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西方國家,日本企業對於員工兼差副業態度相對較保守,然而為了活用人才,日本政府將從7月起,將要求不允許員工兼職的企業必需說明原因與理由,藉此鼓勵更多大企業開放員工從事副業,促進工作型態的多樣性,同時鼓勵更多人才進入不同的領域。
然而,日本政府這項規定並不具強制性,若是企業拒絕說明原因也並不會受到處分,但是日本政府希望與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進行合作,希望更多大型企業積極回應這項要求。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顯示,日本企業的員工參與度已達世界最低水準的5%,公司不想投資員工,員工不想學習新技術,優秀的人才被「死藏」於企業內部,為了打破此不斷沈淪的惡性循環,所提出的其中一個對策便是副業的簡便化,企圖透過人才的流動打破封閉型日本職場、促進轉職與創新,甚至活用副業所得到的知識經驗、人脈來創業,進而實現日本「新創元年」的目標。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衛生部、勞動部)將於七月修訂方針要求公布允許員工從事副業之條件等,若不允許副業的話則應揭示理由,勞動者在選擇職場時,是否容易從事副業也將成為參考依據。
雖然允許員工進行副業的企業有逐漸增加的傾向,但愈是大企業對此便愈是慎重以對,因此日本政府便透過要求揭示資訊來促使企業加以因應,而此舉將有助於工作方式的多樣化,也將成為推動雇用流動化的力量。
雖無罰則但可促使企業做出回應
厚勞省將於7月修訂對於副業與兼職的方針,雖然沒有罰則等強制力,但將定位成國家對企業的要求,同時也將透過與經團連等經濟團體合作,要求禁止副業比率高的大企業等依據方針做出回應。
厚勞省的方針原則上是以所有企業為對象,促使其允許副業,企業方面的意見則是擔心若允許副業的話,則會偏廢正職的業務,將工作中累積的知識經驗、信用挪用在副業上。
現行方針是若有妨礙1、勞動者的安全,2、守秘義務,3、業務上的競爭迴避,4、公司的名譽與信用等4點任一項,企業就可以限制或禁止員工兼職副業。
厚勞省將修訂方針,要求企業揭示對於副業的態勢與理由等,雖然目前也有許多企業對於副業可否已透過社規來揭示,但未來則要求要公開於網站上,讓外部人士與投資者也能夠知曉,相關方針將經勞動政策審議會(厚勞大臣的諮詢機關)研議後正式決定。
副業補及將有助於人材成長,有副業者已佔勞動人口1成
日本政府視副業的普及將有助於人材朝成長領域移動,未來將於3年內投入4000億日圓(約29億美元),幫助勞工習得所需技能透過在職進修補助等,來支援勞動者習得所需技能。
據人力仲介公司LANCERS表示,除了正職外另有副業、或與2間以上企業簽約以兼職型態工作的日本國內勞動者,於2021年的推估有812萬人,與前年相比增加15%,佔勞動人口的1成。
許多人是透過副業與兼職而學會資訊科技(IT)等新技能,且隨著在家上班等遠距工作增加,也變得更容易接觸自身公司以外的業務;而對於企業方面來說,如果從事副業的員工能夠學到公司內部所沒有的技能或知識經驗,也有可能幫助公司的成長或開創新業務。
東京大學教授柳川範之表示:「透過資訊揭露來提升預測可能性的話,對勞動者而言將增加副業的機會。然而,重要的是到何種程度的副業不會造成問題的界線」
日本允許副業企業已超過5成,政府正推動預防過勞安全網
在歐美副業已作為多元工作方式的手段不斷擴散。在德國與英國除了在競爭企業工作外,不允許對副業的限制;而在勞動市場流動性高的美國也沒有對副業的法律限制,原則上是自由的。
在2021年PERSOL綜合研究所的調查中,在日本全面允許正職員工副業的企業有23.7%、有條件允許的企業為31.3%,最近三菱地所、IHI等大型企業也相繼開始允許副業。
厚勞省也正在推動副業的安全網,在2020年9月便訂定勞動者應事前向正職與副業任職單位申報加班時間的規定,以避免長時間勞動。
日本生理用品大廠嬌聯採取不分休假日禁止凌晨0點以後的副業,並透過每一季與上司的面談來確認副業的進展與健康狀況;零食生產商卡樂比也要求以雇用契約從事副業的員工提交副業工作地點的班表。
責任編輯:吳秀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