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立場)
就在幾天之前,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突發轟然倒下,雖如今頁面還能造訪,但為數眾多的用戶資金至截稿期間仍舊還提領不出來;臉書(Facebook)牆上、電報(Telegram)群組,處處是感嘆與哀號。
那些曾經鼓起勇氣加入這場加密貨幣革命的友人,受傷慘重不在少數,小則幾十萬美金被卡,多則幾百上千萬美金,那是多少人的夢想基金,甚至是一些公司的性命錢!而另外一些一直遲遲未敢加入(加密貨幣市場)的友人,上次已被 LUNA 幣事件嚇到卻步,這次肯定會讓他們再多想個幾年?熟悉鏈圈文化與幣圈市場的友人 T,從十年前就見證加密貨幣金融科技的崛起,如今三分之一的虛擬資產卡在 FTX 裡,他說: 這次的熊市,恐怕要好幾年才能恢復了 。
悲觀氣氛濃厚,幾乎可說是自 2008 年區塊鏈誕生以來,初次見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甚至從整個金融歷史來看,一個新興市場中的第2大,在4天之內就被近乎放倒,怎麼說都該能記入史冊。
不過要講悲傷,沒人比在 FTX 破滅前還盡力相信並推廣這個平台的各地大使、經營者與開發者們更悲傷。再悲傷,也該帶來前進的力量。這篇文章希望從三個觀點大家不要只是悲傷,而能隨著歷史一同成長。
從歷史借鏡
本次 FTX 瞬間瓦解的事件,讓人不得不聯想起,現在的加密貨幣的金融產業猶如虛擬神州,油水滿田招致軍閥割據,各種主義、群眾、銀兩不斷翻飛,散戶們應接不暇;訊息如同槍砲子彈,誰能掌握一發大的,有效打中目標,其他吃瓜群眾就群起效尤。
這一次 FTX 的倒下,有人說要算是資本主義復辟。SBF(FTX 創辦人兼執行長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前些時候公開發表 DeFi 該受監管言論被炎上)被代表自由解放的社會人民(幣安?推特酸民?)給包夾下陣。仔細觀察,還真有那麼個味道?
幣安公開叫陣並且質疑 FTX 的時間,正好發生在 SBF 和一眾加密貨幣的意見領袖公開叫板大談監管倡議,整個讓許多嚮往自由的社群人士為之譁然,對 SBF 的質疑也達到史上最高;不到兩週之內,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剛巧就高舉自由與正義的旗幟公開發表:「不會支持遊說(政府並透過監管)以反對其他加密貨幣產業參與者的人」,並同步宣告其(幣安)將售出所持有總額高達 5.8 億美元的 FTX 平台代幣 FTT(類似該平台會員權證)。
趙長鵬此舉,加上一些意見領袖狂傳 FTX 透過發行空氣憑證,作為抵押資產到市場借貸資金進行轉投資等言論,直接或間接地引來市場的高度不信任與接踵而來的高速擠兌。一系列行動和結果,不管是有組織或無組織,看來確實很像社會人民對資本巨獸發動的一次大規模包圍攻擊?只不過殺敵一萬,自損三千,整個產業都受到影響。當然也許長痛不如短痛?
