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敵緊追!特斯拉市佔遭瓜分僅剩15.9%,重回霸主之位難度高
強敵緊追!特斯拉市佔遭瓜分僅剩15.9%,重回霸主之位難度高

綠色環保席捲全球,減少碳排放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在各國積極推動新能源車、電動車與推動相應配合的環境建置逐漸完善之下,全球電動車銷售快速提升。根據TrendForce統計,2022年第二季新能源車銷售總量為219.2萬輛,年成長53.5%,至於電動車霸主特斯拉則因遭市場瓜分,市佔僅剩15.9%。

新能源車買氣不受疫情影響

TrendForce表示,今年第二季新車市場依舊受到供應鏈短缺與疫情的干擾,但新能源車包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的表現仍優於燃油車,保持正向成長。

根據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新能源車銷售總量為219.2萬輛、年成長53.5%。其中純電動車(BEV)銷量為160.8萬輛、年成長64.9%,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則是銷售58萬輛、年成長29%。

在純電動車品牌排名上,特斯拉雖然仍為首位但市占率大幅滑落,單季市占率由第一季20.1%降至15.9%新低點。

特斯拉上海廠4月因中國實施封控措施造成產能損失,加上特斯拉柏林廠與德州廠還未能規模量產,使之無法進行產能調配。目前除了積極拉升新廠量產能外,也在七月進行上海廠升級來提高產能。

儘管特斯拉加緊新產能開出,但TrendForce認為,隨著國際車廠大舉投入新能源車與電動車市場後,未來特斯拉重回高市占率的難度越來越高,傳統車廠正在縮小與特斯拉間的差距,包括加速上市、提升車款豐富度、強化工廠製造能力,以及加快輔助駕駛系統迭代更新。

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即在車款上提供了豐富的選項,全球市占率從第一季的9.3%攀升至11.2%,中國品牌挾市場龐大的優勢在第二季共拿下前十排名的六席。

新能源車的成長態勢持續看好

在前十大品牌中不倚賴中國為最主要市場的是南韓的Hyundai與KIA,純電動車的主要銷售地為韓國、歐洲和北美。值得一提的是,豪華車系BMW和Mercedes-Benz也在加快轉型純電動車後竄升至第十二名和第十四名。

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方面,則由比亞迪蟬連首位,第二季銷量達17.3萬,市占率攀升至29.8%。此外,另一個主打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的理想汽車也榜上有名,還多了上海汽車收購的MG以及吉利汽車和Volvo cars合資成立的LYNC & CO(領克),這些品牌都受惠於中國蓬勃的內需市場

相反地,歐洲市場的PHEV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年成長,抑制歐系品牌的成長性。PHEV屬於混合動力,行駛過程中仍有碳排放,但對於大型、高排放的車款來說仍是一降低碳排放量的良藥。隸屬於Stellantis的Jeep主要銷售吉普車,在積極轉向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技術後,已連續四個季度進入前十大排名。

TrendForce預期,即便目前車輛市場的生產流程還多有阻礙,但下半年將逐漸好轉,新能源車的成長態勢不變,整體銷量的預期也仍樂觀,預計2022年新能源車在整體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將來到13%。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電動車 #特斯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摩絡人工智慧(Morale AI)成立於2023年9月,創業團隊早在國立清華大學便以機器學習(ML)與深度學習(DL)等技術累積大量智慧製造實例,逐步深化在品質、製程、機台、能耗、供應鏈等營運場景應用,爾後,更進一步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等技術解決製造現場最棘手的人員經驗傳承、產線知識管理與品質客訴等挑戰,並且透過數據串接與建立資料倉儲平台等方式優化製造業的數據管理與分析能力,例如監管能耗與碳排狀態等,展開專屬的數位轉型旅程。

兩大關鍵,摩絡人工智慧化身製造業創新轉型的最佳夥伴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摩絡人工智慧不僅將客戶數翻升8倍,更循序推出20個 AI Agent 服務,如專屬紡織業的 Textile GPT 方案,以及專屬半導體產業的地端 AI Agent 服務等,同時為15家企業客戶進行概念性驗證專案與推動 AI 應用落地。

摩絡人工智慧是怎麼辦到的?

