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發你的多巴胺!靠互捧暴紅的社交App「Gas」,怎麼打下TikTok?
觸發你的多巴胺!靠互捧暴紅的社交App「Gas」,怎麼打下TikTok?

還記得火爆一時的「誇誇群」嗎?

2019年,在中國各地十餘所高校都出現了人數眾多的「誇誇群」微信群組,在群裡,無論你說什麼,都會獲得其他群成員的瘋狂誇獎。據CNBC報導稱,中國網友厭倦了網路上的仇恨情緒,轉向社交媒體,在那裡,他們可以花錢獲得別人的讚美。

「誇誇群」的躥紅,其實印證了人們對於「被認可」的需求,尤其是Z世代,向特定圈子尋找認同感的強烈訴求,這或許意味著下一代社交產品的新機會——互相安慰、鼓勵的群體圈子社交。

而在美國,一個鼓勵年輕人互相誇讚的app——Gas正在席捲高中校園。

這款社交網路app於2022年8月發布,並在過去一周,成功超越了TikTok和BeReal,成為了USAppStore免費下載榜的第一名。

GAS
Gas上的問卷說明。
圖/ Gas

作為一款新晉的社交App,Gas是如何征服歐美青少年的心的?它「竄紅」的背後,又折射出Z世代怎樣的社交需求?

Gas怎麼玩?為何廣受Z世代喜愛?

Gas的玩法很簡單,根據AppStore的介紹,只需4步。
- 1、加入你的高中
- 2、添加好友
- 3、pick好友回答問卷
- 4、被pick獲得「火焰」

用戶下載該應用程式並創建帳戶後,需要加入自己所在的高中並添加好友,然後,用戶可以創建民意調查,發送給他們的朋友。

祕訣1:營造「有愛、溫暖」的虛擬社交空間

同時,用戶將使用他們的朋友名單來匿名投票,實際上就是根據一系列問題pick好友,四選一。問題的範圍從友好的超級讚美到調情的表白,例如「誰最可愛?」、「誰的微笑讓我的心融化」。

值得一提的是,顯著區別於NGL、Sendit等匿名問答App,Gas的用戶無法編輯問題或是直接向其他用戶發送消息,所有問題由Gas提供, 這就保證了問題的積極有愛,營造了溫暖友善的社區氛圍

如果你在投票中獲勝,一個「火焰」會被發送到你的收件箱。

火焰也因發送者的性別而不同——藍色代表男孩,粉色代表女孩。

人們收到「火焰」,了解朋友對他們的讚美;而用戶被好友pick最多的問題,會自動顯示到用戶的個人主頁中,這讓用戶的「閃光點」在應用內有了一個可展示的窗口,從而鼓勵用戶繼續玩下去。

此外,Gas還有不少有愛的小設計,比如「硬幣」機制。

用戶通過Pick好友獲得「硬幣」,而使用「硬幣」可以讓自己的名字在特定好友的選項中更優先顯示。也就是說,用戶通過誇讚別人來獲取「硬幣」,而使用「硬幣」也會讓用戶更有機會被誇讚,完成一次正向循環。

更有愛的是,如果你最近沒有被選中,Gas將自動在投票中更頻繁地顯示你,正如Bier所說「他希望Gas可以幫助青少年避免猖獗的網路欺凌和在線比較」。

祕訣2:在對你有愛的人「賣關子」,想解鎖得付費

投票是匿名的,人們只知道投票給他們的人的性別和年級;但是,時不時的消息的提示,總會向用戶透露一點「Ta」的個人信息,舉個例子「來自一位9年級的女生認為,你是穿搭最棒的那一個」,出於好奇心,絕大部分用戶都會想揭開對方的神秘面紗。

針對這一點,Gas設定了「GodMode」等訂閱項目,同時實現商業變現。

「GodMode」售價6.99美元/月,其主要權益包括訂閱期內:

1、無限次提示Pick了你的好友的姓名首字母;
2、查看兩次Pick了你的好友的全名;
3、雙倍硬幣獎勵;
4、當好友對用戶設置名字優先顯示時收到提醒;
5、進入完全匿名模式;

