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了AR,找立訊取代和碩?第一代AR最便宜也要9萬,市場會買單嗎?
蘋果為了AR,找立訊取代和碩?第一代AR最便宜也要9萬,市場會買單嗎?

蘋果傳出已選擇中國廠商立訊為合作夥伴,協助他們開發傳言將在今年6月WWDC開發者大會登場的AR設備,不僅是多年來中國業者首次取代台灣供應商,參與蘋果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也顯示蘋果為讓這款新產品成功,正在無所不用其極。對於該傳聞,和碩回應,不做單一客戶評論。

立訊代替和碩,成蘋果AR設備開發夥伴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有知情人士披露,立訊已經接管了位於上海的AR開發團隊,取代原本協助蘋果開發AR設備的和碩。有著替微軟生產Hololens經驗的和碩,是第一間協助蘋果開發AR設備的供應商,然而他們對蘋果的AR設備計畫抱有疑慮,遂逐漸從計畫中退出。

蘋果的AR設備計畫已經延宕多時,最初是預計在2022年中推出,然而不斷推延到2023年1月、4月,現在則到6月,假如沒有再次延後的話,這款AR設備將在今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與果粉們碰面。

立訊.jpg
《日經亞洲》指出,立訊已經成為蘋果開發AR設備的夥伴,也是第一個參與蘋果新產品開發的中國企業。
圖/ 立訊官網

對立訊來說,這是深入蘋果供應鏈的好機會,近年立訊不斷在蘋果供應鏈中生根茁壯,2020年斥資33億人民幣買下緯創的崑山廠,成為蘋果第三大組裝廠。立訊去年更傳出將成為iPhone 15 Pro Max的組裝廠之一,打破過去鴻海獨占高階機種組裝的局面。

這次加入AR設備的開發也是另一個里程碑,過去蘋果都是依靠台廠協助新產品的開發,尤其在中美關係緊繃的此刻,蘋果選擇立訊加入開發行列則更顯難得。目前立訊可說是蘋果在中國最重要的供應商,從AirPods、Apple Watch、AirTag到iPhone等產品都有立訊的參與。

延伸閱讀:立訊將生產高階iPhone!富士康為何痛失獨家大單?拆解12年「啃蘋果」之路

蘋果極重視AR新產品,鴻海協助降低第二代成本

這也顯示蘋果極為看重AR設備的開發,希望傾整個供應鏈的力量完成這款新產品。除了立訊之外,《日經亞洲》還披露台積電、Sony負責生產AR設備使用的micro OLED顯示器,不過目前成本極為高昂,外界估計最後產品價格將高達3,000(約新台幣9.1萬)到5,000(約新台幣15.1萬)美元

如此高昂的價格,勢必不是一般消費者有辦法消受的,連參與開發的高管都向媒體坦承,蘋果第一代AR設備非常昂貴,只有少數科技產品狂粉及超高端客戶願意為此掏出腰包。尤其目前景氣低迷、通膨惡劣物價上漲,手頭寬裕有辦法負擔蘋果AR設備超高價格的民眾,恐怕更不樂觀。

僅限刊物使用_shutterstock_201284528_foxconn.jpg
鴻海也是蘋果AR設備的開發合作夥伴,聚焦在降低生產成本,讓這款產品更能打入廣大消費者。
圖/ 360b via shutterstock

實際上蘋果也將商業化的目標放在第二代產品上,希望屆時能將價格降低至更易接受的程度──約高階Mac電腦的等級,吸引更多果粉購買。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鴻海也參與了這個AR計畫,他們的任務便是協助開發更親民的第二代設備,從如何量產及提高產能的方面著手,幫助蘋果降低整體的生產成本。

延伸閱讀:鴻海自製低軌衛星「珍珠號」今年升空!從天空到地面,鴻海怎麼搶商機?

資料來源:Nikkei AsiaThe Verge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蘋果 #VR_AR_M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櫃買中心、安永攜手打造成長新引擎,推動創新企業從隱形冠軍成為明日之星
櫃買中心、安永攜手打造成長新引擎,推動創新企業從隱形冠軍成為明日之星

進入資本市場,是台灣創新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走向壯大與永續經營的關鍵一步,因此,儘管挑戰重重,仍有許多企業為此而努力,而櫃買中心參考美國JOBS Act規定而建置的創櫃板,則是這些企業的強力助攻員,協助企業順利籌措資金及進入資本市場。

一如在2014年推出智慧家電相關產品的樺緯物聯,自2015年登錄創櫃板到2025年登錄興櫃時,市值便增加8倍、達19億元,展現驚人的成長力道。同樣令人矚目的還有DC直流電馬達吊扇製造商昶瑞機電,該公司只花了短短2年時間就從創櫃板走到上櫃,且市值達24億元,成長近2倍。

