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中半導體之爭開始「抓戰犯」,從國家競爭到個人清算梁孟松躲得過?
【專欄】美中半導體之爭開始「抓戰犯」,從國家競爭到個人清算梁孟松躲得過?

美中半導體戰火不斷延燒,從美國晶片法案到chip4,再到近來大陸整頓半導體導致許多人中箭落馬,此外前台積電研發大將蔣尚義公布口述歷史,華爾街日報又登出「晶片魔法師梁孟松助推中國半導體夢想」的文章,已經讓這場半導體大戰,從國家與國家的競爭,進入到劃清界線及對個人的鬥爭與清算。

大家都知道,當兩國交戰時,絕不容許有人不忠誠,至於投效敵營者更是一級戰犯,通敵者要處以極刑,這是國家機器運作的基本邏輯。種種跡象顯示,美中半導體競賽已達戰爭邊緣,美中都急於劃清敵我界線,儘快進行人事的清洗與掃蕩,為下一場戰鬥做準備。

中國多名高層落馬,美國靠輿論強化敵我意識

講到清算與鬥爭,中國大陸一直都走在最前端。近來中國檢討八年來的半導體發展績效,並針對多位負責人進行違法亂紀的調查與清算,規模之大、層級之高,果然又沒讓大家失望。

例如工信部長肖亞慶中箭落馬,由曾任航天局副局長的金壯龍接任,長期負責大基金的丁文武被帶走,旗下華芯投資的路軍及三位前總經理、副總也被撤職查辦,至於留下千億人民幣債務的紫光集團,趙偉國、刁石京、李祿媛等都從人間蒸發。

大陸永遠不缺違法亂紀的案例,這一連串的動作,也是大陸對過去各省市狂蓋晶圓廠,一方面圈錢,一方面炒地皮的現象,做一次徹底的檢討清查。如今美國整合歐美與東亞chip4,炮口對準中國,在這種攻勢下,中國大陸勢必要換一批新人,重新整頓備戰。

至於美國為首的陣營,作法就不太一樣。在美國通過晶片法案及倡議chip4的關鍵時刻,此時也積極強化敵我意識,並畫出清楚界線,輔以媒體攻勢,形成輿論壓力。蔣尚義口述歷史的曝光,華爾街日報寫梁孟松是大陸半導體魔法師,都是這個戰略下的產物。

蔣尚義是半導體界公認的好人,也是台積電技術研發的功臣,但後來他赴大陸工作,包括他在口述歷史中提到的中芯,還有他完全不想提的武漢弘芯兩段工作,卻是一段不受尊重甚至飽受屈辱的過程。從他自述加入中芯是他一生中做過最愚蠢(foolish)的事情之一,這樣的說法,對於阻斷其他想赴大陸工作的人來說,是相當有說服力的表白。

蔣尚義提到,因為中芯具官方色彩,而他自己是美國公民、也被視為台灣人,所以不被中國信任,讓他感覺很不好受。所以他只擔任中芯副董事長一年,去年底就請辭,回美國過退休生活。

除了蔣尚義的新聞,華爾街日報此刻寫了一篇梁孟松的文章,表面上把他捧得很高,但實際上對梁孟松卻相當不利。

其實,若仔細看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會發現幾乎都是台灣媒體過去寫過的內容,我也從其中發現有很多都是過去我寫過的文章內容集結,沒有太多新鮮事。但因為它是華爾街日報,會產生的媒體效應絕對大很多。

梁孟松從原本中文媒體報導的人物,到如今成為美國主流媒體的要角,並以英文傳播到全世界的強大力量,對梁孟松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在文章末段提到,梁孟松促進中芯技術的大躍進,「然而矛盾的是,梁孟松來自台灣,而台灣是中國威脅要武統的民主自治島嶼」。

華爾街日報下筆的角度,一方面稱頌梁孟松是中國半導體的民族英雄,但實際上則是在劃清界線,並更明確地認定其為歐美與chip4陣營的頭號戰犯。未來梁孟松如何躲過以美國為首的「抓戰犯」行動,中國大陸如何以更大力道加強保護他,是接下來要關注的焦點。

中芯從創辦人張汝京,到後來歷任CEO幾乎都由台灣人擔綱,包括邱慈雲、王寧國到梁孟松,因為當時兩岸還在蜜月期,人才交流密切。但若細數一下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過去許多赴大陸任職的台灣半導體高層,甚至其他歐美外商來的人才,如今大多已經離職。

