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電商平台Klook於今(21)公布《2023年亞太區旅客行為大調查》,提出了3項未來旅遊趨勢:旅客對海外旅遊感到焦慮、更長的出遊天數與更早的提前規劃、海外旅遊預算不減反增。
「2023年會是全球跨境旅遊復甦的一年:Klook用戶規模與疫情前相比成長2倍、月流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100%。」Klook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照圍表示,公司可見的高度成長數據,背後代表的是亞太地區略晚卻仍將到來的旅遊潮。
Klook全球住宿事業部負責人兼台灣總經理李雅寧(首圖左)也提到,國旅、出境與入境將會是Klook著眼的3大發展方向,特別是在入境旅客方面更喊出力拚市占率1/3的目標。
旅遊產業迎來「強韌年」,背後有3大趨勢
《2023年亞太區旅客行為大調查》是針對9個亞太市場,包含台灣、新加坡、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韓國、日本超過1,000位旅客的調查。
趨勢一:焦慮的亞太旅客,渴望出國放鬆
其中有77%的旅客對海外旅遊感到焦慮,主要擔心出遊成本太高(63%)和染疫風險(39%)。雖然如此, 仍有81%的旅客期待2023年可以來趟海外旅行 ,其中以香港和新加坡旅客最具行動力,甚至有42%的旅客計畫在2023年至少安排2趟海外旅遊。
「我們認為2023年會是『旅遊強韌年』(travelsilience),由旅遊(travel)與韌性(resilience)組成,是現在旅客即使充滿焦慮,仍渴望出國的樣貌。」李雅寧說。
趨勢二:天數更長、更早開始預訂
預計安排海外旅遊的亞太旅客中, 超過50%的人準備規劃6天以上的旅行 ;更有50%的亞太旅客會提前規劃旅程;其中4成會購買旅遊保險,或選擇淡季避開人潮。
趨勢三:旅遊預算不減反增
面對全球的經濟衰退,原先外界認為旅客的預算會有所縮減。但《2023年亞太區旅客行為大調查》卻發現,高達81%的旅客在海外旅遊預算上會持平甚至更高。
力拚入境市佔1/3,Klook提2觀察給台灣旅遊業吸客
而Klook除了原先的旅遊體驗預訂,也逐步跨足餐券、大型展會票券、交通(高鐵、租車、機票)、住宿等旅遊商品,應對即將到來的旅遊出入境商機,李雅寧也喊出了目標:「疫情前每4人就有1人在Klook預訂台灣行程,未來Klook預計服務200萬名來台旅客,以交通部預估明年600萬旅客來台的狀況下,市占有望達到1/3。」
在入境方面,Klook台灣商務開發副總監蔡岳廷(首圖右)表示,雖然邊境開放不過2個月的時間,但過去1個月Klook的入境業績已經成長3倍, 來台旅客以新加坡、韓國、美國為大宗 ,主要購買的商品為交通、景點門票與住宿。
日前觀光局大動作回覆「國外旅客不來台」的提問,蔡岳廷也提出了2項觀察給台灣旅遊業者,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旅客來台,「許多旅客來台灣仍會選擇去101、九份、野柳,所以把經典景點包進行程中是業者絕對可以考慮的;另外,就是呼朋引伴的比例提升,同一組的旅客人數增加了20%,在旅遊服務上可以提供多人同行友善的產品。」
李雅寧補充說道:「海外旅客來台灣玩,5成以上是為了美食,另外就是喜歡生態景觀。『玩得更深』一定是下一階段旅遊業者要提供服務的方向。」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