事實上,像樺緯物聯與昶瑞機電這樣接受創櫃板培育的企業並不少,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引述內部數據指出,過去11年來,創櫃板已輔導超過500家創新企業,其中31家成功晉升公開發行或興櫃,更募集累計超過66億元資金,為台灣產業注入了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

為了進一步強化輔導能量,櫃買中心在2025年推動創櫃板升級為「創櫃板Plus」,除了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深度合作,輔導創新企業建立良好的財務與內稽內控制度,更結合承銷商、專業股務機構、政府單位、研究機構、學校育成中心、企業加速器等各界資源,為創新企業量身打造企業成長藍圖,使其得以穩健邁向資本市場、站上更高的舞台。

055A3676.jpg
櫃買中心董事長 簡立忠
圖/ 數位時代

為什麼需要創櫃板Plus?

「創櫃板Plus提供了一套完整且系統化的輔導制度,避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迷失方向、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強調,透過創櫃板Plus與安永的合作,為新創提供正規、可信且循序漸進的專業輔導,可以讓創新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同步完善各項制度,為未來踏上資本市場之旅奠定堅實基礎。

傅文芳指出,安永已連續9年蟬連創櫃板輔導卓越獎,從這些接受輔導的創新企業及中小微企業來看,其在進入資本市場時皆面臨相同的卡關點、也就是制度。

新創在成軍初期多以生存為主要目標,將重心放在找資金、研發產品與開拓市場上,容易忽略制度建置與合規要求,常常等到在規劃上市櫃時,才會發現自身制度與上市櫃的公司治理要求存在著不小差距,例如:財務透明度不足、內部控制未齊備等,甚至還會有合規風險,不僅需要耗費更高的人力、時間與費用成本來補強,更會影響後續興櫃或上市進程,甚至錯過市場成長的最佳時機。

因此,對於有志於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企業而言,在創業初期就建立健全的財會與內稽內控制度,同時完善公司治理架構和資訊透明度,不僅是必要條件,更是未來永續發展的關鍵基石。

055A3651.jpg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傅文芳
圖/ 數位時代

安永強力助攻,創新企業邁向資本市場首選的好夥伴

「創櫃板Plus正是協助創新企業連結資本市場的最佳平台,」簡立忠強調,與一般新創加速器偏重技術育成、營運輔導不同,創櫃板Plus更重視制度建立及公開資訊之揭露。

因此,創新企業在登錄創櫃板後,不只可以取得股票代號、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之外,還能獲取成長所需的各項資源與協助,例如:導入會計與內控制度、參加ESG或智慧財產等各類經營管理專業課程,參加投資媒合會、接觸更多CVC或VC等多元投資人、共同參展等,透過這些支持,為企業鋪設一條更扎實、可行的成長之路,讓創新企業可以大幅提升市場知名度與能見度,進而增加被投資、與外界夥伴建立合作關係、開拓新客戶的機會,在公司成長的同時也持續邁向興櫃或上櫃之路。

而在創櫃板Plus輔導機制中,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協助新創完善財會與內稽內控制度、建立合規的作業流程,降低因制度缺失造成的風險。更能因應現今熱門的綠色永續浪潮,協助創新企業及早進行ESG規劃,滿足資本市場對綠色投資的要求,也讓產品能夠順利出口海外市場。

傅文芳表示,安永新創暨創新產業小組以全球「產業研究中心」為基礎,籌組產業服務團隊,無論新創屬於哪一類型產業,皆能快速找出與所屬產業相關的合規需求與常見風險,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內控制度建置。不只如此,安永更整合北中南的服務能量,與台灣各地的學校育成中心、加速器、產業園區等合作夥伴建立創新生態系,協力挖掘與培育具潛力的創新企業,並提供創櫃板Plus相應資源,協助潛力新創克服營運挑戰、邁向成長高峰,包括前述提及的昶瑞機電,還有目前已在興櫃的數位服務供應商知識科技、深耕生技領域的通用幹細胞等,皆是在安永的輔導下,從登入創櫃板開始再到進入興櫃,逐步啟動公司高速成長的引擎。

就像簡立忠說的:「創櫃板Plus為創新企業厚植實力、營造充滿希望的板塊,將他們從隱形冠軍,打造成明日之星。」充份展現創櫃板Plus的核心使命,未來,櫃買中心將持續整合產官學各界力量,透過創櫃板Plus協助更多台灣創新企業與中小微企業,期望2025年達到新增輔導及登板企業至少80家的里程碑。與此同時,安永也將擴大人才布局,增加專業人員駐點於北中南各區域,主動發掘並輔導具潛力的創新企業,透過安永與櫃買中心的共同合作,不僅為台灣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也為新創開拓更寬廣的成長與發展空間。

055A3824.jpg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傅文芳(左)、櫃買中心董事長 簡立忠(右)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