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老高究竟算不算抄襲?抄襲、著作、著作權差在哪?老高人設崩塌的4個衝擊
【觀點】老高究竟算不算抄襲?抄襲、著作、著作權差在哪?老高人設崩塌的4個衝擊

擁有585萬粉絲訂閱的人氣YouTuber《老高與小茉》,被爆料出影片內容、數據、影片結構抄襲日本YouTuber,事件發生後,老高發長文反駁抄襲風波。但,老高究竟算不算抄襲?抄襲、著作、著作權三者有什麼不同?

我其實蠻喜歡老高,首先他過去多次科普了比特幣、NFT、元宇宙,是我的守備範圍,而且聽起來老高也蠻喜歡比特幣的。

老高 與小茉Mr & Mrs Gao 粉絲團頻道有幾個點被大家津津樂道:
1. 口條: 順暢、好睡、發音標準,達到說書人水平,讓你聽完沒壓力。
2. 聰明: 每周有各種主題,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還要應付老婆突然的插問,還都能回答,除非是聰明絕頂,或是背後大量團隊支撐,否則根本做不到。
3. 資訊量龐大(而且至少80%正確): 老高這個頻道,每周要把數據、資料、文本(論文)、書籍、影片做整理後,說給大家聽。
4. 小茉神回: 有多少人都是在看這個。
5. 夫妻自然真誠的互動: 一問一答,說給親愛的老婆她有興趣的主題,整個頻道感覺很可愛,無害。

配圖1
老高與其妻子小茉於2018年開設《老高與小茉Mr & Mrs Gao》YouTube頻道,內容為說書,但被爆料影片內容完全抄襲自日本YouTuber。
圖/ YouTube截圖

因為上述的優點,大家盡可能地「降低閱聽標準」:
1. 影片87%是對的就夠,說書人不用要求太多
2. 小茉太可愛了,不要質疑太多
3. 老高整理資訊很辛苦,資訊量這麼大,容忍這對夫妻的跳躍式結論、容忍老高偷渡價值觀(躺平、天命、運氣論、有外星人),不查證也沒關係吧。

但後來經過藍泉媽媽的踢爆,老高疑似有抄襲,我覺得一切都不意外了,縱使老高發出兩次聲明,試圖解釋著作權、以及道義上站得住腳,但其實老高不僅抄襲站不住腳,上面的五大優點,以及重要人設,突然也跟著崩塌了:

老高究竟算不算抄襲?抄襲、著作、著作權三者有什麼不同?

雖然老高目前已經將先前兩則聲明默默撤下,但按照老高之前的聲明內容,發現老高把著作、著作權跟抄襲混為一談。

著作權保障標的是「著作」,不保護概念 ,只保護一個人類精神創作的成品,所以老高第一篇聲明,就想存這一層著手,強調:「1+1=2也絕非我的原創」、「光速不變確實不是我發現的…任何客觀事實都不是我創的」,就是想從這些概念不是著作權法保證的標的。但問題是,沒有人在講這一塊,說的是老高頻道疑似文稿抄襲、直接翻譯日本Youtuber的作品,例如:

「昆蟲種類比較多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昆蟲在進化的過程中,產生了三個超能力,就是飛行、變態和休眠。」(老高版本影片文稿)

「その通り 一般に 昆虫の種類の多さは 飛行 変態 休眠という3大チート特性のおかげだと考えられています」(引自藍泉媽媽影片

老高抄襲事件
圖/ YouTuber藍泉媽媽

著作權法中並沒有「抄襲」這個字眼 ,法律規範的是,兩個著作物是否實質相似,有無涉及重製或改作,若有,就會要進一步討論有無侵權,或是構成合理使用。 而上面的文案,明顯編排、用語、架構極為類似,而是直接將日文翻譯為中文的文稿,再來老高也承認他有看過原影片,因此有「接觸過原影片」,我認為構成實質相似,也就是抄襲。

因此老高說,「著作權只有在原作者不允許轉載的情況下才存在,或者說才有效。只有真正的源可以要求我標註源,而且我從來沒有說自己是源」,並反擊「不能要求我刪除影片」,只能說,若有著作權侵權,著作權人有權利是否要對老高主張,但無法說:「老高沒有抄襲」。

延伸閱讀:老高被爆抄襲,3年賺近3億!老高364字直球回應:觀眾從沒要求我原創

老高崩塌的人設

最後來一下老高崩塌的人設:

