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除了台積電,全球前10大半導體公司有誰?圖解主力產品、營運型態
【觀點】除了台積電,全球前10大半導體公司有誰?圖解主力產品、營運型態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2022年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是「先盛後衰」的一年。

從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業額的角度來看,上半年每月營業額皆維持年成長率為正,直到8月,年成長率方由正轉負,之後全球半導體營業額一路下滑。2022年12月全球半導體營業額為434億美元,為2022年全年的最低點。

2022年全球半導體營業額約為5735億美元,較2021年的5559億美元成長3.2%。

今年半導體市場詭譎多變,在通膨、俄烏戰爭等的變數之下,總體經濟情況充滿不確定性,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營業額將達約5160億美元,較2022年約衰退10%。

沒自家產品的台積電,以先進製程穩居700億俱樂部之首

回顧2022年半導體市場,台積電以領先業界的先進製程取得優越的業績,全年營業額達758.8億美元,年成長率達33.5%。台積電稅前淨利達383.9億美元,年成長率達72.5%。台積電在2022年的表現,令人欽佩。

以營業額論,台積電居2022年全球半導體公司的首位。不過大部分的市調公司,不將晶圓代工公司列入半導體營業額的排行榜。在此我們依照慣例,不計台積電,列出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

TSMC
世界上幾乎所有最先進製程晶片都是在台灣製造的。
圖/ AFP

沒有自己產品的晶圓代工公司台積電,營業額能超越所有擁有自有產品的公司,實是難能可貴。

三星半導體受記憶體市場拖累,仍領先英特爾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2022年半導體營業額為726.5億美元,較2021年的810.5億美元衰退10.4%,居全球第一。2022年記憶體市場不佳,DRAM、NAND平均售價,在下半年開始下跌,造成三星電子的半導體營業額衰退。不過三星電子仍能超越英特爾,持續居全球半導體的龍頭公司的地位。

英特爾(Intel)在2022年表現欠佳,營業額逐季下滑,全年營業額達631億美元,較2021年的747億美元(非合併報表),衰退16%。若以合併報表計算,2021年英特爾營業額為790億美元,衰退幅度提高到20%。

三星
圖/ shutterstock

僅管英特爾在2022年表現不佳,然而仍居全球半導體第二大公司。英特爾2022年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PC市場顯著衰退,加上超微(AMD)「步步進逼」,搶占不少英特爾的市場。除此之外,英特爾製程推進不順,影響產品推出時程,對業務產生不良的影響。

延伸閱讀:英特爾為何節節敗退?「衰退的魔鬼」,就藏在部門營收數字中

SK海力士、高通站穩300億俱樂部,分列三、四名

排名第三的是SK海力士(SK Hynix),2022年營業額為362.3億美元,較2021年的371.9億美元衰退2.6%。SK海力士的主力產品為記憶體,記憶體市場不佳,營業額當然受到影響。

SK hynix
圖/ SK海力士

排名第四的為高通(Qualcomm),2022年營業額為347.5億美元,較2021年的270.9億美元,大幅成長28.3%。盡管2022年智慧型手機市場不佳,不過高通的產品在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高,加上5G手機的滲透率持續上升,有助於高通的業務。

德儀一腳跨入200億俱樂部,聯發科成長不如預期飲恨

排名第五的為輝達(NVIDIA),2022年營業額為285.6億美元,較2021年的244.6億美元成長16.8%。2022年「虛擬貨幣」的「挖礦」需求驟減,影響輝達顯卡的出貨,不過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等應用市場需求持續攀升,使輝達2022年的營業額仍能顯著成長。

排名第六的為美光科技(Micron),2022年營業額為275.7億美元,較2021年的286.2億美元衰退3.7%。美光科技也是以記憶體為主力產品的半導體公司,2022年營業額衰退主要是從下半年開始,預估今年在減產之下,營業額表現同樣不會好轉。

美光_Micron_shutterstock_404016553Resize 1280.jpg
圖/ Charles Knowles via Shutterstock

排名第七的為博通(Broadcom),2022年營業額為238.1億美元,較2021年的187.9億美元大幅成長26.7%。博通的主力產品為網路通訊IC,從2020年下半年起,就供不應求,直到現在,雖然供需狀況有所改善,然而部分產品仍在缺貨。

排名第八的為超微(AMD),2022年營業額為236億美元,較2021年的164.3億美元,大幅成長43.6%。超微2022年營業額大幅成長主要原因,是併購「賽靈思」的效應,超微在PC、伺服器等市場表現優異,搶占不少英特爾的市場,這也是它營業額成長的原因之一。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裝機後,美國總統拜登、商務部長雷蒙多、台積電、蘋果、Nvidia、AMD等重要人物舉
圖/ 半導體社團

排名第九的為德州儀器(TI),2022年營業額為200.3億美元,較2021年的183.4億美元成長9.2%。TI的主力產品是類比IC,市場波動幅度較小,因此2022年能有不錯的年成長率。

排名第十的為聯發科,2022年營業額為182.3億美元,較2021年的176.2億美元成長3.5%。聯發科原本預期2022年營業額可望超過200億美元,然而智慧型手機、電視等市場不佳,使得成長幅度大打折扣。即便如此,聯發科2022年表現仍可圈可點,再度蟬聯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之一。

商業策略、產品市場與技術力,左右營業額與產業話語權

由於10大半導體公司,每家皆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產品,分析可首先以公司營收佔比的產品進行分類。

以主力產品別來看,以記憶體為主力產品的有3家(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以CPU為主力產品的有2家(英特爾、超微),以手機IC為主力產品的有2家(高通、聯發科),以GPU為主力產品的有2家(輝達、超微),以網通IC為主力產品的有1家(博通),以類比IC為主力產品的有1家(TI)。

營運型態反應各家公司的商業策略,整合元件製造廠(IDM)有5家(三星電子、英特爾、SK 海力士、美光科技、TI),IC設計公司有5家(高通、輝達、博通、超微、聯發科)。

影響技術力與人才來源、理工科學教育系統、法規環境等因素高度相關,營業額排名也最終呈現各國在產業、市場話語權的宰制能力。分析能夠進入2022年前十大半導體公司的總部所在地,美國有7家半導體公司入榜,韓國有2家入榜,台灣1家;美國環境與本土公司在半導體產業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責任編輯:林美欣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