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雙虎去年大賺,今年交紅字!潮水退後如何再次華麗轉身?
面板雙虎去年大賺,今年交紅字!潮水退後如何再次華麗轉身?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世界原有秩序,為全球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各國封城的舉措,宅經濟效應讓電子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榮景,就連LCD面板產業也不例外,台灣面板雙虎友達與群創2021年的EPS(每股稅後純益)來到6.44元以及5.53元,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水準。

台灣面板雙虎近十年EPS

然而這波疫情紅利,隨著各國陸續宣布與病毒共存、企業紛紛取消遠距上班,宅經濟的紅利不再。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在2021年第4季法說時直接坦承,未來的市場供需將再度回歸疫情前的季節性波動,而市場在通膨造成價格上漲後,將直接壓抑終端買氣。

面板市況不佳,台韓面板廠同悲

此番說法果真得到驗證,今年以來俄烏戰爭、中國封控效應與通膨壓力下,終端消費需求不振,導致整體通路庫存水位偏高,進而壓抑品牌廠商拉貨力道,加上中國面板廠產能大開的壓力下,直接衝擊台灣面板雙虎的營收獲利表現。

友達今年第2季單季由盈轉虧,稅後虧損 56.32 億元,單季每股虧損0.59 元,拖累上半年表現,每股虧損 0.05 元;至於群創上半年淨損為28.5億元,每股虧損0.27元。

然而,潮水退去後,不止台灣面板雙虎交出赤字成績單,就連南韓的LG Display(LGD)第2季也難逃虧損的命運,營收獲利雙雙下滑。

面對面板的現況,根據市調單位Omdia的報告指出,6月初面板業的平均稼動率約 77%、為過去5年來低點,面板廠獲利能力持續惡化。

市場不佳,韓廠轉往OLED發展

今年經濟不樂觀,導致液晶電視銷售疲軟,TrendForce也跟著下調液晶電視全年出貨量約1.95億台,但中國新開的面板廠卻持續挹注新產能,導致面板業將面臨近5年來最嚴峻的供過於求情況。

近四年全球5代線面板廠稼動率表現
近四年全球5代線面板廠稼動率表現
圖/ TrendForce提供

由於市場高積的庫存待去化,同時價格難以與中國競爭之下,日本面板廠率先調降產能利用率,友達與群創跟進陸續釋出依市場需求彈性調節產品組合與產能利用率的訊息,南韓的LGD直接將下半年玻璃基板投片量大砍10%,專注於生產OLED面板業務,並且漸漸淡出LCD業務。

至於三星在2020年早已宣布要停產LCD面板,三星電子所需面板將以外購為主,先前由於疫情衝擊導致面板供貨吃緊,讓三星延遲LCD面板停產計劃,並規劃要在6月底將最後一條生產線轉作QD-OLED面板,也由於電視面板需求疲弱,讓三星的改造計畫也先喊停;台灣的友達與彩晶原本要擴充置新生產線,在市場供過於求下也跟著暫停。

中國面板廠因新廠的建置,折舊攤提的壓力相較其他面板廠嚴峻,而中國在大尺寸面板應用出貨量市占率更是過半,因此市場趨勢往下走時,所受到的衝擊將明顯大於競爭對手,因此京東方、華星光電與惠科光電不僅在第三季將進行產能調節,新廠投片量也跟放緩。

Omdia總監謝勤益指出,今年面板庫存高積,導致情況不佳,明年的情況也不會大幅好轉,不過由於目前液晶電視尺寸仍持續往50吋以上發展,在朝向大尺寸化發展之際可以去化部分產能,加上廠商控制產出相對也會至少較今年樂觀,不過明年面板廠仍處於虧損的情況,預計要到2024年才會露出曙光。

由於產能供過於求,在通膨壓力下,消費者呈現觀望的態勢,下半年可能會有旺季不旺的效應,加上品牌並不急著拉貨。在買方市場為主的情況下,謝勤益說,過去半年以來電視面板價格一路重挫,去年此時一片65吋Open Cell的面板售價約為270~300美元,還是一片難求,但是今年反轉之下,買65吋加上75吋Open Cell的面板,一起談竟然喊出300美元的價格,等同買小送大,這也是過去前所未見的。