沒有多少集權者或霸主會第一天就說自己獨裁,更多的是說「我就是天,也代表人民」;也難有多少精心算計的革命者會把黑暗角落裡擘劃大局的一切都公諸於世,更多的是說「時勢造英雄,我只是剛好在這裡」。
成此文同時,幣安創辦人趙長鵬在 Twitter 上公開對員工的內部信件,強調透明、公平與產業為大;一切的事情都發生都有偶爾與巧合,CZ 表示其參與此事件僅不到 24 小時,意外收到 FTX 聯絡,雙方意外達成非強制成約的併購意向的,當截稿之時併購協議又告吹,FTX 平台幣從原先 20 美元左右,下探 1 美元)。
我喜歡幣安,年輕的加密貨幣產業可能還只有部落而沒有帝國,更難說有什麼霸權;然而,我們每個人、包括幣安自己,都該審慎評估,別讓帝國霸權的炙熱野望,在這片年輕的土地上太早升溫,畢竟霸權之上還有霸權,帝國背後還有帝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將兩不四要列為探索虛擬世界元宇宙的標準動作
既然事已經發生,作為一介凡人散戶,又該如何避免,或者覆盤這個事件,理解我們可以學到經驗面對持續發展成熟的新產業,能成為更好的虛擬公民、鏈上玩家?我的看法是「兩不四要」:
不要相信任何交易所
把至少 80% 的加密資產放在冷錢包,才是真正加入元宇宙的生存之道。
這次寶博士雖然小受傷害,但萬幸的是自己超過 90% 以上的加密資產都在冷錢包,其他的一成分散在至少四個不同的知名交易所,很大幅度降低了單一事件給我帶來的損害,過去也一直不斷提醒身邊朋友和網友,不要放太多數位資產在交易所,因為那是拿來「交易」的地方,不是長期存放資產的好所在,即便看來利息很高,但在多年過後,它的自然價值增長遠遠會超出你在交易所看到的高利息。所幸身邊一些朋友確實遵循,將損害也降到最小。
當然,這次整個產業和市場都受到震盪,整體來看數位資產對比法償貨幣的價值,大概要很長時間才能回復了。
不要相信任何支持群眾的說法,永遠不要忘了看向反對的那一方
這次,我非常感謝自己沒有忘了這麼做。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我去看了幾個 FTX 交易所的支持者所發佈的訊息,他們一如往常非常平靜、且有自信的指出不會有事的各種理由,然而我仔細看了下方的各種反對者留言,許多人一再提醒危險之處,早做行動比不動好,這讓我更早做出決定,在 FTX 關閉提領前僅僅 24 小時,提出了我所有在 FTX 的資產,除了幾百顆本來就質押升級會員權益的平台幣 FTT 無法即時提出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曝險資產都即時撤出。
要相信歷史,曾經出現的事會一再重複,再大的帝國都有倒下的時候
導引我及早做出反應的最多一派說法,就是才沒有發生多久前, LUNA 正要衰亡跌落神壇的當口,也是創辦人和支持者不斷發文說沒有問題,要大家安心。FTX 事件發生當下,不斷看到鄉民、酸民在 Twitter 上貼謎因圖,一隻動物角色雙眼在起火燃燒的屋裡燒到脫窗,坐在火舌四竄的房子裡微笑地說「這裡沒事,一切安全」,我看了四次這樣的圖片,醒悟到哪次巨人的衰亡不是過度自信或是隱瞞弱點呢?然後才動手轉幣,算是度過危機。
要害怕擠兌,虛擬世界的擠兌比真實世界快百倍千倍
這次事件在我睡前看著手機, FTT 還有 17~20 美金的價格,一覺醒來只剩下 7 美元市值,這一切跟 FTT 只要經過 KYC(用戶實名驗證)就可以無上限提領數位存款也許不無關係。畢竟真實世界金融公司遭遇擠兌危機,還能拉下鐵門拒迎客,或逼迫大家領號排隊,然而一個無需排隊,大家也期待眨眼間可以完成的數位資產平台,一旦遭逢信任危機,擠兌的瘋狂和難以招架的程度可能是實體金融的百倍千倍。
要謹守分界,多參與自己熟悉的戰場,讓訊息的「自流動」成為你的武器和防具
這次雖然也是賠了幾個月的教授薪水,我跟夫人說:就當做支持加密世界該有鄉村也得有城市發展的多元競爭代價吧。
然而我十分十分後悔的,則是沒有及早提醒更多朋友、網友早些撤出。仔細回想,我之所以會提前在 FTX 關閉提領功能前不到 24 小時按下提領的按鈕,主因在極短時間內,我的社群媒體就出現了成百上千則的討論訊息和內容,不只是包圍而是甚至淹沒了我,這雖然痛苦,但卻讓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握有大量的情報,做出判斷,而判斷時還夾雜了許多自我懷疑和對產業的非理性期待和情感,不願認為自己看見的未來——再大都能倒——是真的,所以自然也無法到處宣揚,甚至連自己家人都忘了提醒,FTX 帳戶裡也有未提領資金。
