既「躺平」又「內捲」,伴隨著無數夜不成寐的熬夜族,等待大都市的黎明曙光乍現。

讓我不禁想起以前的經典課文:「天這麼黑,風這麼大;妹子去唱歌,怎麼還不回家?」

  • 註:黃宗智最早翻譯involution時採用的是提手旁的「捲」,象徵投入大量人力密集,向內捲起來的產業過程;但後隨著簡體字傳播和流行文化使用時並無刻意區分,今天內卷(捲)通用。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