截至10月13日,Gas位列美國iOS社交類目暢銷榜TOP16,從榜單成績來看,青少年用戶們顯然也十分好奇是誰在誇自己,並心甘情願為之付費。

Gas App登上蘋果App Store榜首位置。
圖/ 極客公園

一款「充滿愛與讚美」的社交App

Gas的宣傳語耐人尋味「看看誰喜歡你。找到你的暗戀對象。」

其實,Gas就是一個讓你偷偷誇獎朋友的社交app,正如它的英文「指一個努力的人,不遺餘力地去打動別人」(gas up)。

而Gas的魅力恰恰就在於它的積極性。

在這個應用程式中,你不能聊天或者發佈內容,但是,你可以對一系列的問題進行匿名投票,如「誰最可愛?」,「誰是派對上最棒的DJ?」,以此來讚美激勵你可能認識的人,給他們加油打氣,就像Z世代的流行語「gassing someone up」(把某人捧上天)。

Gas的起源——還記得5年前橫掃美國高中生的TBH嗎?


延伸閱讀:3天「攻陷」3,000所學校,TBH為何成了Facebook的新寵?

Gas是由Nikita Bier,Isaiah Turner和Dave Schatz聯合創辦的。

其實,五年前,創辦人之一Bier就創立了類似的面向青少年的手機應用TBH(to be honest,意為誠實),當時獲得了超過500萬用戶,並被Facebook以約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但在2018年關閉了。

Bier說「我建立Gas的原因是,我想把五年前TBH為許多孩子做的事情帶回來,那就是提高自尊和傳播積極性」。

TBH
TBH是一款社交App,2017年在美國中學生間爆紅,隨後被臉書收購。
圖/ TBH

可見,Gas的使命就是「 創造一個讓我們對自己感覺更好的地方,並向用戶展示有愛你和欣賞你的人,進而建立年輕一代的自尊和自信。

Gas專注於在一個較小的社交網路中培養積極性,剝離了社交媒體以往的陳規陋習,如霸凌、騷擾等問題。

因此,在Apple Store的用戶評論中,關於Gas出現最多的關鍵詞是「有趣」、「誇獎」和「全校都在玩」,很多人說「Gas提高了他們的自尊,他們與朋友的關係更密切了,而且他們感到被愛。」

這款匿名社交app的有愛玩法,既可以讓用戶為其他人送去讚美,還能收穫意想不到的誇讚,畢竟誰不喜歡被讚美呢?

雖然Gas還沒有達到TBH的流行水準,但據分析機構Data.AI稱,自8月底推出以來,Gas的下載量已超過50萬次,平均每小時下載量3萬次,每天增加近10萬名用戶,本月經常在前10名中佔有一席之地。

Gas創辦人推特
創辦人Bier在推特上分享Gas用戶增長的好消息
圖/ 推特

毋庸置疑,Gas的成績是受矚目的,因為該公司幾乎沒有做廣告投放,僅僅依靠口碑在全國各地的學校傳播。

此外,截止目前,Gas僅上線了蘋果端應用版本,且並未向全球發布,只在美國的12個州可用,包括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等,但計劃很快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想必之後,這股匿名社交風潮將在更多國家的青少年群體中流行。

目前,Gas通過開放「God Mood」的訂閱自籌資金,並未融資。

五年後的回歸,這一次Gas能火多久?

Gas暴紅的背後,反映Z世代的憂鬱、焦慮、渴望被認同

Gas營造的互相鼓勵的「有愛」氛圍十分必要。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在「需求層次理論」中指出,每個人都有五種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五種需求按層次逐漸遞升,在低層次的需求被滿足以後,就會去追尋高層次的需求。

因此,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都被很好地滿足了以後,「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便成了人們最強烈的需求。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也曾指出,人心需要撫慰,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認同與尊重,這是一種對自我的接納和認可,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常心理需求。

然而,社交媒體卻正在摧毀這種最本質的需求。

多項研究表明,過載的社交媒體可能導致青少年或者大眾憂鬱症狀。

這是因為,社交媒體,像是Instagram,鼓勵利用照片和影片作為自我展示,這加劇了年輕人對外貌的重視,特別是十幾歲的女孩,「許多女孩被她們的朋友發布的完美照片轟炸,或者她們在關注那些做了很多PS處理,並有化妝和髮型團隊的明星網紅」。

Angelababy_自拍_直播.jpg
許多青少女渴望在社交軟體上,以「完美」形象登場。
圖/ Shutterstock

帶著對現實的錯誤的感知,一部分年輕人會相信他們遠不如一般的同齡人,這都可能引起青少年對自我價值的懷疑,甚至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和憂鬱症。