許多資金暫時還困在 FTX 裡的朋友,有的是老玩家,或許想法跟我相同,但就是晚了一些時間行動;有的參與者則是不真的活在加密賽道裡,無法即時被大量的訊息包圍,加上其仰賴的資訊傳佈者或許自己也還在震驚當中來不及輾轉告知,自然錯過最佳的處理時機,這確實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事。
要分清楚話語、文字與細緻物理真實的差異
這個部分說起來很抽象,也很像笑話,但其實卻是最嚴肅的一個反省思考。這次認真觀察起來,SBF 多次在推特和媒體公關裡放消息說 FTX 的合規程度極高、資金充裕,甚至一度傳出 FTX 是「首家完成美國 GAAP 會計準則」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然而不只是 FTX、幣安還有許多新的加密平台,都開始因為大國監管而開始了「多網域」的策略,所以被高度監管並且有 1:1 資產備存防護的可能其實是 FTX.US 這個美國境內專用平台,而不是大家多半談論並使用的 FTX.COM。聊天室截圖可能是竄改過的、網路照片影片和貼文快照可能是合成的、說了 ABC 不代表甲乙丙,雖然聽起來是一樣東西。
作為區塊鏈推廣者、傳教士,我無法再像上次 LUNA 事件那樣說自己從沒推薦過 LUNA;反觀這次,前一刻 FTX 作為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和幣安並列我第二喜歡的交易所(排名第一目前還是 Crypto.Com,但如今我也是暫時撤出資金,待局勢穩定再放回),只能趕快到先前有推薦過 FTX 的相關影片和寶博朋友說 Podcast 相關集數上,都盡力加註警告文字,但對於一個新興市場的風險與知識傳佈的責任上,我也還在思索反省中。
那未來轉折會是什麼?該全面撤出加密貨幣圈嗎?
先總歸一句:這次 FTX / FTT 事件和 LUNA 有許多地方不一樣!所以估計未來的發展也會不同。
這次事件受創的 FTX 創辦人有華爾街背景,與美國政府關係密切,反觀幣安則是努力在各地連結異國政府、連結社群,這次兩個勢力在一個悲劇上的競爭與合作,在在都牽動了社會、市場與規則制定者的神經,究竟部落背後的帝國是否正要偷偷舉起反托拉斯或是產業監管的哪張大旗,揮向此次變異的得利者,或是事件的發生將引來對加密新創者一輪更加嚴格的規管,我們無法得知;但能夠知道的是,當 GameStop 事件發生,我意識到透過社群風浪撼動交易市場,將成為一種資本武器。
當 LUNA 事件發生,我意識到區塊鏈金融的不成熟與高度透明特性,將使得狙擊「被市場意外餵養而成的巨獸(或者你可以聯想成是神隱少女裡面,那個不小心在神的小鎮吃太多變成豬的父母)」得利的策略將異常容易成功;而這一次 FTX 事件的發生則使我意識到,沒有擺脫過度巨型機構的加密貨幣,都不是真的加密貨幣;抱持僥倖想法不小心逐漸進入中心化溫水的加密青蛙將會醒覺,我們或許會進入新一輪的共識重整,會有更多更大更好的加密行業領導者,帶領我們跳出這個連寶博士都不自覺泡起溫泉、便利又快速的中心化加密金融湯屋,再造一次更好、更大、更良善的數位共識,才能更安全、友善的帶領更多人初次或再次進入這個多元宇宙!
恭喜你,也感謝你讀到這裡!你肯定是個自我意識和思辨精神很強的人。若你還是願意跳進溫水嘗試感受一下,那些正在拼命跳出的加密青蛙們的感受——畢竟,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我貪婪」——那麼,歡迎穿好衣服戴好鋼盔,透過寶博推薦連結註冊幣安、CryptoCom 玩玩 ;) ——記住——凡人不碰合約、不借貸、不槓桿、不玩期貨。與此同時,也絕對鼓勵學習、瞭解並且購買可靠的冷錢包,如Ledger、CoolWallet(連結帶有寶博推薦碼)搭配交易所共同服用。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