例如來自台灣並加入紫光的高啟全、孫世偉,再到加入中芯及武漢弘芯的蔣尚義,以及現在加入英特爾的原中芯董事楊光磊,還有來自日本的坂本幸雄,都已陸續離開。

最新的消息還有,加入中芯國際9年的安謀(ARM)前總裁布朗(Tudor Brown),已於11日宣布辭去中芯國際董事職務。

布朗是安謀過去二十年十倍速成長的大功臣,安謀也是大陸積極拉攏合作的對象,但如今在美中兩陣營逐步分岐下,布朗也只能黯然離開。

在眾多離開中國企業的外籍人士中,來自日本的坂本幸雄很具代表性。這位曾經擔任過爾必達執行長、並曾被譽為復興日本DRAM產業第一人的大老,當年會加入紫光,是因為老朋友高啟全引薦。坂本幸雄在去年底離開紫光,不只是因為許多朋友陸續離開紫光,更重要的是紫光已經是中國政府主導的企業,政治氣候已不容許外人介入。

美中兩強相爭南韓想漁翁得利,美方怎麼出招?

在美中大戰持續進行,美方主導對中方的強勁攻勢下,如今還有一個還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想腳踏兩條船的南韓。美方如何避免南韓靠向中國?面對這個可能的漏洞,美方會祭出什麼對策?

從國家政策與產業發展模式的角度來看,南韓與中國是最接近的兩個國家,例如從國家資本、產業政策,到法規制定甚至司法審判等,國家強力支持產業發展,都已到了沒有界線的地步。兩個國家的差別,只在於南韓由大財團主導,但中國則大部分由官方介入。

Chip4若缺南韓這一角,美方一定會仔細考量利弊得失,若南韓轉向中國,或有一點點偏中國的話,對美方陣營來說確實是個大問題,因為南韓的記憶體及晶圓代工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另外南韓在半導體設備、材料等,也都占一席之地。若中韓聯手,對中國助力相當大。

但美方的反制措施可能有,在記憶體領域,一定想盡辦法扶植美商美光及日本鎧俠,另外晶圓代工部分,讓英特爾、格芯取得更多補貼,或是對台積電更善意一點,可以運用的籌碼並不少。

當然,美方有因應策略,南韓也可能有反制之道。南韓是最會從矛盾中獲取利益的國家,當年三星在面板反托拉斯大戰中,最後成為告密者全身而退,讓許多台灣面板企業董總級領導人被抓到美國服刑的例子仍歷歷在目。至於年代更久遠的90年代,當年是日本第一而且還把美國DRAM產業徹底擊敗,南韓最終也跳出來成為取代日本的新力量,南韓總是有辦法在許多對立的環境中取得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未來也值得繼續關注。

本文授權轉載自鍶科技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半導體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櫃買中心、安永攜手打造成長新引擎,推動創新企業從隱形冠軍成為明日之星
櫃買中心、安永攜手打造成長新引擎,推動創新企業從隱形冠軍成為明日之星

進入資本市場,是台灣創新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走向壯大與永續經營的關鍵一步,因此,儘管挑戰重重,仍有許多企業為此而努力,而櫃買中心參考美國JOBS Act規定而建置的創櫃板,則是這些企業的強力助攻員,協助企業順利籌措資金及進入資本市場。

一如在2014年推出智慧家電相關產品的樺緯物聯,自2015年登錄創櫃板到2025年登錄興櫃時,市值便增加8倍、達19億元,展現驚人的成長力道。同樣令人矚目的還有DC直流電馬達吊扇製造商昶瑞機電,該公司只花了短短2年時間就從創櫃板走到上櫃,且市值達24億元,成長近2倍。

事實上,像樺緯物聯與昶瑞機電這樣接受創櫃板培育的企業並不少,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引述內部數據指出,過去11年來,創櫃板已輔導超過500家創新企業,其中31家成功晉升公開發行或興櫃,更募集累計超過66億元資金,為台灣產業注入了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

為了進一步強化輔導能量,櫃買中心在2025年推動創櫃板升級為「創櫃板Plus」,除了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深度合作,輔導創新企業建立良好的財務與內稽內控制度,更結合承銷商、專業股務機構、政府單位、研究機構、學校育成中心、企業加速器等各界資源,為創新企業量身打造企業成長藍圖,使其得以穩健邁向資本市場、站上更高的舞台。

055A3676.jpg
櫃買中心董事長 簡立忠
圖/ 數位時代

為什麼需要創櫃板Plus?

