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臉書天秤幣因為「會成功」所以「會失敗」?瑞波幣、數位貨幣又是怎麼回事?
【觀點】臉書天秤幣因為「會成功」所以「會失敗」?瑞波幣、數位貨幣又是怎麼回事?
2022.10.07 | 區塊鏈

筆者曾經和大家介紹過金融函證是使用區塊鏈有意義的案例,但並非因為區塊鏈是什麼偉大的神奇技術非用不可,而是因為「商業模式」必須使用區塊鏈才容易成功。那麼還有沒有其他的例子可以證明,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是「老大不想當老大、大家都想當老大」呢?

撇開公有鏈的加密貨幣不談,目前區塊鏈的商業應用還是以聯盟鏈的方式比較可行,由於聯盟鏈的參與者經過篩選可信任度較高,不必使用比特幣那種浪費能源的採礦運算,可以改用其他的演算法提高效率,再加上節點數目少,因此同步速度較快,適合應用在各種商業模式。

臉書的天秤幣因為「會成功」所以「會失敗」

臉書2019年公布「天秤幣」(Libra)白皮書,將在2020年上線服務,立刻引起金融市場震撼,不只許多跨國企業爭先恐後加入,各國央行更是大驚失色,多位美國國會議員要求臉書暫停計畫,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甚至提到: 美國不能讓天秤幣與美元競爭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到底天秤幣與之前的比特幣、乙太幣所使用的區塊鏈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讓科技業爭先恐後加入?又讓各國央行大驚失色?

天秤幣規劃「天秤區塊鏈」(Libra Blockchain)與「Move智能合約語言」,由總部設於瑞士的獨立非營利組織天秤協會營運,初期由臉書的子公司Calibra與Visa、Mastercard、PayPal、Uber、Airbnb、eBay等28家企業參與,最低投資金額1,000萬美元,成為「驗證者節點」(Validator node)。2020年計畫增加到100個驗證者節點,接近部分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聯盟鏈」,不必採礦使用「實用拜占庭容錯」(PBFT)演算法效率較高。雖然有人覺得它的資料結構和一般比特幣、乙太幣的區塊鏈不同,不過這反而是它比較可行的原因,使得取代傳統貨幣流通成為可能。

使用者必須以法定貨幣(例如:美金)取得天秤幣,因此天秤幣只能算是一種「代幣」(Token),算不上是一種貨幣,而且天秤幣的幣值綁定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幣值幾乎不漲不跌,沒有炒作與匯兌風險。

既然如此,為何各國央行大驚失色?主要還是因為貨幣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流通」,一旦讓天秤幣流通起來,反客為主,使用者接受它,未來是不是一定還要用法定貨幣取得天秤幣就不一定了!

Libra
臉書2019年公布「天秤幣」(Libra)白皮書,將在2020年上線服務,立刻引起金融市場震撼。
圖/ shutterstock

比特幣、乙太幣這類加密貨幣,礦工收入成等比級數減少,再加上交易速度緩慢、幣值暴漲暴跌無法取代傳統貨幣;反之, 天秤幣運作方式取代傳統貨幣的可能性高,全球24億的使用者可以跨國流通,再加上許多網路上擁有經濟權益的跨國企業參與,造成它可能取代美元、歐元這類強勢貨幣的地位 ,這讓各國央行大驚失色,未來各國政府對於天秤幣的監管與阻撓力道一定會增加,天秤幣一定會被限縮範圍與用途,甚至有可能無疾而終,果然後來許多公司紛紛主動退出,所以我說:臉書天秤幣因為「會成功」所以「會失敗」!

改名Diem還是確定夢碎!宣布解散出售資產給Silvergate做就可以?

