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疫後東京:按下暫停鍵30年的日本,數位轉型正開始快速補課中
【觀點】直擊疫後東京:按下暫停鍵30年的日本,數位轉型正開始快速補課中

走在六本木、新宿、澀谷與銀座的街頭,可見消費人潮絡繹不絕。

東京都核心區域大手町、永樂町或者丸之內一帶,在號稱百年罕見的熱浪,上班族仍著正式服裝,隨著電車到站的節奏,魚貫穿梭於辦公大樓間。

但看似復甦的街頭,已經出現了不可逆的變化。

對日本來說,無論是產業的重組,或者企業對國際市場的布局,都與疫情前不可同日而語,例如,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日本又稱 DX)將成為日本國家戰略中直接且長遠的課題;跨國人才、產業與資金的合作,又隨著國際政局的變遷,讓企業有了新的考量。

日本過去的防疫措施,加上如今的經濟低迷,又刺激日本的何種反應?又替台灣帶來什麼機會?

東京 tokyo japan
圖/ shutterstock

當緩步的數位轉型,面對又急又快的疫情衝擊

廣義的數位轉型,指的是在生活中,或者不同行業間,使用資訊科技,加速或改善效率的方法。此概念在日本並不算新鮮,只是長久以來並未受到重視,或者阻力重重。根據筆者與當地投資機構、顧問的直接溝通,以往推動數位轉型困難,歸納的原因有二:

  1. 新型數位工具的使用,對高齡族群而言並不友善。眾所周知,日本是個老齡化大國,該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換句話說,用紙筆書寫、用傳真通訊,依然是這些具有社會影響力者,賴以溝通的重要形式。

  2. 政府與傳統企業對於數位化工具推廣並不積極。政策的制定,有時可以加速數位轉型,但根據筆者瞭解,有些政府機關內部,還是仰賴傳真進行溝通,在新冠疫情控管時,就出現了莫大的困擾。或者對於一些行政流程,也沿用著舊有的習慣,例如印鑑的制度,都是在2020年才走入尾聲。而走進一些具有較久歷史的大企業、研究院中,與其使用投影片,這些簡報人員更傾向使用紙本資料。

其中,又以後者的因素難以突破。與人口問題相呼應,政府與企業的高齡化,對於日新月異的資訊工具普及,就越需要細緻的溝通。尤其是日本是個十分注重細節的社會,面對組織內部新的工具、方法,都需要制定一套非常嚴謹甚至堪稱為瑣碎的SOP,這也延緩了現有人員引入新科技的速度。

covid.jpg
圖/ xframe

然而,這些種種不利的因素,在一場疫情的衝擊後,卻讓日本的數位轉型開始「補課」,甚至做出了短期內不少重要的成就,或值得借鑑的案例。

筆者在這段期間,便從兩個最能夠讓民眾有感的地方,探討這方面的變化,方別是廣告行業,與消費、零售行業。

數位轉型正快速發生在日本的廣告、消費與零售產業

首先,行銷與廣告的形式,在新冠疫情兩年間,受到了衝擊。根據筆者造訪日經廣告研究所時,研究員對電通(Dentsu)報告的說明:2021年,日本網路廣告的總預算,首度占廣告市場預算的40%,超過了傳統四大廣告(報紙、電視、廣播與雜誌)的36%,而戶外廣告、看板,則急遽降到了24%。這意味著生存壓力終於撼動了廣告業者雷打不動的傳統廣告策略。

於是,網紅經濟在日本,便趁著疫情拔地而起。以Youtuber經紀起家的上市公司UUUM為例,在2020年初疫情爆發之際,成功地與1932年成立、日本最有影響力的演藝經紀公司之一「吉本興業」達成資本合作,並將旗下的10000多個頻道,與後者旗下演藝人員策畫新節目。這對重視科班的藝能界而言,以往完全不可想像。

