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將996引進美國,一週開會85小時!揭開亮麗短影音背後的血汗工廠
TikTok將996引進美國,一週開會85小時!揭開亮麗短影音背後的血汗工廠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揭露了TikTok成功背後的秘辛——員工的超時投入。TikTok員工稱,每週要花大約85小時開會,因此需要騰出更多時間來完成工作。 再加上美國與中國的時差,為配合中國的上班時間,美國員工必須在假日工作,這樣的工作模式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造成家庭失和。

傳播歡樂的背後,卻暗藏巨大工作壓力

抖音及TikTok母企字節跳動上市傳聞不斷,據公司註冊處紀錄,字節跳動有限公司已改名為抖音集團有限公司,名稱生效時間為2022年5月6日,有分析估計改動與字節跳動與即將到香港上市有關。

TikTok自創立以來,已經蟬聯四年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程式,勝過Meta旗下Facebook等社群媒體。TikTok上充斥著唱歌、跳舞的歡樂短影片,該平台也自稱是全網上最快樂的地方,但對於員工來說,活躍的公眾形象背後卻是嚴格的管理風格和苛刻的內部文化。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截至2020年年中,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500名員工,TikTok去年表示,希望將這一數字增加到10,000名。他們的大部分工作是為美國觀眾轉換在中國開發的產品,以及開拓美國廣告市場。

引進996工時,每周平均開會85小時

《華爾街日報》指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大,而這間跨國企業在兩個文化截然不同的國家,卻運用相同的工作管理模式,是非常危險的決策。TikTok將中國的「996工時」引進美國,也就是「每週工作6天從上午9點到晚上9點」,這樣的工作時數讓美國的員工們吃不消。

工作時數已經令人無法負荷,再加上與位於中國的總公司有12小時的時差,美國的星期日已是中國的星期一,美國的員工們不得不利用假日時間與中國公司開會。報導指,有多名員工反映,他們在TikTok工作期間平均每週開85個小時的會議,且還得抽出更多時間來完成工作;更有多員工表示,身體健康已受到嚴重的影響,健康報告顯示可能危及生命的情況後,才說服老闆讓他免於連續通宵工作。

《華爾街日報》報導,前員工Melody Chu表示,「在TikTok工作給我帶來的壓力超出了我的想像,並且教會了我更多關於產品策略、執行和跨文化細微差別的知識」。但代價是,她把生活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工作,以至於她與她的丈夫需要尋求婚姻治療,此外還·伴隨著體重急劇下降、難以入睡等現象,「我的所有休閒娛樂,包括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以及心理健康,都讓位給了TikTok。」

她說,「如果我知道在TikTok工作會讓生活變成這樣,我永遠不會接受這份工作」。

TikTok則表示,「已經對美國分公司實踐和工作文化進行了一些調整,以實現建立和培養一支能夠支持我們不斷發展的全球社區的團隊的目標」。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補充說,TikTok鼓勵透明和反饋的文化,並致力於建立一個公平的平台和業務,讓社群和員工都能茁壯成長。

保密機制封鎖企業文化,員工卻不減反增

這樣的高壓生活讓TikTok的離職率居高不下,凱文・梅耶(Kevin Mayer)在2020年初擔任TikTok執行長,但在三個月後就提出離職;2021年,來自新加坡的Shou Zi Chew成為TikTok執行長,美國員工認為,此舉進一步鞏固了TikTok在東方的權力基礎。

TikTok工程團隊經理Lucas Ou-Yang在Twitter上發文,為了與中國同事同步,並按計劃工作的壓力,導致與他共事的10名產品經理全部辭職,入職時間僅有大約一年;前員工Chloe Shih在YouTube影片中說,「知道公司的大多數人在我應該睡覺的時候都醒著,讓我晚上非常焦慮」

TikTok隨時面臨大規模的離職潮,但卻能夠有無數的人願意補上這些空缺。TikTok有一項機制是,禁止員工共享組織成員結構,主要是希望阻止競爭對手挖角。新加坡前員工Jamie Lim Yin Yin說,「當收到同事發來的電子郵件時,還必須在LinkedIn上搜尋,才能確定對方所在的團隊」。TikTok的保密程度與眾不同,也就是說,駭人的工作文化並沒有廣為流傳,還是有許多人渴望進入TikTok。

TikTok前員工提到,幾乎每次全體會議都會提出有關工作生活平衡的問題,但從未被解決。這間跨國企業正在面臨管理員工的挑戰,也讓所有跨國企業反思,應該尊重每一位員工,以及每一個國家的文化,在世界傳遞歡樂的同時,也須確保員工的身心靈健康。

參考資料: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責任編輯:錢玉紘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關鍵字: #Tiktok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登場!AWS齊集政府、產業、開發者,讓AI創意落地實踐
2025.05.16 |

生成式AI自2022年推出至今,已在全球蔚為風潮,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無不致力從中找尋各種新應用。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聚落,也有健全的資通訊產業,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正朝「百工百業用AI」的目標邁進。為了尋找兼具AI實戰經驗、國際視野與雙語能力的AI產業創新人才,由電子時報DIGITIMES主辦、國家發展委員會合辦,以及雲端技術領導者Amazon Web Services(AWS)作為AI技術支持夥伴的第二屆「雲湧智生:臺灣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於4月26、27兩日正式登場。本屆賽事由企業出題、參賽團隊解題,題目包括Cooler Master的「智競工坊」、中華電信的「韌性未來」、台新金控的「金融創新」、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的「石化智造」、研華科技的「邊雲智控」、華新麗華的「智慧製造」、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分為黑客和創意交流兩組競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100組團隊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在兩天之內,提出他們對產業命題的創意解方。
圖/ 數位時代

