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蘋果漸漸將生產基地遷出中國,但中國廠商在蘋果供應鏈的重要性似乎正穩步成長,近日便有外媒指出,中國供應商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大,從以鴻海、和碩為首的台灣、韓國廠商手中,奪走更多蘋果供應鏈的機會。
立訊攻入高階iPhone市場,台灣供應商肥肉不翼而飛
根據《CNBC》報導,投資公司Kirkland Capital董事長兼執行長柯克.楊(Kirk Yang)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企業在iPhone組裝上的競爭力日漸增強。除了半導體外,中國幾乎在任何面向都表現得很好。」
「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越來越多中國廠商,從台灣電子公司口中叼走肥肉的原因。」柯克.楊指出。
近年中國供應商在蘋果供應鏈的占比就不斷上漲,2020年的蘋果主要供應商名單中,中國便以51間廠商的成績,超越台灣的48間成為蘋果最大的供應商來源國。
2023年剛揭開序幕,中國製造商立訊就立刻傳出成功拿下了蘋果高階iPhone的訂單,已經開始在位於上海西北方的崑山生產少量的iPhone 14 Pro Max。立訊原先在2020年才藉由收購緯創崑山廠,正式成為蘋果第三大的組裝廠商。
過去iPhone高階機種是全部由鴻海獨享,這次立訊之所以能取得訂單,契機在於鴻海鄭州廠因防疫措施與員工抗爭導致產能大跌,為了彌補損失的產能而讓立訊獲得接下高階iPhone訂單的機會。
對於立訊來說,這次接到高階機種的訂單是個證明自己的好機會。「鴻海沒有議價的能力。」Counterpoint分析師Ivan Lam表示,獲得蘋果高階iPhone訂單對立訊組裝廠是個證明,他們有可能藉此獲得更多其他客戶的訂單。
立訊成立於2004年,2011年首次打入蘋果供應鏈,起初為iPhone、Macbook生產連接線,後續打入AirPods到iPhone等產品的組裝,但一直沒能拿下高階機種的訂單。
《金融時報》提到,在蘋果成為立訊最大客戶後,立訊的年營收從2016年不到20億美元的水準,2021年飆升至240億美元,翻轉10倍以上,不過也因為與其餘供應商之間的激烈競爭,獲利率從8.6%下滑至5.1%。
京東方兩年內成最大iPhone螢幕供應商?三星壟斷地位將被打破
中國供應商的崛起,不只擠壓到蘋果供應鏈中台廠的位置,連韓國業者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近日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便指出,中國面板業者京東方的iPhone顯示螢幕出貨成長最快,預計最快2024年將擊敗三星及LG成為iPhone最大的顯示螢幕供應商。
郭明錤透露,京東方已經取得蘋果新款iPhone 15及15 Plus大部分的顯示螢幕訂單,倘若接下來開發及生產順利的話,供應比重將高達70%。作為比較,2022年時京東方在iPhone顯示螢幕的出貨占比只有12%到15%之間。
雖然今年京東方取得的訂單主要集中在中低階款式,一旦計畫2024登場的新款LPTO螢幕順利出貨,京東方甚至能取得20%到30%的高階iPhone顯示螢幕訂單,加上今年高達70%的中低階螢幕占比,在短短兩年內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iPhone顯示螢幕供應商。
京東方成功吃下iPhone顯示螢幕市場,對中國來說等於打破了三星為首的外國廠商對高階螢幕的供應壟斷,京東方的出現將讓全球螢幕市場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雖然由於地緣政治因素,蘋果近年一直希望將供應鏈分散到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但如今看來中國成熟的製造能力與相對划算的成本,依舊讓蘋果難以割捨。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