整體市場情況不利製造端,台灣南韓四大業者中在第2季獲利的業者僅有三星獨一家。

面對這波面板不利的情勢,三星與LGD可以轉到OLED市場,主要是接下來蘋果的MAC與iPad將會使用OLED面板,勢必會帶起其他業者的跟進,加上手機與遊戲機的用量,未來OLED面板的銷量將繼續擴大。

謝勤益說,南韓這兩家業者在OLED市場中,無論技術或者規模甚至品牌與策略都是領先者,因此在這波面板低迷景氣中至是可以明哲保身的關鍵。

台灣面板廠積極轉型求生存

由於中國業者在政府補貼與加上10.5代產能大量開出,京東方、華星、惠科等業者為了爭市佔,更是不計成本全力搶進,相較於台灣面板廠資金來自於自由市場,每分錢都得錙銖必較,因此中國大舉投資興建面板廠時,早就意識到無法在與中國面板廠競爭,因此積極規劃轉型退出拚產能的賽局。

市調單位WitsView副總邱宇彬指出,相較於中國龐大的產能與政府的補貼,台灣的電視面板成本無法與中國競爭,出貨量逐年下滑,逐漸轉往高階的電競筆記型電腦與監視器、航太、車用、工控等利基型產品發展,與液晶電視面板開始「漸行漸遠」,以降低殺到見骨血流成河的大宗物資的衝擊。

友達車用面板
友達車用面板
圖/ 吳秀樺攝影

在攸關存亡關頭之際,友達與群創近年更是積極進行轉型策略。隨著全球顯示科技產業持續朝向跨領域整合,因此在友達提出雙軸轉型策略中,將產品透過往高階產品 (Go Premium) 與場域經濟 (Go Vertical)發展布局,鎖定智慧醫療、零售、育樂、交通等四大領域發展。

友達醫療顯示器面板
友達醫療顯示器面板
圖/ 吳秀樺攝影

至於群創雖然有鴻海集團當做出海口,但轉型也是迫在眉睫,因此群創也以「智慧製造」及「智慧營運」等兩大主軸推進數位轉型,利用「XYZ轉型策略」 以自動化、數據化及智能化等軸項,朝向智慧營運邁進,不用在消費電子產品運用與中國直接正面交鋒。

群創3D面板
群創3D面板
圖/ 吳秀樺攝影

友達與子公司達擎分進合擊,由達擎負責智慧醫療、零售、育樂、交通等 AIoT領域應用,從面板本業延伸到系統、解決方案、服務,以創造更多價值,推動各智慧場域的多元應用,讓友達不再只是單純的面板廠,而是一個能提供客戶全方位與高價值服務跨領域整合系統整合廠。

邱宇彬說,如果台灣面板廠繼續單純用大量面板產品再搭配系統整合,這個根本沒戲唱,台灣能做中國也能做,而且中國有品牌有市場,競爭力更甚於台灣,但若是投入量少、高附加價值與客制程度高的產品,同時搭配系統整合,提供給客人完整的解決方案,搶攻各領域數位化轉型商機,對於台灣面板廠而言,是一條較佳的轉型之道。

邱宇彬說,就目前最熱門的元宇宙概念,相關運用尚未成熟,但是面板在這個領域的運用不會少,除了台灣在高階與窄邊框相關的顯示技術、智慧攝影棚與各式各樣的智慧行動辦公環境等運用,都很適合台灣面板廠轉型切入。

友達虛擬攝影棚
友達虛擬攝影棚

另外,台灣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配合台灣ICT產業與現有的製造基礎,未來在元宇宙議題的可能性非常大,不用再去搶大宗物資市場。

邱宇彬表示,以友達而言,除了本身面板的產能之外還成立子公司達擎,近年更透過結盟許多不同領域的企業,將整個價值鏈延伸到下游,提供客戶完整系統與解決方案,打造一個完整生態圈,先前達擎與智崴推出球型飛行模擬艙,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發展運用。