「創櫃板Plus提供了一套完整且系統化的輔導制度,避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迷失方向、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強調,透過創櫃板Plus與安永的合作,為新創提供正規、可信且循序漸進的專業輔導,可以讓創新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同步完善各項制度,為未來踏上資本市場之旅奠定堅實基礎。

傅文芳指出,安永已連續9年蟬連創櫃板輔導卓越獎,從這些接受輔導的創新企業及中小微企業來看,其在進入資本市場時皆面臨相同的卡關點、也就是制度。

新創在成軍初期多以生存為主要目標,將重心放在找資金、研發產品與開拓市場上,容易忽略制度建置與合規要求,常常等到在規劃上市櫃時,才會發現自身制度與上市櫃的公司治理要求存在著不小差距,例如:財務透明度不足、內部控制未齊備等,甚至還會有合規風險,不僅需要耗費更高的人力、時間與費用成本來補強,更會影響後續興櫃或上市進程,甚至錯過市場成長的最佳時機。

因此,對於有志於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企業而言,在創業初期就建立健全的財會與內稽內控制度,同時完善公司治理架構和資訊透明度,不僅是必要條件,更是未來永續發展的關鍵基石。

055A3651.jpg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傅文芳
圖/ 數位時代

安永強力助攻,創新企業邁向資本市場首選的好夥伴

「創櫃板Plus正是協助創新企業連結資本市場的最佳平台,」簡立忠強調,與一般新創加速器偏重技術育成、營運輔導不同,創櫃板Plus更重視制度建立及公開資訊之揭露。

因此,創新企業在登錄創櫃板後,不只可以取得股票代號、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之外,還能獲取成長所需的各項資源與協助,例如:導入會計與內控制度、參加ESG或智慧財產等各類經營管理專業課程,參加投資媒合會、接觸更多CVC或VC等多元投資人、共同參展等,透過這些支持,為企業鋪設一條更扎實、可行的成長之路,讓創新企業可以大幅提升市場知名度與能見度,進而增加被投資、與外界夥伴建立合作關係、開拓新客戶的機會,在公司成長的同時也持續邁向興櫃或上櫃之路。

而在創櫃板Plus輔導機制中,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協助新創完善財會與內稽內控制度、建立合規的作業流程,降低因制度缺失造成的風險。更能因應現今熱門的綠色永續浪潮,協助創新企業及早進行ESG規劃,滿足資本市場對綠色投資的要求,也讓產品能夠順利出口海外市場。

傅文芳表示,安永新創暨創新產業小組以全球「產業研究中心」為基礎,籌組產業服務團隊,無論新創屬於哪一類型產業,皆能快速找出與所屬產業相關的合規需求與常見風險,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內控制度建置。不只如此,安永更整合北中南的服務能量,與台灣各地的學校育成中心、加速器、產業園區等合作夥伴建立創新生態系,協力挖掘與培育具潛力的創新企業,並提供創櫃板Plus相應資源,協助潛力新創克服營運挑戰、邁向成長高峰,包括前述提及的昶瑞機電,還有目前已在興櫃的數位服務供應商知識科技、深耕生技領域的通用幹細胞等,皆是在安永的輔導下,從登入創櫃板開始再到進入興櫃,逐步啟動公司高速成長的引擎。

就像簡立忠說的:「創櫃板Plus為創新企業厚植實力、營造充滿希望的板塊,將他們從隱形冠軍,打造成明日之星。」充份展現創櫃板Plus的核心使命,未來,櫃買中心將持續整合產官學各界力量,透過創櫃板Plus協助更多台灣創新企業與中小微企業,期望2025年達到新增輔導及登板企業至少80家的里程碑。與此同時,安永也將擴大人才布局,增加專業人員駐點於北中南各區域,主動發掘並輔導具潛力的創新企業,透過安永與櫃買中心的共同合作,不僅為台灣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也為新創開拓更寬廣的成長與發展空間。

055A3824.jpg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傅文芳(左)、櫃買中心董事長 簡立忠(右)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