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積極的人生觀,是長久以來被人類珍惜的社會價值,也是心理學上的重要應用。如何開發潛能,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增強和培養正面的心理素質,思考人生對於自身的價值,增強人生的幸褔感,是21世紀心理學研究的新象限。
積極的經驗及正念的力量,可以增加主觀的幸福感,減少負面情緒對心血管及免疫系統的壓力。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興起,對人類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事態再糟全吞下,「正面毒瘤」找上你了嗎?
正面的能量,能鼓勵自己浴火而生,幫助我們在逆境中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角度,找到創新的途徑和契機,把危機變成轉機。這是重要的心理優勢,也是領導者在不確定成城的指揮能源。
但物極必反。凡事過度強調正面效應的副作用,是「正面毒瘤(Toxic Positivity)」。
正面毒瘤和正向思維不同。正向思維不會否認負面情緒或困難的狀況,反而是面對逆境時,我們力爭上游尋找出路所展現的人性光輝。 正面毒瘤則是相信不管事情的狀況有多糟,都應該維持完全正面的態度,負面情緒應該直接丟入垃圾桶。 任何喪氣的話或念頭都是不應該的,如果目標只能是成功,就必定不會承認一絲的失敗。任何對現狀的質疑,都是對人生不感恩。一個人的不快樂,將不再被同情:他為什麼有那麼多負面情緒,明明就可以選擇快樂啊?
你周圍一定有這樣的人,當你想傾訴自己的心事時,他們會打斷你,然後向你說:
「凡事往好處想就是了。事情還可能更壞呢。」
「不要抱怨了,你該感恩。」
「不快樂是你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快樂。」
對一個壓力山大、憂心忡忡或深陷憂鬱泥濘的人而言,這種一面倒的正面言論會變成更大的壓力,也是另類的「煤氣燈下」(gaslighting)。正面毒瘤讓人對於自己的真實負面感受感到羞愧,進而懷疑自己,或把自己和問題畫上等號。長期把負面情緒藏在心底而不去面對它,很可能錯過了解自己、解決問題和進一步成長的機會。畢竟,成長通常是從痛苦的經驗中學習而來。
公司易淪一言堂,掐住創新發言
在工作場域裡,正面毒瘤對公司文化和創新,也有極大的影響。
長了正面毒瘤的公司,通常有歌功頌德,跟隨主旋律的文化。不鼓勵挑戰的聲音也不包容任何負面的情緒,因此很難真正創造安全溫暖的創新環境,讓大家分享心裡真正的想法。
正面毒瘤的文化氛圍,也會讓領導者不自覺地隱藏公司的真實狀況。公司的營運或產業面臨愈大的挑戰,所有的溝通語言反而愈繁花似錦,句句前途光明,對任何的負面絕口不提。美國Leadership IQ Study的調查報告指出,只有15%的員工認為公司會公開討論面臨的挑戰,42%的員工認為公司從未公開的討論過任何正面或負面的問題。
和員工討論公司的挑戰究竟會不會讓狀況更糟?其實,大部分員工都可以隱約感受到外在的壓力,也會歡迎共同討論因應對策的機會。但是 不透明的溝通和企業文化,如同一件緊得喘不過氣的國王新衣,要等到一個不知趣的孩子出現,才能戳破這個殘酷而不美好的現實 。
如何分辨正向思維和正面毒瘤的差別,如何確定公司裡永遠可以包容不同的聲音和鼓勵理性的討論,如何用同理心支持夥伴的失敗和沮喪 ,如何不讓正面毒瘤遮蓋了你對實相的判斷,不錯過成長和轉型的契機?這是領導人的新功課。
讓我們對自己保持一顆不卑不亢的平常心,和對夥伴的同情心。平實地接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誠實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運用正念的力量,真實不虛,勇敢前進。
It is ok not to be always ok.
當我們接受了人生的百味和百態,精彩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