球型飛行模擬艙
球型飛行模擬艙
圖/ 吳秀樺攝影

邱宇彬說,面板產業遇到中國強大的競爭對手,台灣面板廠只能因應市場變化,以差異化的方向進行策略布局,逃離殺到血流成河的紅海,或許這是一個不用與中國面板廠拼價格,又可以保有一定的獲利水準與施力的方向,讓自己能做最後的華麗轉身再繼續生存的重要關鍵,但這樣的轉型否能看出成效,就端看今、明兩年的檢驗結果。

責任編輯:侯品如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隨著消費者注意力分散、內容氾濫,單一曝光已難再換取真正關注,品牌勢必重新思考與消費者連結的方式。電通觀察到,體育賽事與娛樂內容正快速成為當代最具穿透力的文化載體;透過科技驅動、數據洞察與創意策劃,品牌不只是參與者,更能成為文化的共創者,從汲汲營營的流量競技場,轉身搶佔消費者的心佔率長跑。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 (dentsu Taiwan )於上月正式在台灣成立「電通娛樂」(dentsu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營運據點,也正式宣告將以台灣作為大北亞區域娛樂創新孵化的戰略基地。在內容為王、圈層經營成為顯學的時代,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搶攻心佔率?

電通娛樂以數據洞察人心、科技賦能體驗

電通娛樂從日本母集團出發,電通整合體育與娛樂資源,串連全球娛樂網絡,在文化多元、數位技術領先的大北亞市場,更進一步選擇台灣作為創新策略的前哨基地,佈局新一波品牌娛樂體驗。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表示:「科技是帶動娛樂深化參與的關鍵力量,讓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從單向溝通轉為共創連結。」不過她也強調,能與人共鳴的好創意絕不只是靠科技堆疊就能完成,關鍵仍在於於對消費者的洞察、對內容脈絡的理解與圈層語言的掌握。簡言之,品牌要說對語言、進入對的場景,才有機會形成真正有感的情感連結。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指出,科技正加速體育與娛樂的文化體驗,品牌必須從參與內容、共創價值開始,才能走進人心。
圖/ 電通集團

為強化品牌跨圈層經營力,電通以「one dentsu」策略整合集團資源,從品牌娛樂與體育行銷策略、創意策劃、體驗與內容製作、數據分析到技術開發,打造具文化穿透力與執行韌性的團隊,協助品牌打造可持續的內容資產。

在執行上,電通娛樂同時服務內容方與品牌客戶。對IP創作者而言,從企劃期就參與商品化、推廣與導入;對品牌而言,則以洞察為起點協助選題與切角。透過雙向共創,電通不只加速 IP 發展,也讓品牌跳脫傳統贊助角色,轉變為文化體驗的共創者,實現雙贏。

包容度、反應力、與參與力,推動台灣成為創新孵化基地

事實上,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往往奠基於感性與直覺,而非純然的理性判斷。為協助品牌找出能真正引發情感共鳴的「文化切角」,電通娛樂在大北亞區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從品牌任務出發,透過策略設定與在地洞察,找出「粉絲會有共鳴的梗」,並以本土語彙轉化為有感的內容體驗。

娛樂的力量不容小覷。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指出,根據《電通創意 2024 CMO首席行銷長報告》,逾八成品牌認為應建立自有娛樂化資產,88% 的行銷長更重視「文化佔有率」高於曝光量。再加上 Gen Z 與 Alpha 世代強大的文化消費力,娛樂內容的商業價值更顯而易見。

而台灣之所以是品牌娛樂的絕佳孵化場,何華軒說明,是因為台灣市場具備高度包容性、快速反應力與高參與度,無論是棒球賽事、動漫展還是社群討論,皆展現出快速破圈的潛力與真實的情緒回饋,「一個原本鎖定特定圈層的 IP 內容,只要成功搭上社群,很快就能擴散至主流圈層!」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表示,台灣市場的包容性與快速反應力,成就品牌娛樂策略與文化破圈的理想基地。
圖/ 電通集團

