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三星S23售價公開,Ultra破5萬!如何靠「一枝筆」搶攻低迷的市場?
【圖解】三星S23售價公開,Ultra破5萬!如何靠「一枝筆」搶攻低迷的市場?
2023.02.06 | 3C生活

2023.2.6更新:
三星於6日舉辦台灣上市發表會,公布旗艦機Galaxy S23全系列售價。

◆ S23 Ultra:
12GB+1TB $52,900元
12GB+512GB $44,900元
12GB+256GB $40,900元

◆ S23+:
8GB+512GB $37,900元
8GB+256GB $33,900元

◆ S23:
8GB+512GB $28,900元
8GB+256GB $26,900元

上市時間:2/7~2/19 開放預購,最快 2/21 可以優先領機,預計 2/24 會在各大通路上市。

台灣三星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陳啓蒙指出,預期今年整體經濟狀況會和去年持平,但三星仍有信心再創1.2倍銷量佳績,押寶高階手機銷售額的提升,以及實體店的拓展策略。S23有哪些亮點?市場銷售有哪些布局?本文一次看懂。

三星於2日凌晨2點舉辦2023年首場發布會,發表Galaxy S23旗艦陣容,搭載高通最新Snapdragon 8 Gen 2處理器,攝影功能及外型設計均祭出升級。

台灣三星也公布去年的亮眼成績,全球市占逆風成長穩坐第一外,銷量也突破雙位數成長,其中 嵌入S Pen的S22 Ultra機種是銷量的一大動能 。三星分享去年數據指出,超過5成的S22買家都選擇了Ultra機種,今年的手機市場策略將著重用Ultra吸引老用戶換機,同時聚焦高階機種的銷售。

【新聞照片5】三星s23
三星S23全系處理器都升級為高通Snapdragon 8 Gen 2
圖/ 三星

處理器、攝影功能升級,號稱「手機界單眼」

在外型方面,Galaxy S23旗艦機較上一代更簡潔,S23和S23+去除了鏡頭周圍的外框設計,全面改採和Ultra相同的平滑表面,僅將三顆鏡頭凸起包覆。共有深林黑、曇花白、墨竹綠、夜櫻紫等四種色彩。

三星S23實拍
三星S23新機實拍,共推出四種顏色紫、黑、綠、白。
圖/ 隋昱嬋攝影
三星S23實拍
S23系列拿掉了鏡頭周圍的四方形邊框。
圖/ 隋昱嬋攝影

三款機種處理器都升級為最新的高通Snapdragon 8 Gen 2,效能較前一代大幅躍進,CPU提升30%、GPU提升41%、NPU提升49%,預期將為影像處理和遊戲體驗帶來更佳的表現。

S系列一直自稱為「手機界的單眼」,這次在Ultra搭載兩億畫素的鏡頭,以及把16像素合為一體的大面積感光元件,讓夜間拍照錄影的亮度提升,搭配AI演算處理增強細節,也減少噪點的出現,全新加入的星空攝影功能甚至能長曝拍攝出星軌。

Galaxy S23 1.jpg
S23升級為高通Snapdragon 8 Gen 2處理器。
圖/ 三星

各項功能都有感升級,不過台灣售價最高也漲了3000元,最頂規的Ultra甚至突破了5萬元售價。陳啓蒙表示,這次換上台積電操刀的處理器後,相當於把一台超跑放到平坦的大馬路上,「性能完全被解放」,預期能讓過去對S、Note系列的性能多有疑慮的消費者被吸引出來換機,更期待能帶動更多競品用戶轉移到三星陣營。

延伸閱讀:Z世代愛用折疊機,竟是因「上網麻煩」!十幾年前的手機模樣,為何又紅起來?

Ultra成去年銷量大功臣,三星市占逆勢上升

在通膨等大環境景氣不佳的情況下,三星仍然看好S23銷量較去年成長1.2倍,銷量動能就押寶在「明星產品」Ultra的身上。

去年S22銷量逆風成長1.37倍,其中S22 Ultra首度在機身嵌入S Pen,吸收停止更新的Note系列引以為傲的功能,成功帶動大量Note用戶轉移到S系列中。根據三星調查數據,Ultra機種在全球S22銷量佔比超過40%,在台灣更吸引超過50%的買家選購,其中有將近3成都是老朋友「Noter」的轉移。

三星2022銷量表現

陳啓蒙指出,今年預期佔比可以再衝高到65%-70%,在存貨上也做了非常積極的準備,避免去年開賣時缺貨的狀況發生。S23的其中一項重點策略就是持續吸引原有用戶加入Ultra,尤其在近十年來智慧型手機換機週期持續拉長,甚至長達40到43個月的情況下更顯重要。三星認為S23 Ultra的特殊設計可以滿足Note、S兩大旗艦系列的功能需求,是吸引老用戶換機的誘人理由

Galaxy S23 3.jpg
Ultra內嵌S Pen觸控筆的設計吸引大批愛好者換機。
圖/ 三星

「精品級手機」挺過寒冷市況,解析三星策略

三星在2023年的手機市場策略將持續聚焦在高階手機,看好精品級的產品能夠挺過市場的嚴峻考驗。而市場趨勢也確實朝這個方向在前進,根據研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自2022年起,300美元以上的智慧手機將取代100~190美元,成為智慧手機銷量最高的價格區間,消費者越來越願意掏出高價位錢購買高品質的旗艦產品。

陳啟蒙指出,今年市場狀況預期只會和去年持平,因此「銷售量」可能很難有太積極的突破,在量衝不高的情況下,三星策略是提高消費者平均採購單價,把目標聚焦在「銷售額」。

三星
三星發現,實體店中的平均消費單價是所有通路中最高。
圖/ shutterstock

除了銷售策略重壓在高階手機上之外,自有實體店拓展也是三星拉高銷售額策略之一,因為三星的內部觀察發現,三星自家的智慧體驗館是所有通路中高階手機銷量最高的通路,走進店內擁有完整體驗的用戶,通常是需求已經很高的消費者,同時很重視實際上手的感受,因此三星今年會拉高百貨公司、Shopping Mall的實體店滲透率,比目前的6成再提升。

陳啓蒙指出,儘管宏觀經濟狀況不佳,但三星相信行動通訊事業部旗下的所有高階品項,將以強大的實力帶動公司營收的成長。

延伸閱讀:大賣2億美元的Nothing Phone要推新款、攻進美國!為何有信心直搗iPhone老巢?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手機 #三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