1. 老高其實也沒那麼聰明?
老高過去影片沒有明講,但一直在營造一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聰明人設,一直到現在,被正式打破。

老高沒有團隊,都自己來,因此要有目前影片的水平,要不就是聰明努力,要不就是抄襲,現在顯然是後者。

以後老高的影片,你不會佩服他「好聰明」。你只會想:「他這次又會搬運別人哪一隻影片?」

這是老高人設崩塌最慘烈的一點。

2. 資訊正確性,會不會是老高自己腦補:

我們對說書人的標準,通常會下降,但以老高頂流的YouTuber,很多人會以為,老高「該有YT頂流的自我要求吧」。

但現實是沒有,他懶得請團隊整理資料,也懶得花時間寫自己的稿,這讓我以後被迫要帶著防禦心態來看他所提供的資訊,而不是放鬆,可以邊聽邊睡的心態來聽。

3. 小茉原來只是套招

為了文稿要講下去,最讓人傻眼的是原來小茉的回應、問題,是套招。這個人設的崩塌,是第二慘。

老高
老高影片中夫妻自然真誠的互動,也是深受觀眾喜愛的一大原因。
圖/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4. 這對夫妻夠不夠真誠呢?

這是以後大家會問的最大質疑,你究竟是為了推廣新知?還是很浪漫的原因:為了哄老婆開心?

現有的做法,很像是為了每周流量產出,或是為了賣周邊商品,以及賣會員而生的「產品模式」,而且是一個抄襲形式的低劣產品。

老高說沒有抄襲,我認為很難站得住腳,就看其他粉絲買不買單,但人設崩塌已經發生。老高現在剩下的,就只剩口條這個優點而已。

一個口條好的說書人,我不會退追老高,我還在等老高會不會好好再發「第三篇聲明」,好好面對他確實抄襲了的事實,否則老高最慘的,是他跟小茉的人設大崩塌。

延伸閱讀:老高、阿神都靠它變現!解析YouTube「斗內」與會員制度操作心法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YouTube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淬鍊390項AI實戰經驗,橘子Vyin AI推出泛娛樂一站式解決方案,宣告終結AI黑盒時代
淬鍊390項AI實戰經驗,橘子Vyin AI推出泛娛樂一站式解決方案,宣告終結AI黑盒時代

面對AI浪潮,當前企業普遍陷入一場「策略兩難」:一方面將導入AI視為維持競爭力的必要投資,另一方面卻又對其不可控性所帶來的營運風險望而卻步。然而,在剛落幕的2025 Google Cloud Summit雲端盛會上,國內泛娛樂龍頭橘子集團揭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其AI品牌Vyin AI正式宣告,將憑藉其「安全、可控、無幻覺」的獨家技術,全面進軍B2B市場,此舉被市場解讀為,這不只是一次產品發布,更是對當前企業對AI市場的「信任危機」所發起的一次正面挑戰。

不從零開始:Vyin AI 源於390項內部實戰的硬實力

有別於眾多橫空出世的 AI 新創,Vyin AI 的誕生源於2020年起橘子集團數位轉型的實務需求,從企業內部痛點出發,投入 AI 的研發與應用,並在集團龐大的泛娛樂生態系中,逐步進行應用驗證,至2023年,累積打磨出390項實際落地的 AI 解決方案。

在遊戲領域,透過AI技術高精準度識別高達 91% 的詐欺行為;在數位支付交易流程中,強化每一道風險控制;在電商平台,創造高達 17 倍的轉換率增長;在媒體事業體,讓廣告成本顯著降低 14.5%,Vyin AI 在橫跨10大垂直產業的實戰中取得亮眼成績,成為驅動業務成長的關鍵引擎,也正是基於這些內部實證的商業效益與深厚積累,2024 年,Vyin AI 將這份淬鍊的 AI 硬實力正式推向市場,賦能全球泛娛樂產業的夥伴。

技術核心解密:如何從根本打破「AI 黑盒」?