根據Facebook一項針對美國和英國青少年的研究,超過40%的青少年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大約25%認為自己「不夠好」,而這些不好的感覺正是來自Instagram;許多人還表示,這款應用削弱了他們對友誼的信心。

另一項研究則顯示, 13.5%的少女稱Instagram讓自殺的念頭更加嚴重,17%的少女稱Instagram讓飲食失調更加嚴重。

青少年應該在明亮積極的環境裡成長,需要被愛、被鼓勵、被尊重。

這正是Gas正在做出的嘗試,通過互相誇讚,Gas試圖營造出一個無需比較、溫馨有愛的社交環境。

Gas引導青少年關注到彼此身上的優秀品質和特點,給予對方正面且具體的反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反饋」,人們渴望得到關於自己的「積極反饋」,便是Gas背後掩藏的一個心理特點。

交換「積極反饋」不僅是一種互利共贏的社交,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同時也是對彼此的一種認同,滿足了人們的「尊重需求」。

Gas的爆紅,正是因為它滿足了現代網路用戶的深層心理需求。

友情和愛情能觸及少年人心中最為柔軟的部分,這也是此類社交產品成功登頂的開始

而解決人的孤獨、寂寞與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上層需求——愛與尊重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需求,是所有社交產品的終極目標與難題,也是新的社交產品能挖掘的機會。

Gas的反思:觸發「多巴胺循環」,引發上癮症狀

像所有走紅的App一樣,如今登頂的Gas也面臨危機。

一個在TikTok和Snapchat上傳播的謠言,說它參與了人口販運,因為它要求提供用戶的位置以確定附近的學校。據Bier說,這個騙局導致「Gas是一個性交易應用程式」,成了該應用程式的Google搜索的首要查詢,3%的用戶在一天內刪除了他們的帳戶。

Gas在近日闢謠,稱該公司不會追蹤或保存用戶的位置,也不會向第三方出售個人數據。Bier向媒體重申「Gas是極端隱私和安全的。因為我們有如此敏感的受眾,我們想創造一個極其安全的地方,超越了人們對普通社交應用程式的期望」。

但是,關於Gas的確有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是—— 它觸發了一個多巴胺循環 ,訓練青少年不斷檢查他們的手機以獲得確認。雖然Gas是為了「提高自尊」而創建的,但隨著人們開始需要他人的確認,它可能會變得令人上癮。

除此以外,該應用程式一切正常。沒有欺凌,沒有跟蹤,也沒有任何其他風險。它甚至有人工客服支持,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與他聯繫。

社交軟體.jpg
Gas以「互相讚美」獲得青少年的喜愛,但同時也觸發了多巴胺循環,讓青少年尋找被肯定的感覺而不斷打開這款社交媒體。

作為一款新的社交App,Gas的保鮮期有多長?

儘管如此,Gas依然難逃新社交app保鮮期有限的魔咒。

保持勢頭總是一個挑戰。即使是今年用戶增長了2300%的BeReal也出現了問題的跡象,目前只有9%的Android用戶每天打開該應用,比TikTok或Instagram還差。

目前看到的情況是,Gas似乎確實像NikitaBier所說,在廣告營銷上投入不多,而是通過用戶間的自發分享輕鬆完成裂變。

第三方數據平台上,幾乎抓取不到Gas的買量數據;

而社媒行銷方面,Gas官方帳號的也動作不多。目前Gas僅在TikTok、Instagram和Twitter開通了官方帳號,其中人氣最高的是TikTok帳號,粉絲數有1329人,截止目前,Gas在TikTok上發布影片6個,觀看數都在1萬上下。

用戶一端,在青少年聚集的TikTok、Instagram和Snapchat等社媒平台上公開可見的討論也很有限,也就是說Gas的用戶增長很可能全部來自於用戶的口口相傳。

雖然今天的Gas,難走TBH被收購的老路,但短期內爆發的信任問題、長期的商業模式驗證,都還需要Gas團隊邁過一道道坎。

Gas可能長期存在下去,因為其滿足的,是人們需要被愛、被尊重的「剛性需求」,獲得身份認同,這種需求是持續頑強的存在著的;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無法提供長期的新鮮感和滿足感。

但創辦人Bier有種「我預見了所有的悲傷,但我依然願意前往」的勇氣,就如他在近期一篇回應流言的推文中的發言「我不確定Gas會運行多久,但即使它只存在片刻,它也給數百萬青少年帶來了積極影響,那我認為就是值得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

關鍵字: #社交應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