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今(30日)舉辦全球分析師及媒體問答,席間他除了多次重申輝達當前的產品布局,也對於AI未來的應用發展、地緣政治下的晶圓代工廠策略以及AI(人工智慧)浪潮下安全性等問題,給出回應。
黃仁勳今日接受來自各方媒體和分析師的提問,席間還不時以「黃氏幽默」笑翻全場。《數位時代》整理出三大亮點,解析除產品策略外,黃仁勳究竟是如何思考AI的未來發展。
重點一:AI未來前進道路聚焦「重工業」,將創數兆美元產值!
黃仁勳認為,未來AI的演進道路可以分為兩塊來看,分別是應用以及產業。
以應用而言,當AI有了好上手編輯的架構,就能夠幫助人類預測很多難以預測的事情,包含製造疾病藥物、預測天氣等等。
而以產業端來說,未來金融、零售等都是AI的應用場景,其他「重工業(heavy industries)」的產業則包含汽車、製造業、倉儲和電池工廠等應用,「資訊市場比較小,但重工業很巨大(gigantic),可以創造數兆美元的產值。」
黃仁勳接著說,這也是為何輝達投入發展Omniverse的原因,「我們把實體世界代入數位世界,讓數位促進實體的發展,這就是我們的旅程。」
重點二:台積電不是NVIDIA唯一!英特爾、三星都有代工
黃仁勳在今日面對地緣政治問題時,表示中國擁有許多優良的科技要素,包含優秀的雲端、消費性網路服務、金融和相當先進的電動車,是一個科技脈動相當強烈的國家。
他也提到,中國政府給予國內的晶片產業不少幫助,扶植當地的企業家,促使當地有不少GPU新創產生,「如果我現在要創業,當然是做GPU。」
當問起是否將這些公司視為對手時,黃仁勳則表示:「我們的競爭者有很多,所以我們要盡可能跑得越快越好。」與此同時,他也重申日前在台大演講時名言:「Run, don’t walk!」
至於在政治局勢緊張下的代工策略,黃仁勳則直言:「我們供應鏈很彈性,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都有製造。」意味輝達也盡力在分散地緣政治下風險,保持製造彈性。
亮點三:AI應該要有監管單位,就像我們日常喝的咖啡背後有單位管理
另外,AI使用上的安全性也在引起不少討論。例如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以及蘋果(Apple)共同創辦人Steve Wozniak等就在今年3月,公開呼籲暫停研發AI系統至少半年,以避免AI對人類和社會來來更大的風險。
對此,黃仁勳今日則正面回應,表示他也認為AI擁有巨大的潛力,也能達到前所未有的效益,「然而最終,AI都應該要是一個服務或產品,否則他無法協助人類。」
黃仁勳也指明:「未來AI應該要有監管單位。」他進一步解釋,諸如我們日常喝的咖啡、吃的維他命的都是被監管且安全的,例如藥品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這樣的單位在管理,「AI也應該要一樣。」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