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的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報導,蘋果的 Vision Pro 頭戴裝置在幾年內不會對蘋果的業務產生實質性影響,不會像 iPhone 和 iPad 那樣迅速成為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這款頭顯將於 2024 年初在美國上市,售價高達 3500 美元(約台幣10.8萬)。
報導稱,iPhone 和 iPad 一推出就成為了蘋果的巨大收入來源,而 iPod 和 Apple Watch 則花了更長的時間,但是 Vision Pro 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對蘋果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Vision Pro 是蘋果公司進軍混合現實領域的第一步,可以讓用戶在現實世界中看到虛擬元素,也可以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中。這款頭顯配備了高分辨率顯示屏、先進的傳感器、高性能處理器和獨立電池。還可以與 iPhone、iPad 和 Mac 等設備無縫連接,提供各種應用場景,如工作、教育、娛樂和遊戲。
蘋果公司對這款設備的銷量預期也在不斷下調。幾年前,蘋果公司曾有過在第一年賣出數百萬台的雄心,但後來降低到 300 萬到 400 萬台,然後又降到 100 萬台,再到 90 萬台,現在只有 40 萬到 50 萬台。 如果按照最少的情況和平均售價 3700 美元(包括可選的處方鏡片和其他配件)計算,那麼第一年的收入只有 15 億美元左右。要想成為一個像 iPad 那樣規模的業務,這個類別的銷量就必須增長 20 倍,達到 800 萬台左右。考慮到這款設備的缺點和價格,這在可預見的未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蘋果公司還有計劃推出更便宜、更輕薄、更功能強大的後續版本,但要想讓普通消費者接受這種新型設備,還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多努力。除非蘋果公司能夠將價格降到 iPhone 的水平,並將形態縮小到眼鏡的大小,否則 Vision Pro 只能是一個小眾產品。
蘋果計劃在 Vision Pro 上市時採取預約制,並提供臉部掃描應用來提供合適的配件,還將逐步在其零售店中推出新的 Vision Pro 體驗區域,首先從大城市開始。
當然,消費者也可以在線購買這款設備,但在店內購買可能是更順暢的選擇。因為有些用戶在線上可能難以自己使用頭部尺寸測量應用,或者更願意一次性拿到頭戴式設備、光密封、處方鏡片和頭帶,而不是等待送貨。
這種預約策略與 2015 年 Apple Watch 首次推出時相似,但兩者也有很大不同。 Apple Watch 同時在多個國家上市,而 Vision Pro 則要等到年底才會擴展到國際市場。該公司正在討論加拿大和英國作為美國以外的首批國家,同時也計劃將產品推廣到法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