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台灣的成長強勁到超過年初設定目標時,最樂觀的期待(the most optimistic forecast we set)。」
8月6日酷澎第二季財報法說會上,執行長金範錫首次將台灣市場,放在營運報告的中心,也是包括高盛、摩根史坦利等分析師們,首次積極搶問金範錫更多有關台灣的問題。
金範錫指出, 本季台灣市場營收較前一季激增54%,是兩季前營收成長速度的兩倍以上,且年增率達到三位數 。也就是説,酷澎在台第二季業績相比去年,翻了至少一倍以上。「而我們也預期第三季的年成長率會更高。」
有這樣的把握不無道理。酷澎第二季的高成長,除了是加強特定檔期的行銷,例如第二季中的618檔期,酷澎不管在聲量,還是破盤活動中,都是今年最吸睛的電商通路。再者則是供應商的靠攏。
過去限制酷澎在台成長速度的主要緊箍咒,是貨源與品項的不足,但隨著平台賣貨力道增加,供應商的態度也隨之改觀。「以前不想供貨、怕價格被破盤,但現在賣的量大,我們也把單價較低的商品出貨給酷澎。」一名國內精品家電的代理龍頭說道。
全年再虧5億美元搶市佔,酷澎加碼台灣戰局
除了供應商增加,法說會上財務長高拉夫·阿南德(Gaurav Anand)加碼透露, 本季在台灣市場所在的新興業務(Developing Offerings)部門,EBITDA虧損為2.35億美元,主因正是台灣市場的強勁成長,「看到台灣的強勢表現,我們現在預計全年新興業務部門的EBITDA虧損預計將在9~9.5億美元之間。」
若算上第一、二季虧損的1.68億與2.35億美元,言下之意即是, 酷澎今年有心理準備再虧至少5億美元來拿下更大市佔。 (新興業務部門除了台灣市場還包括Coupang Eats外送、Coupang Play串流服務、金融科技與奢侈品電商 Farfetch)。
早在第一季法說會前,就有數名電商業者、物流業者向《數位時代》表示,認為酷澎今年在台有望超車PChome去年新台幣375億元營收,如今若照第二季公布的業績成長力道來看,酷澎要在年底前達標也不無可能。
促銷加碼難捍營收,富邦媒淨利連兩季下滑
看向另一棚,同一天舉辦法說會的富邦媒則有不同光景。 據富邦媒第財報顯示,第二季營收新台幣260.3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超過2%,營業淨利則年減近20%,達7.7億元。
第二季成績顯示富邦媒自今年首季以來同樣的狀況:公司加大促銷力道,行銷推廣費用連兩季年增超過10%,但營收卻無顯著成長,甚至衰退,這樣的操作也導致淨利減少。
不過富邦媒並非沒有其他準備。法說會上富邦媒總經理谷元宏指出,團隊正努力催化不同戰線:3P賣場(mo店+)、momo聯播網。
momo避開價格戰,主攻mo店+與聯播網拓新客
「我們在1P賣場(B2C電商)確實遇到對手的強勢競爭,但我們在3P賣場的商城部分,仍有很大增長空間。」谷元宏多次強調不會與酷澎正面迎擊價格戰。一個很明顯的原因是,10年前蝦皮與PChome的前車之鑑證明了,兩家業者要在同一個戰線上強碰,「最後一定是銀彈多的人贏。」
這也是為何,從第二季財報的說明來看,酷澎難得首度分享台灣市場的活躍會員數季增加40%,而富邦媒這幾年則是一直強調有購會員數增加(第二季有購會員數年增5.1%)。
原因是,酷澎目前主要策略是藉由免運包退的「WOW會員訂閱制」,將1P賣場客源鎖定、增加黏著度,而富邦媒正努力擴大mo店+客群,替商城模式帶來更多新客,增加更多品項。最後藉由養胖mo店+與momo聯播網(給廠商的RMN廣告產品)這兩隻腳,好用三隻腳來對抗酷澎的一隻腳。
回到1P賣場的戰局,一名曾在富邦集團任職超過10年的高管透露,富邦媒過去向來是1成最核心的會員,貢獻超過8成的營收,因此對富邦媒來說,只要能持續抓緊這1成的會員,1P賣場應不致於衰退谷底。
而這點也可從momo去年推行的高年費、高回貴訂閱制moPlus得到驗證。據富邦媒表示,moPlus自上線以來累計已超過5萬名訂閱會員,且該用戶群月均消費接近2.5萬元,年淨訂購金額成長36%,顯示富邦媒靠該訂閱制鎖住含金量高的會員,有一定成效。尤其現在富邦媒整體業績仍是酷澎的數倍之上,防守得好,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進攻。
反觀酷澎現在雖來勢洶洶,但最大敵人恐怕是自己。即便酷澎現在已有許多供應商轉頭加入,但如何在品項、訂單急劇增長同時,穩住銷售與物流交付品質,這可不是錢能解決的事情,而是需要團隊穩定性,以及時間經驗累積,「這兩者恐怕都不是酷澎能一蹴可幾的。」一名曾任中、台兩地電商高層的業界人士提醒。
延伸閱讀:電商買氣急凍?momo蔡明忠坦言「上半年壓力大」:跨境電商打擊很大,我們要自求多福
觀點|外來種酷澎,不是台灣電商的唯一天敵:momo首次Q1衰退,輸在「企業DNA」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