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今晚,我想來點⋯送餐機器人!Cubot ONE距離「取代外送員」還有多遠?
【觀點】今晚,我想來點⋯送餐機器人!Cubot ONE距離「取代外送員」還有多遠?

「今晚,我想來點⋯」,相信這句廣告詞大家都很熟悉,加上滿街跑的Uber Eats和foodpanda,充分見證台灣對外送的巨大需求。

在勞動力普遍缺乏的今天,外送公司善巧地運用網路的觸及力量成功召喚出深藏民間的廣大人力,順勢展開新的商業模式。但就像地球的礦產一樣,人力也是珍貴的稀有財,總有枯竭的一天,這會不會又是機器人上場救援的時刻呢?但外送工作需要上街頭,走入社區、學校、或是公司,機器人真有能力勝任嗎?

其實這已經是進行式了!甚至是在台灣發生。近期,由工研院打造、全台首位機器人外送員Cubot ONE ,於今年三月正式進駐到高雄軟體園區超商,提供外送服務,顧客只要透過手機下單,它就會經由自行規劃的路線,找到所在的大樓,再坐上電梯,將你期待的咖啡、點心送到眼前,依據目的地的遠近,全程大約需要10~15分鐘,目前送貨地點僅限於園區內部。

新聞照三、工研院攜手統一超商及foodomo外送平台,於高雄軟體園區試營運Cubot ONE機器人外
工研院攜手統一超商及foodomo外送平台,於高雄軟體園區試營運Cubot ONE機器人。
圖/ 7-ELEVEN提供

當然這比不上人類外送員的風馳電掣、上山下海,但Cubot在戶內外活動的本事一併具全,轉彎、上下坡都難不倒它,遇到障礙物或是行人也能自主閃避,已然展現出自主送餐的潛力!

延伸閱讀:熊貓有對手了!全台第一個機器人外送員Cubot ONE,會避開人潮、還會叫電梯

以Cubot為例,看看外送機器人是怎麼做到的?

Cubot的本體其實是被稱為AM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的自主式移動機器人,相較於它的前身「自動導引車」(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由於需要依靠佈建在現場可供偵測的元件加以導引,一般較適用於工廠等環境較為固定的場域。

相對地,Cubot內建有導航地圖,也擁有視覺感測器,能夠根據所遇到的突發狀況動態調整路徑、閃避障礙物,足以應付外送過程中來自室內外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即使如此,為了安全考量,中控中心還是會全程監控,甚至在必要時藉由遠端操作的方式介入,也因此園區必須提供較為穩定的5G通訊環境,這也是當前引進機器人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cubot
Cubot要導入需要克服不少環境挑戰。
圖/ Ministry of Economics Affairs

除了上述功能外,它還擁有一項相當自豪的特色,那就是會自己搭電梯,但因為Cubot並沒有類似人手的裝置,因此需要與電梯系統先建立起連線,再經由無線通訊啟動。

對於現有的大樓來說,這樣的改裝得耗費額外的成本,難免形成推廣上的阻力,如果想讓Cubot也能像人一樣採取按鈕方式,AMR就要再加裝上機器手臂,升級為被稱做移動式機械手臂的AMIR (Autonomous Mobile Industrialized Robot)。

事實上,工研院機械所的團隊已經開發出名為MARS的此類型系統,它搭配有高解系度的影像設備,採用國際通用的ROS機器人作業系統,用來整合移動平台與機械手臂的行動。

然而功能提升,價格當然也會升高,對於超商的外送服務來說,這就會是成本端的考量。也因此,在機器人變得更強大、低廉之前,有個易於工作的環境會是它們能否存活的關鍵。比方說,目前機器人的行動能力還是不如人類,那道路就不要有太多的高低起伏,也不要任意放置物品占用無障礙斜坡等等,另一方面,人的配合也很重要,機器人會搭電梯已經是很不錯的功能了,也許就考慮不要硬和它搶搭了!同時,各種維持機器人正常運作的通訊、控制、電源設備等也都要一一到位。

園區裡還算簡單,機器人能到戶外送餐嗎?

高雄軟體園區畢竟是個半開放式的場域,那外送機器人有可能面對更真槍實彈的考驗嗎?根據數位時代在去年五月Uber Eats將導入無人送餐模式,由機器人送餐成新選項的這篇報導,仰賴人力資源起家、位居美國的Uber Eats早就投入於自動化外送機器人的研發,目標就是讓它能在一般的街頭上執行勤務。

現階段分為短程與長程的服務,短程方面是讓機器人行進於市區間具有人行道的區域,如果是長程外送,那就得用上自駕車實地開上馬路,這兩者也可相互搭配,透過長短程彼此串接成為更加完整的配送網,未來如果能再徵召到無人機的加入,來個陸空連線,前景更是無可限量。

postmates-serve-sanfrancisco-delivery-robot-startu
Uber Eats 和Serve Robotics 合作,使用人行道機器人提供短距離、非接觸式送貨服務。

在機器人科幻電影《機械公敵》中,呈現出一個人與機器人共存的未來世界,裡面有著形形色色的機器人提供我們各式各樣的服務,這樣的願景也許並不那麼遙遠,街頭上奔馳的外送機器人就像是個預告,而Amazon的送貨機器人更是早從2019年起,至今已經配送了數以萬計個包裹,除了大公司之外,可別低估民間的實力,在台灣,就算是尋常的麵館,偶而也可以看到機器人出來送餐、收拾碗盤,一點也沒有違和感,依此形勢,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真有機會看到科幻的夢想成真!