問題是:臉書為什麼不用一台伺服器(中心化)發行「臉書幣」?卻要拐彎抹角成立什麼天秤聯盟發行「天秤幣」?理由很簡單,因為臉書這個老大雖然很想當老大,但是他不夠資格,想想VISA、Mastercard、PayPal那一家比臉書小?如果臉書用一台伺服器發行臉書幣,誰會買單?正因為「大家都想當老大」,只有成立天秤聯盟發行天秤幣,使用「天秤區塊鏈」才能把所有電子商務相關的大型企業,都拉進來玩這一局,每家公司都可以是一個節點,大家「地位平等做生意」,才能說服這些公司接受天秤幣,使得天秤幣流通,這個商業模式才能成功,而且「科技創新」是一個很好的行銷話題,這樣才能說服大家不是?

天秤幣(Libra)計畫雖曾轟動一時,但是受到各國監管機關的處處刁難,後來改名為Diem計畫,但是仍然無法說服各國官方,不得已在2022年初正式宣佈解散Diem協會及其子公司,並且會把專利技術與網路服務等資產,出售給另一間擅長「金融科技」的加密貨幣「小型公司」Silvergate。

重點是,為什麼掛牌上市的大型公司臉書不能做天秤幣,但有掛牌的小型公司Silvergate就可以?很明顯是因為臉書這種跨國大企業來做天秤幣,會威脅美元的霸權,而Silvergate這種小公司不會,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它繼續玩下去。

瑞波幣跨境支付速度快,和區塊鏈技術沒有關係

講到金融科技,免不了要談區塊鏈的跨境支付應用,例如瑞波幣(XRP:Ripple)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國際金融交易,提供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最大的特色就是支付結算只要幾秒鐘,而一般的跨境匯款,為了滿足監理機關法規,必須進行複雜的人工核對程序,常常造成超過一天的延遲,而且傳統貨幣有匯兌問題,不同貨幣之間轉換要支付手續費並且承擔匯兌風險,跨國匯款要經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手續費與時間成本高。

Ripple
瑞波幣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國際金融交易,提供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最大特色是支付結算只要幾秒鐘。
圖/ shutterstock

許多人以為瑞波幣支付結算只要幾秒鐘,是因為使用有什麼神奇的區塊鏈技術;實際上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以其 結算可以繞過目前所有的監理機制,不必複雜的人工核對程序,也沒有一堆中介平台,因此不但交易快速且手續費低 ,事實上架設一台普通的交易伺服器也能做到,只是世界各國金融主管機關同不同意的問題罷了!

瑞波幣是由瑞波實驗室(Ripple Labs)建立,不像比特幣需要採礦,而是從一開始就直接發行1,000億枚瑞波幣,就像公司在上市時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一樣,它的產生方式是筆者覺得最扯的,說穿了就是一家公司弄了一個類似區塊鏈的所謂「分散式帳本」,寫個程式就無中生有發行了1,000億枚瑞波幣,印假鈔還需要印刷機,這個連印刷機都省了,我常開玩笑說這叫「無本金融」。

更重要的是印假鈔是違法的可以抓,發行「瑞波幣」無法可管,所以主管機關還真拿它沒辦法,因為它發行的不是美金,不是法幣,只是代幣。再回去翻翻金融法規,還真找不到他們違法的理由,最後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繼續玩下去,不然就只能修法堵住這個漏洞。

簡單的說,有一群聰明的人找到了一個方法,可以套上「金融科技新創」的外衣,做起無本金融生意,而且可以避開法規,不得不令人佩服。我並沒有不看好它們的未來,只是我們要看穿他們的伎倆,千萬不要被小把戲給唬弄過去。

至於加密貨幣的未來真的就要看主管機關的態度了!如果不管,那它真的有可能會取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愈做愈大;如果要管,他們一定大喊政府阻止創新進步。所以個人覺得最可能的情況是「有管又沒管」,允許瑞波幣繼續存在,但是壓抑它不要做得太大,當然也可以跳進去一起玩,但是用法規做適當的限制和管理。

中國發行的數位貨幣又是怎麼回事?