因此,電通娛樂也聚焦台灣扮演關鍵角色,作為品牌與內容方之間的橋樑,協助媒合 IP、形塑娛樂內容溝通場景。

近期電通娛樂重磅宣布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將話題綜藝《鑑定師》搬到台灣製作全球版,由舒華擔任主持。節目延續韓版「珍藏物品鑑定+價值交流」的核心,並融入在地文化視角。首季邀請 9m88、ENERGY、LuLu、黃偉晉等人氣嘉賓,透過分享私人物品與故事,將娛樂與情感連結,成功為品牌注入溫度與討論度。

過去也有不少精彩案例,如:2023 年夏季,電通協助披薩品牌與《進擊的巨人》展開全球獨家聯名合作,推出「必勝の巨人」套餐。從產品設計、視覺包裝到社群操作,完整呈現動畫角色的視覺語彙與世界觀,讓粉絲吃進角色,也讓品牌成功打入動漫圈層,引發社群分享,帶動話題與銷售雙成長。

又如 2024 年中職明星賽期間,電通娛樂看準球場熱潮與暑期行銷節奏,為炸雞品牌打造「雞情應援團」企劃,攜手「全球先生」戴凱文與巴西模特男團,將品牌精神轉化為現場應援秀與社群梗,結合啦啦隊演出與大巨蛋互動,吸引年輕受眾目光,創造出具娛樂性、參與感與話題擴散力的品牌體驗。

今年,則有汽車品牌以「出品發行人」身份參與影視內容創作,在電通娛樂的策劃與整合下,推出改編自鄧惠文醫師著作《婚內失戀》的微電影《慶祝》;故事聚焦失婚女性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品牌則透過內容敘事傳遞情感價值觀,並結合 VIP 車主專屬觀影體驗,跳脫產品導向,展現內容深度與品牌溫度。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製作全球版《鑑定師》,由舒華擔綱主持,結合在地文化與明星真情故事,打造兼具娛樂性與情感溫度的綜藝體驗。
圖/ 電通集團

破圈新解方, 打造品牌文化資產的長線策略

品牌要破圈,深耕娛樂內容是不得迴避的挑戰。而品牌在踏入體育與娛樂領域,也往往四個問題:該選擇什麼內容與 IP 切入?合作怎麼談?執行怎麼落地?圈層關係又該如何維繫?電通娛樂指出,這些問題挑戰背後很多時候是基於對產業語境的不熟悉,以及缺乏整合性策略。

對此,電通以方法論為核心,從品牌目標出發,透過數據分析與圈層洞察,媒合合適內容與平台,並串聯策略、製作到傳播的一站式服務,協助發展品牌娛樂。目前提供六大整合方案,涵蓋品牌娛樂內容、沉浸式文化體驗、IP 生態系、IP 科技力、名人管理、娛樂商務等,並搭配 AI 等科技工具,讓品牌娛樂傳播有憑有據,也有感。

白玉瑩表示,在台灣市場,品牌行銷打法靈活且具彈性,建議先釐清並發展娛樂行銷策略,從小圈層測試著手,累積內容經驗與用戶回饋,再逐步擴大規模與投入,讓娛樂內容與體驗長期累積,最終沉澱為品牌的文化資產與情感記憶。

「若品牌能發展自有 IP,更能在內容經營上掌握主導權。」她補充,肯德基「桑德斯上校」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旦品牌成功創建角色,透過敘事延伸到跨媒體操作,長期下來累積的不只是辨識度,也建立了穩固的品牌形象。

「當品牌希望打造獨特的品牌體驗,並尋求下一波成長動能時,體育與娛樂就是最有力的加速器。」最後,白玉瑩強調,電通在台灣深耕已久,亦是本地市佔率最高的行銷傳播集團。現在,帶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感,電通娛樂將讓科技驅動內容並走進市場,幫助每一次的品牌內容能走進人心。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