延伸閱讀:餐飲業大缺工,連鎖火鍋千葉、鼎泰豐用送餐機器人除了填補人力還有哪些好處?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蘇祐萱

關鍵字: #無人機 #外送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貓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打造療癒與效率兼具的新世代咖啡空間
打貓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打造療癒與效率兼具的新世代咖啡空間

走進嘉義檜意森活村內的打貓咖啡(Hit Cat Café),彷彿踏入一處靜謐的日式老屋,陽光從大片落地窗灑進滿室原木香的空間,整個空間溫馨又舒適,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沉浸在療癒咖啡時光。

「我們想打造的不只是喝咖啡的場所,而是一個讓人放鬆、閱讀、創作與發想的空間。」打貓咖啡Ruby表示,為實踐這個目標,不僅講究餐飲品質,如提供精選咖啡、美味麵包與甜點,以及獨家代理的澳洲精釀啤酒等,更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 / Switch升級網路服務品質,將科技轉換為無形但關鍵的服務後盾,讓顧客可以穩定且順暢的連線進行創意發想或者是瀏覽資訊,同時,內部作業流程也不會因為網路卡頓而被打斷,大幅提升營運效率,讓整體空間更從容有序。

鉅晶X打貓咖啡
打貓咖啡 Ruby
圖/ 數位時代

不僅提供美好咖啡時光,打貓咖啡更以網路擴展客群與優化服務

打貓咖啡為什麼一成立就能夠進駐有「台灣小京都」美稱的熱門景點–嘉義檜意森活村,並且快速擄獲顧客的心?一切要從全球知名高爾夫球具製造商、今年(2025)1月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的啟坤科技董事長莊宇龍說起。

因為莊宇龍對美酒與餐飲的獨到見解與品味,早在2019年啟坤科技便獨家代理澳洲B.V.B精釀啤酒、成立餐飲事業部,隨後在2022年於嘉義民雄開設美式餐酒館–打貓廚房,隨著餐飲業務的擴展,打貓咖啡因應,適逢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的契機,成立第一天就進駐檜意森活村。

創立初期,打貓咖啡將心力聚焦在商品品質,從選豆、配豆、烘豆到沖煮都層層把關,致力提供最好商品,如斥資百萬添購Black Eagle Maverick 咖啡機提供顧客彷若手沖的沖煮服務,同時,使用自家培養的酸種酵母每日新鮮現做麵包與甜點,以及深受顧客喜愛、充滿巧思的季節與節慶限定商品。將商品品質提升到一個水準,客群也逐漸穩定,打貓咖啡開始思考:下一步是什麼?如何精進服務能量與擴展新客源。

Ruby表示:「我們的想法很簡單,持續優化顧客體驗,從中找到獲取新客的方案。」在這個前提下,打貓咖啡重新評估服務,發現顧客對無線網路服務的需求很高,因此,決定升級無線網路服務。「對我們來說,無線網路就是一種基本服務,就像座位要乾淨、咖啡要好喝、麵包(甜點)要美味,不能少、也不能差。」

打貓咖啡自今(2025)年初開始評估各項無線網路方案,最終會選擇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無線網路的覆蓋範圍與穩定性高、符合預期;其次是管理介面簡單且可統一管理,有助於優化管理效能;再來是PoE整合與線路簡化,可以在不破壞既有裝潢的前提下完成安裝工作;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對HPE品牌的信任度高,以及夥伴提供完善的售後支援服務。

由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提供產品試用,並協助打貓咖啡評估與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21與1930 Switch的啟坤科技資訊部副理劉瑞政表示:「啟坤科技採用的是HPE系列產品,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有助於集中管理,以及未來的擴展布局。」

鉅晶X打貓咖啡
啟坤科技資訊部副理 劉瑞政
圖/ 數位時代

打貓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吸引新客、優化體驗與優化營運績效

「確認產品後,整個導入流程非常順利,從設備到貨到正式上線,短短2個工作天就完成:第一天現場勘查與安裝設備,第二天進行配置與測試,沒問題後就正式上線,部署與設定時間較傳統企業網路時程縮短50%以上,此外,可以透過App或雲端平台遠端管理設備,無須現場排障,成功降低80%設備維護次數,成果十分顯著。」劉瑞政如是說道。

Ruby進一步解釋,過去,因為Wi-Fi訊號不穩,POS系統、點餐系統、監控系統與串流音樂播放常常出現卡頓狀況,現場人員得花費時間處理設備與網路問題,不僅讓其的壓力很大,也對服務品質造成一定影響,此外,也有不少顧客因為網路訊號不穩而無法順利開會、或者是上傳檔案等。「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我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注於現場服務、提升營運效率,同時,也大幅改善顧客的Wi-Fi使用體驗,就算是節慶人流高峰,顧客對Wi-Fi服務的滿意度都很高。」

劉瑞政表示:「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雲端管理平台不僅讓我們可以最少IT成本維持網路營運品質,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透過整合HPE其他產品的方式強化資安與使用者分流,確保營運韌性與資料安全,讓顧客可以更自在地將『打貓咖啡』當作工作、休閒與生活的空間。」

鉅晶X打貓咖啡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高效與穩定網路服務,打貓咖啡除因應顧客需求擴展服務能量,如循序導入會員系統、自助點餐與行動支付等服務,未來如有新增分店或者是集團其他品牌有擴充網路設備需求時,也會優先考慮使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架構,創造顧客、品牌的多贏。

鉅晶X打貓咖啡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