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400大富豪榜單出爐!馬斯克千億身價穩坐第一,祖克伯跌出前10
全美400大富豪榜單出爐!馬斯克千億身價穩坐第一,祖克伯跌出前10

知名財經雜誌《富比士》近日公佈了美國400大富豪榜單,經濟動盪導致多位企業家的財富縮水,並為榜單帶來了一次洗牌,不過今年奪得美國首富殊榮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身家財產仍然較去年大幅上升超過600億美元。

經濟動盪重創富豪身價,祖克伯首度跌出前10

美國400大富豪榜單計算2022年9月2日時美國各大富豪的身價,大多數富豪也沒能倖免經濟衰退、通貨膨脹造成的衝擊,今年400大富豪榜單的總價值較去年減少約5,000億美元至4兆美元左右,下滑約11%。

即使是在400大富豪榜單中,財富仍然集中在前排的少數人。榜單上的前5%,也就是排名前20的富豪,總資產合計達到1.6兆美元,雖較去年衰退2,350億美元,約占整體的40%左右。

《富比士》指出,這是從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美國富豪的資產第一次沒有上漲,而科技界更是在這次的衰退中大受打擊,損失了多達3,500億美元的資產。

Meta創辦人祖克伯就是受創最嚴重的一人,從去年第三名的位置一舉滑落至11名,也是自2014以來首度跌出榜單前10名。邁入2022年後,Meta的股價已經下跌了超過60%,遠高於科技股整體的衰退幅度,這導致祖克伯的身價減少768億美元。

1200px-Mark_Zuckerberg_F8_2019_Keynote_(4685778971
祖克伯在一年裡蒸發了768億美元資產,是全美400大富豪裡衰退最多者。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Google創辦人謝爾蓋.布林及賴瑞.佩吉等,8位位居前20大富豪的科技界人士,總計流失超過1,880億美元的資產。另外,雅虎創辦人楊致遠、電動車新創Rivian創辦人RJ斯卡林、曾與祖克伯對簿公堂,而後成為加密貨幣大亨的溫克勒佛斯兄弟,都跌出了這份400大富豪榜單。

馬斯克登上全美首富,FTX技術長成最年輕新晉富豪

只不過,馬斯克的身價反倒逆勢較去年大幅上漲605億美元,達到2,510億美元。馬斯克身價上升是由於與去年同期相比,特斯拉股價上漲了11%,以及SpaceX過去一年來陸陸續續的融資,使得估值水漲船高達到1,250億美元以上,因此超越貝佐斯成為400大富豪榜單的榜首。

貝佐斯是從2017年登上400大富豪榜單榜首後,第一次被其他人超越。亞馬遜與去年同期相比,股價下跌了20%左右,也讓其身價衰退500億美元至1,510億美元,與馬斯克有著約1,000億美元的差距。

ElonMusk_2022-embed.jpg
儘管遭遇特斯拉股價、收購推特風波等事件,馬斯克身價依舊遙遙領先,以高達1,000億美元的差距穩坐全美首富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馬斯克的身價曾一度達到3,000億美元,但後續因為特斯拉股價下跌、馬斯克收購推特風波等因素下滑,但依舊穩坐美國首富的位子。

《彭博社》先前研究指出,馬斯克同樣是去年全球薪資最高的高管,高達百億美元以上。2018年特斯拉為馬斯克訂定的12階段股權獎勵計畫,迄今馬斯克已成功解鎖其中11次的選擇權。

而由於祖克伯身價大減,比爾蓋茲也上升一名來到了第三名。其餘四至十名則分別是甲骨文創辦人賴瑞.艾利森(Larry Ellison)、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賴瑞.佩吉、謝爾蓋.布林、微軟前執行長史蒂夫.巴爾默(Steve Ballmer)、媒體大亨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沃爾瑪創辦人之子吉姆.沃爾頓(Jim Walton)。

另外,經濟動盪也造成今年的400大富豪榜單有著大量人員變化,按照《富比士》統計,今年總共有41人跌出榜單,但相對的也有20位新晉富豪首次進入這份富豪榜單。

其中最年輕的新入圍者,便是加密貨幣交易所FTX技術長蓋瑞.王(Gary Wang),年僅29歲身價達到46億美元。順帶一提,FTX創辦人山姆.班克曼.佛里德(Sam Bankman-Fried,外界普遍稱呼SBF)也在去年以29歲的年紀,首度登上這份榜單。

完整榜單請見:The Forbes 400

責任編輯:侯品如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