中國大陸的數位貨幣是由政府發行,屬於中心化的方式,把實體的紙鈔與硬幣支付,改成用電腦程式,以手機APP支付,類似以前我們買股票會拿到一張張的紙,後來全部電子化集中保管一樣。由於目前數位人民幣只是人民銀行自行發展,可以追蹤每個人每一筆款項的流向,因此可以追蹤控管,就是可以防止洗錢、防止逃稅。

數位貨幣可以用區塊鏈來做,但是多此一舉,就像把存褶儲存在1台伺服器,每次交易只要修改1台伺服器的資料即可,簡單方便;但是把存褶儲存在1,000台伺服器,每次交易必須修改1,000台伺服器的資料,自找麻煩。

RMB
圖/ shutterstock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的企業大部分是使用美元作為貿易清算貨幣,根據SWIFT的數據,2020年3月在國際貿易中的結算比率,美元占85.83%,歐元占6.54%,人民幣只有2.40%,這讓美國佔了很大的便宜。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一直希望用人民幣取代美元做為貿易清算貨幣,但是在現有的金融體系顯得困難重重,許多人認為唯一改變現狀的機會是發行數位貨幣。事實上,如果只是發行數位貨幣並不會使人民幣取代美元, 關鍵還是在於跨國流通 ,必須讓數位人民幣跨國流通才能取代美元。

那,中國如何以數位人民幣取代美元?

前面介紹過,臉書必須用區塊鏈來做天秤幣才會成功是因為商業模式,但是中國大陸要做數位人民幣,有國家信用背書,具有法定償還性質,不需要區塊鏈也能成功。

最近摩根大通提醒美國,各國央行發行數位貨幣可能會威脅美元霸權。其實臉書發行天秤幣更有可能威脅美元霸權,主要原因是各國央行發行數位貨幣還是無法解決跨國的問題,但是天秤幣技術上是可以直接跨國匯款。

如果中國大陸想要以人民幣做為貿易清算貨幣,比較可行的方式還是學習臉書的方法成立一個聯盟發行聯盟幣,使用「聯盟區塊鏈」才能把所有周邊國家都拉進來玩這一局,每個國家都可以是一個節點,大家「地位平等做生意」,才能說服這些國家接受聯盟幣,使得聯盟幣流通,這個商業模式才能成功,而且「科技創新」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行銷話題,這樣是不是才能說服大家?

結論:區塊鏈是有創新之處但是目前還不成熟

由於區塊鏈是由許多電腦科技結合起來的產物,它的運作邏輯與限制對一般大眾並不容易理解,再加上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涵蓋了娛樂、物流、能源、保險、醫療、金融等不同領域,導致不同領域的人誤解區塊鏈的特性,把區塊鏈當成萬靈丹,似乎任何問題只要套上「區塊鏈」就能解決。

因此要找到區塊鏈適合的應用,「跨領域」的科技教育協助大家「真正」了解區塊鏈是最基本的第一步,必須讓金融、行銷、法律、管理等不同領域的專家能夠了解區塊鏈,才能思考各種商業模式與應用場景。雖然區塊鏈目前還不成熟,但是仍然有許多新的演算法和運作模式正在開發,未來還是具有發展潛力,只要大家觀念正確一起腦力激盪,就能找到區塊鏈真正適合的應用場景,也才能真正發揮區塊鏈的創新價值。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當電商市場告別流量紅利,企業的成長路徑也面臨改變。廣告投放的邊際效益不再、社群觸及率下滑,加上第三方 Cookie 的正式退場,使得傳統「廣撒網」的行銷模式失靈。面對變局,擁有百萬會員的服飾集團美而快,在導入直通國際ESi的一站式 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後,有效提升分眾溝通效率與顧客經營精準度,讓數據應用從行銷部門逐步滲透至營運節奏規劃,成為推動企業成長的新引擎。