首先是擁有深厚的產業知識。摩絡人工智慧的團隊成員不僅熟悉產業術語與營運流程,更洞察上中下游動態,能精準對應客戶需求、打造貼近客戶營運痛點的 AI 解方。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表示:「LLM 與 AI Agent 技術擅長處理非結構化數據資料,換言之,客戶只要有 PDF 資料即可展開 AI 應用,也不用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標註,可以大幅降低 AI 應用門檻,吸引許多製造業關注與應用。」

其次是與 NVIDIA 新創計畫的夥伴展開密切合作。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摩絡人工智慧在產品研發、市場行銷與募資等面向都獲得實質助力,例如,借助 NVIDIA NeMo™ 平台加速資料串接與生成式 AI 模型的微調時間,摩絡人工智慧成功將模型調整與應用落地時間從一開始的6個月縮短為1到3個月,大幅提升客戶的 AI 投資報酬率。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術研發、市場行銷、業務擴展與募資都有極大的幫助。
圖/ 數位時代

高聖翔強調:「AI 發展日新月異、迭代速度極快,加入 NVIDIA 新創計畫讓我們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掌握最新技術,並以更快速度滿足企業需求。」舉例來說,摩絡人工智慧不僅鎖定製造業共通需求推出相應 AI Agent,如品質客訴 Agent 等,更因應紡織、半導體、PCB、製鞋、精密機械等產業推出專屬 AI 模型與應用服務,加速製造業的 AI 轉型步伐。

所有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都可以免費取得 NVIDIA 深度學習學院(DLI)的訓練課程學分,藉此掌握最新產品與技術發展,此外,還可以透過技術分享會等方式了解產品技術的應用模式,激盪更多可能。除了 DLI 訓練課程,參與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還可以獲得三大公有雲的 GPU 雲端點數資源、NVIDIA 軟體開發套件(SDK)存取,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價格,加速產品創新與研發時程。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團隊都可以取得 GPU 雲端資源、免費取得深度學習學院訓練學分、NVIDIA 產品早期試用機會,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方案,加速創新發展。
圖/ 數位時代

從技術支援、產品行銷到募資,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化身新創最佳後盾

除了從技術、產品層面給予支持,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也有助於摩絡人工智慧進行市場行銷與取得募資。舉例來說,NVIDIA 邀請包括摩絡人工智慧等16家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新創團隊在 2025 COMPUTEX InnoVEX 大會中參展、展現前瞻技術,對此,高聖翔十分欣喜的說:「我們在展會期間就收到很多潛在客戶諮詢,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客戶提出需求,對品牌與產品行銷極具效益。」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摩絡人工智慧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也在 NVIDIA 的團隊協助下展開募資,並且成功完成80%募資目標,對於後續的產品開發與業務擴展極有幫助。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新創團隊可以免費使用 Inception Capital Connect 福利,並有機會與全球 Inception 創投夥伴接觸,加速募資流程。

新創團隊可在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網站清楚寫下產品服務等詳細資訊,如此一來, NVIDIA 全球各個部門都可以查詢到新創團隊資訊,便有機會取得 NVIDIA 軟體產品的早期試用(Early Access)機會,以及受邀參加地區性的大活動曝光等。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圖/ 數位時代

為進一步擴大新創支援, NVIDIA 也計畫針對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舉辦專屬活動,首先是每季會舉辦一次專屬技術研討會,主題會聚焦在製造、醫療、機器人與 AI Agent 等,讓新創團隊可以在會中分享應用心得、相互交流;其次是從 DLI 挑選熱門課程在台舉辦實體訓練課程,目標是讓新創與 NVIDIA 專家可以進行更即時的互動與討論;最後是持續邀請台灣新創在一年一度的 NVIDIA GTC Taipei 進行技術分享,並且在 COMPUTEX InnoVEX 的 Inception Startup Pavilion 進行展覽,共創商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