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手機庫存難去化,傷2022下半年消費規MLCC需求,價格恐續跌3~6%
筆電手機庫存難去化,傷2022下半年消費規MLCC需求,價格恐續跌3~6%

今年上半年受到中國嚴格防疫封控,加上疫情反覆無常讓解封步調緩慢,導致當地製造業復工進程延遲,而第二季因封控所造成的生產短缺口,ODM廠難以在下半年填補。

另外,疫情未平,又因高通膨問題導致物價居高不下,難以支撐下半年旺季的需求,其中以手機、筆電、平板、電視等消費性產品有顯著影響,造成消費規MLCC需求滑落,市場庫存不斷攀高,各尺寸平均庫存水位達90天以上。TrendForce預估,下半年消費規MLCC價格平均恐再降3~6%。

至於車用、HPC高速運算(含伺服器)、網通設備、工業自動化、儲能系統設備等需求仍然穩健,加上下半年消費性產品需求走緩,驅使半導體IDM廠商逐步將產能移轉,有望紓解IC短缺問題,支撐客戶對車用、工控、高階MLCC拉貨動能。

TrendForce也預估,下半年有望在車用、伺服器、網通產品等需求支撐下,帶動整體MLCC出貨量約可達25,800億顆,對比去年同期增加2%。

2021-2022 MLCC十大廠出貨表
2021-2022 MLCC十大廠出貨表
圖/ TrendForce

消費規價量齊跌,車規、工規MLCC報價持穩

根據TrendForce調查,自2021年第一季至2022年第一季間,消費規MLCC全年價格平均下跌5~10%不等,今年第二季為了刺激客戶提升拉貨意願,再度調降3~5%,而部分低階消費規MLCC價格甚至已觸及材料成本。

從過往的MLCC供需循環過程來看,供需轉折點經常出現在連續性的價量齊揚,或價量齊跌之後,例如2020下半年到2021年經歷價量齊揚的上升段,而截至目前已經連續兩季度呈現量與價同步下滑。

2022年下半年消費規MLCC報價壓力未減,恐持續下探,預估平均仍有3~6%的降幅,至於工規利基型MLCC價格則反之,有望在客戶端晶片短缺紓解下,促使拉貨動能增溫,降幅維持在1~2%,甚至持平,而屬於年度報價的車規MLCC價格,則是維持價量平穩。

2022年各類MLCC價格表
2022年各類MLCC價格表
圖/ TrendForce

擺脫消費產品市場起伏影響,日、韓,台廠擴大布局

日廠村田(muRata)、TDK掌握車用MLCC市場近80%市占率,除了持續擴增車用產能外,也積極以MLCC零件應用服務扎根,透過協同客戶設計,進一步提升到模組應用服務,以提升客戶黏著度。目前兩家供應商在車用動力系統(Powertrain)、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中,已著手切入提供影像感測器模組(Image sensor module)、IPA模組(Intelligent parking assist)等服務。

韓廠三星今年也陸續通過車廠驗證,第三季起將逐步拉高天津廠車用產能;台廠國巨位於高雄大發廠區,預計第四季開始產線驗證,主要擴增工規高壓品以及車用22u以下0805、1210等大尺寸產品,預計2023年第一季末量產,初期月產能約80~100億顆。

另外也持續透過MLCC、電阻、電感、天線模組等多樣產品綜效服務,擴展軍工業、網通、車用、醫療等高階產品應用。

TrendForce認為,儘管中國華東地區製造業陸續復工運行,上海對外海、空運口岸貨運正全面恢復,加速ODM 廠成品出貨,在物流逐漸回歸正常下,長短料問題可望大幅改善,進而推升第三季拉貨動能。

另外,由於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中國動態封控、高通膨或將演變為停滯性通膨問題等,將成為影響2022下半年MLCC市場的主要變數。

責任編輯:吳秀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