流量為王的時代過去,顧客經營必須深化

「這幾年電商獲客成本增加很多,品牌若無法將流量轉為有效會員,很快會失去競爭力。」美而快總經理王志仁指出,在數位廣告成本飆升、新客轉換日益困難的趨勢下,「私域經營」就成了品牌必修課;依賴流量已不夠,如何讓顧客留下、回購、持續互動更是關鍵。

為了深化會員經營,美而快團隊開始深入分析會員行為,區分出長期未購、已回訪未結帳、潛在高價值等類型客群,再依據行為進行對應溝通與內容推播。然而,分眾管理極為繁瑣,需仰賴大量人力與反覆操作,「每天都得手動撈資料、打包受眾、分眾投遞。」王志仁直言,這是一項曠日費時、卻無法逃避的任務。

直通國際
圖/ 數位時代

對此,美而快選擇導入直通國際的客戶數據平台 CDP,以系統思維出發,打造可長期營運、可擴張、可迭代的顧客管理模式。

對美而快而言,導入 CDP 後最直觀的改變就是「效率」。例如:過去每日需手動處理的「180 天未購會員」分眾任務,現在可藉由自動化流程完成,釋放行銷人力,專注策略性規劃。同時,團隊也開始盤點冗餘的 LINE OA 投遞對象,刪除一年以上無回應的 LINE 會員,反而讓開封率與點擊率雙雙提升,ROAS 更一舉翻倍。

打通線上、線下任督二脈,CDP 為 OMO 鋪路

當 CDP 不再只是行銷工具,而是轉變為驅動企業營運的中樞系統,其價值即體現在資料整合、流程優化與策略制定的全面提升。美而快導入直通國際 CDP 後,另一個有感的突破就是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成功串聯集團旗下多元品牌通路,重構消費者旅程。

以 2023 年底開幕的 UR Living 實體門市為契機,美而快同步推動 App 積點與會員綁定機制,鼓勵實體顧客登入線上會員系統;同時,透過 CDP 將線下交易資料完整回收,不只實現會員輪廓識別,也為 OMO 策略奠定基礎。這套整合機制迅速展現成效——以主力品牌 PAZZO 為例,實體店開幕後,線上會員與營收成長 25%,其中近半新客來自實體通路。

「線下其實是很有效的新客來源,像 PAZZO 的新會員裡,有一半都是從線下來的,」總經理王志仁分享,若從會員結構觀察,不同品牌在線上、線下的表現其實有所差異,例如 PAZZO 線上與線下客群各占一半,而部分新品牌則在線下更具導流優勢。

有了 CDP 整合數據,美而快得以建立「雙向引流、數據貫通」的 OMO 策略,聚焦顧客行為與場域偏好,讓每一個接觸點都更精準、更有價值。

CDP 驅動商品決策,預測力成關鍵競爭力

讓數據真正驅動企業運作,關鍵在於能否跨出行銷部門,擴展至商品、內容與營運等決策核心。對美而快而言,這樣的延伸雖仍在逐步建立,卻已有方向。

服飾業的商品多為非結構化資料,細節如剪裁、材質、風格等變化極大,加上時尚週期更迭快速,除了基本的品類與顏色,很難建立細緻穩定的分類模型。即便如此,美而快仍透過 CDP 進行購物行為分析,掌握哪些商品高瀏覽但未轉換、哪些品項吸引新客,並回饋給內容與商品團隊,作為優化依據。「我們希望透過 CDP 協助商品開發,更細緻地理解交易失敗的新客行為,去改善、去優化,」王志仁表示。

「對零售業來說,不管是 AI 還是數據,最終目標都是『預測』。預測商品熱度、預測顧客行為、預測營收走向——能預測,才能控制成本、降低風險。而『數據』是每天必須做到的基本功。如果沒有奠定基礎,就無從發揮後續價值。」王志仁強調,一步一步把數據的基本功打穩,紮實累積、系統性整合,CDP 才能發揮價值,為預測力打下基礎。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