連結政府、產業、開發者 跨域挖掘生成式AI機會

AWS 指出,生成式AI問世以來,企業積極從中探索機會,都想知道如何透過AI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和營利。AWS擁有全台最大的開發者社群,在此次競賽中,連結了政府、產業和開發者,一方面提供生成式 AI 基礎模型託管服務 Amazon Bedrock 上的 Amazon Nova、Anthropic Claude 3.7 Sonnet 等高效能基礎模型及技術資源,同時藉由和大家在一起的兩天時間,一同集思廣益,看看能怎麼在生成式AI的道路上,跨域協作、激發新火花。

細看各組參賽隊伍,不僅將自動語音辨識服務 Amazon Transcribe、文字轉語音服務 Amazon Polly、軟體開發的生成式 AI 助理 Amazon Q Developer 等各項工具用得純熟,還大膽挑戰、勇於嘗試各種創意。像是來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土木工程、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五位大三學生,因為被分到賽前不太熟悉的研華科技,必須處理邊雲整合議題。團隊透露,過程雖然緊張,卻是全新體驗,「要結合硬體跟軟體,是我們組的一大挑戰,但我們最後還是克服了!」

被安排到東森購物、以「零售創新」為題的團隊「我柚吳嚴儀隊了」,是由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團隊讓AI利用已知的客戶對話紀錄、星座等資訊,判斷對方的MBTI,再讓對話機器人以盡量符合顧客性格、喜好的方式對話,「現在大家都喜歡用MBTI分析性格,所以我們認為應用在銷售上,可能會是不錯的手段。」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
四位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的三年級學生組成「我柚吳嚴儀隊了」,解題時強調「個人化」的體驗,判斷消費者的MBTI,以貼近顧客偏好的方式回應,獲得評審一致的讚賞。
圖/ 數位時代

團隊表現驚豔 技術、創意兼具

「創新地運用MBTI人格分析,研究客戶喜歡什麼、是什麼樣的屬性,讓機器人更貼近客戶,等於運用心理戰來銷售,是很棒的點子!」東森購物大數據副總經理周玫芳不吝讚賞參賽團隊的表現。由於東森購物原先便將全受管的機器學習服務 Amazon SageMaker,用在電話行銷的業務上,取得良好成效,此次作為出題企業,希望能有更進一步的應用,像是將AI當成銷售人員的助理,甚至取代銷售人員,進行精準銷售。她特別提到,團隊的想法都足夠周延、縝密,技術的串連與應用也相當創新,有些組別還會細分銷售階段,再訓練不同階段的機器人,與客戶對話,並克服了AI的延遲問題,令人眼睛一亮。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
本次吸引最多團隊解題的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也特別分享:「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學生們不同的思考角度,給了他研發上的很多創新激盪。
圖/ 數位時代

對於參賽團隊的表現,橘子集團策略長暨Vyin AI負責人陳冠宇同樣感到驚豔。橘子集團看好生成式AI能改變娛樂產業,影響偶像、粉絲跟品牌間的互動,因此近來推出為偶像名人打造虛擬偶像「Vyin Star」的新服務與產品。此次競賽中,橘子集團也以「AI偶像」為題,期待年輕的開發者發揮創意,包裝AI偶像的體驗。結果,有團隊認為,偶像和粉絲並非單向互動,粉絲其實可以影響偶像,達到「雙向成長」;有參賽團隊說,AI偶像可以有部分偶像的靈魂,卻未必要複製偶像本人,還可以注入更多品牌元素;還有團隊發想出線上線下的體驗串聯,「我們一直專注於商業端,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品牌方跟偶像間的問題,但年輕人更多從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來發想,細節的體驗讓我們很驚豔。」陳冠宇透露,不少參賽學生主動詢問暑期實習機會,橘子集團也動員人資前來現場,期待接下來能與更多年輕世代交流。

逾400人參賽 探索未知、貢獻一己之力

本屆賽事共吸引40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開發者和社會人士,組成100組團隊報名與會,較去年的參賽人數足足增加一倍。經過前期的企業數據工作坊、AWS生成式AI示範工作坊等豐富培訓課程,以及兩天的黑客松競賽後,100組團隊均展現絕佳的技術與創新能力。

最終,「黑客組」由「風中凌亂」、「Cloud Ninjas」、「水獺叩艇」、「Alpha三人行」、「板上有名」、「雲科網管」、「AWS黑肉鬆」等團隊取得優勝;「創意交流組」的優勝則由「去找另一隊復仇」抱走。獲獎團隊可獲得33萬元的總獎金和企業實體面試資格。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強調,身處技術快速變化、風起雲湧的世界,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需要人類共同探索未知,找出答案。而透過黑客松競賽的舉辦,AWS在提供AI技術支持之餘,也連結了產業、官方、新創與開發者社群,「相信透過彼此連結,我們能在生成式AI的發展道路上,不僅推進台灣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甚至對於人類的文明進展、創新應用,也貢獻台灣的一己之力。」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
圖為橘子集團Vyin AI的「AI偶像」參賽場次,評審認真的傾聽及與學生互動。本次出題企業包含:Cooler Master、中華電信、台新金控、東森購物的「零售創新」、長春集團、研華科技、華新麗華,橫跨不同產業領域,共創AI新可能。
圖/ 數位時代

【創業者必參】NVIDIAX三菱地所XKKDay,鏈結美日台與大廠資源,立即報名AWS AI Connect

Startup AI Connect:From Here to the World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