日本台灣_2022_07_05_蔡仁譯攝-7.jpg
JETRO
圖/ 蔡仁譯攝影

日本最大的公關公司之一Kyodo PR,更直接轉投資網紅服務公司VAZ,並與iKala於今(2022)年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後者KOL Radar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補足網紅服務成效缺乏數據支撐的空洞。

深諳媒體與大眾傳播的公關行業,對於網路與社群的數據需求,需要透過AI或者更多的科技工具來完成。日本的網紅業務新創,也在疫情中逐步成長,包含已經過了C輪BitStar,則積極與TikTok的合作,搶攻對Z世代的廣告消費。

其次是民生消費與零售行業,與台灣相同,各種無人化、非現金支付的工具,開始大量出現。2020年疫情前,在東京的各種消費場所,最主流的現金支付工具大概就是信用卡。

現在,部分東京的咖啡廳、餐廳,甚至部分商辦內部的餐飲服務,出現不接受現金的支付方式,盡可能杜絕顧客與服務人員直接的接觸。

digital payment
圖/ unsplash

筆者因為之前居住在北京數年,手機支付已經並不稀奇。更引起我好奇的,是無人化或自動化服務的機器。

由日本前三大電信公司KDDI的CVC注資的新創New Innovations,致力於lifestyle方面服務的無人化與自動化。例如其推出的Root C系統,看似以往中國幾年前常見的無人咖啡機,但時空背景完全不同。

當時中國市場的商業模式,主打快速、降低人力成本,在今天的日本,則是訴求零接觸、低感染。這樣的構想除了受到當地企業的青睞,著名的藍瓶(BLUE BOTTLE)咖啡,也樂於與其開展位於澀谷的試點計畫「Pop Up Cafe–Shibuya」。

近日,Root C的服務也成功說服了阪急等集團,進駐到了銀座、目黑等一帶。

為什麼日本的數位轉型與台灣新創有關?

聽起來不可思議,甚至慢半拍的感覺。但直到疫情的來臨,日本社會對於無人化、自動化的需求,多了防疫層面的考量,帶來大量的機會。另一方面,台灣的新創公司在日本的數位轉型浪潮中,又多了什麼機會或者新的挑戰呢?

首先,數位化所需要的軟體、數據服務,是台灣新創公司既有的強項或者特質。日本仍有非常多服務需要線上化,而台灣部分公司已經成功打入;例如日比谷公園的德國啤酒節,當地民眾就可以透過KKDay預購票進場。

其次,日本的許多數據分析需求,仍然停留在缺乏程式設計、數據資訊人員的瓶頸上,這跟該國的教育政策有關。但以iKala的KOL Radar為例,就是精準切入了網紅產業中,缺乏數據人才的真空中-儘管日本的經紀人制度、廣告產業都非常成熟。而VPON則看準了旅遊行業,也需要跨境數據的支持,一舉進入日本多個政府機構。

KOL Radar
圖/ KOL Radar

然而,一味地線上化、數據化、甚至AI化,仍然不足。日本具有創意的戶外看板、精心設計的電視廣告,堪稱舉世聞名,從大阪的Glico廣告招牌,到各種充滿視覺衝擊的平面設計,是信賴感建立的重要基礎。一旦這些通訊、傳遞心意的媒介都放在(看似廉價,甚至免費的)網路上,便讓消費者覺得缺少溝通的感覺。儘管防疫帶來了轉機,不代表消費者放棄了傳統的互動行為。

位於新宿街頭的3D立體看板(最有名的應該是一隻慵懶可愛的貓),恰好說明了,日本在消費社會中,數位化很吸引人,但「感官體驗」仍然非常重要。如何讓習慣了人與人接觸的日本社會,習慣「不接觸人,又能感受到溫度」,不是只有將產品語言翻譯成日文,需要在UI、內容等一系列細節上,達到服務至上的情感,這方面對於台灣科技公司,恐怕仍是一道難以面對的課題。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吳秀樺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