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13日)揭露,台積電目前已獲得美國政府一年的許可,能購買設備至中國,完成在南京的擴廠計畫。而在今(13日)的台積電法說會上,針對禁令,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 南京廠的16和28奈米設備購買,都已包含在美國一年的許可內。 」
除設備之外,魏哲家說,中國市場對台積電來說依然重要,並強調只要在戰爭不開打的情況下,台積電也會持續服務所有客戶。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分析師在會中追問,這當中是否包含中國,魏哲家則再次強調:「會是所有客戶。」
另外,在美國商務部所發出的禁令中,有部分是針對人工智慧和先進運算的晶片。對此,魏哲家也在法說會中表示,「對台積電的影響是能夠控制的。」而 在禁令開跑之後,對台積電主要影響將會集中在7奈米以下的製程產品。
美方管制先進製程,背後是科技戰之爭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7奈米是一個重要的管制節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分析,其背後主要的目的與中美競爭有關,「這就是科技戰,主要比的是軍事。」
在追求高速運算的效能提升情況下,當前全世界的先進資料中心晶片,大部分皆來自Nvidia(輝達)和AMD(超微),多採7奈米製程。以其中將被限制Nvidia的資料中心AI晶片A100和H100為例,分別採用台積電7奈米和4奈米,為當前最先進的產品。
在這樣的情況下,白宮自然會將領先業界的Nvidia和AMD視為能優化軍事科技的關鍵企業,「AI晶片運作差一秒就輸了,所以資料中心的AI的晶片很重要。」楊瑞臨說。為此目的,美國政府無論如何都必須阻止中國獲得先進的AI晶片,在國力上和中國大幅拉出差距。
楊瑞臨也認為,對美國來說,用審查的方式,將更有利於掌握先進製程的產品流向,「以前是想控制買家,後來改成管賣家,增加透明度,讓賣家去調查客戶賣給誰。」
乍看之下,美方的做法似乎對台積電極為不利,那麼為何魏哲家在法說會上,仍多次強調2023年台積電獲利將持續成長呢?
禁令對台積電影響不大?
根據國泰期貨的報告估計,管制對台積電高速運算(HPC)業務的營收影響,約在1%~2%之間。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在前幾周的報告中指出,管制A100對台積電的影響僅不到1%(以Nvidia投片成本計算)。
再者,楊瑞臨分析,除了Nvidia之外,在市面上已開發出來的AI晶片中,效能等同於A100和H100的約莫有十家公司,「其中8家都是美國公司,另外2家一間在英國、一間在以色列。」加總起來,對台積電的營收影響大約落在3%~5%。
除此之外,中國即使因為管制,無論是否透過採購取得高階AI晶片,也會採用降一級的替代產品。楊瑞臨指出,目前阿里巴巴有等效A100的晶片,假使台積電7奈米的產能因為禁令而空出,很有可能阿里巴巴將會立刻補上。
換句話說, 無論中國是向誰採購高階製程晶片,背後的製造者都是台積電 。楊瑞臨分析:「就算A100和H100都沒辦法賣,中國如果用兩顆GPU或四顆去抵一個7奈米,背後的製造者還是台積電。」甚至於從2顆變成4顆,採購量更多。
然而,這仍須考量到美國對禁令管制範圍,倘若如阿里巴巴等中企皆無法在台積電下單7奈米資料中心晶片,仍有可能會對台積電造成影響。
最後,對於美國針對14奈米的禁令,楊瑞臨推測,很有可能是因為中國先前運用14奈米晶片加上DUV,做出7奈米晶片,而白宮為阻止中國做出更先進如5奈米的產品,才因此連同14奈米設備皆一併管制。
延伸閱讀:獲1年豁免期!新禁令對台積電2023年營收影響為何?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