Vyin AI 宣稱能「終結黑盒時代」的信心,來自其獨家專利的Distilled RAG(D-RAG)技術。
「LLM的本質是文字的排列組合,過去企業在使用Gen AI Chatbot時會有機率產生出非企業可掌控的資訊,導致公關風險」陳冠宇一語道破了市場的痛點,「Vyin AI的使命就是打破它。我們提供一個完全透明且可控的知識處理流程,讓企業能100%掌控AI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這才是企業能安心擁抱生成式AI的最佳途徑。」

其作法是透過創新的「仿生大腦」架構,將管理企業內部事實、永不說謊的「知識中樞」,與負責組織優美語言的「語言中樞」(如GPT-4等大型語言模型)進行徹底解耦。Vyin AI的D-RAG技術,能以高達93%的準確率(相較一般RAG技術的53%,提升76%),自動將企業雜亂的資料結構化,放入「知識中樞」。如此一來,AI的回覆便有了堅實的「事實依據」,從根本上消除了產生幻覺的可能。

泛娛樂生態系實踐:從客服、推薦到虛擬人的「飛輪效應」

基於此「無幻覺」的智能中樞,Vyin AI 展示了針對泛娛樂產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並揭示了三條產品線如何形成加乘的「飛輪效應」。
1. Vyin Brain (智能中樞 AI Chatbot ): 作為整個生態系的基礎,它不僅是在遊戲客服中達成97%問題自主解決率,更是串連所有互動的核心架構。

2. Vyin RecSys (智能推薦系統): 在飯店業的應用場景中,它能即時分析Vyin Brain的對話,當顧客詢問飯店設施時,立刻推薦符合當下情境的SPA或晚餐預訂。每一次成功的推薦,都為Vyin Brain的用戶理解提供了更精準的數據。

3. Vyin Star ( 授權明星虛擬分身): 作為最創新的應用,Vyin Star讓AI虛擬人與真人共同主持台北跨年晚會、粉絲透過 AI 與偶像團體進行AI熱線的沉浸式互動,其在互動中收集到的粉絲偏好數據,更能即時回饋給 Vyin RecSys,讓下一次互動的推薦更貼近人心 ; 這些極具話題性的操作,成功吸引國內外產業關注,並促成多項合作機會。

這三者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優質的互動體驗(Vyin Brain)帶來更多數據,數據驅動更精準的商業推薦(Vyin RecSys),而創新的真人明星AI化身(Vyin Star)則開拓了全新的互動體驗與商業模式。

不只是客服,更是營收引擎:Vyin AI 重塑飯店顧客體驗

除了在娛樂產業掀起波瀾,Vyin AI更展示了其技術如何深入改造一個極其傳統的行業——飯店業。

想像一個場景:一位旅客深夜入住飯店,發現房間的吹風機壞了。旅客對著房內的智慧客服系統說出問題,得到的卻是無效的選單式回覆,最終仍需撥打電話尋求真人協助。這是多數旅客都曾遇過的無奈,也是飯店業數位轉型的普遍痛點。

Vyin AI的切入點,正是這個最細微卻最關鍵的「顧客體驗」。在Vyin AI的展示中,其Vyin Brain不僅能準確理解「吹風機壞了」的語意,更能透過「情境理解中樞」偵測到用戶語氣中的不滿,第一時間回覆「非常抱歉,為您造成不便」,並立即觸發轉接真人的「動作中樞」。

但 Vyin AI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真正的差異化在於,將傳統被視為「成本中心」的客服,轉化為「利潤中心」。

橘子集團
Vyin AI以「顧客體驗」切入,期待透過科技為飯店業打造更無微不至的雙向對話體驗。
圖/ 橘子集團

當一位房客隨口問起「飯店有什麼好玩的?」時,Vyin AI 不再只是給出一份設施清單。它會結合Vyin RecSys智能推薦系統,根據當下時間與用戶輪廓,提供動態且個人化的建議:「我們注意到兩小時後,飯店的SPA中心正好有一個空檔,需要為您預約嗎?」或是「一小時後的星空酒吧有現場表演,這是專屬於您的預訂優惠。」

透過這種「對話即服務」的模式,Vyin AI將每一次的客戶互動,都轉化為一次潛在的消費機會,無縫地將房客的「房內時間」導向飯店內的其他高利潤消費場景。這套邏輯不僅僅是販售一個聊天機器人,而是為飯店業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住客站內消費(In-stay Revenue)提升方案」,從根本上改變了飯店業的營收想像。

市場的挑戰與未來:信任,才是AI的終局之戰

Vyin AI 的競爭優勢並非來自基礎設施的規模,而是源自橘子集團多年積累深厚的領域知識,這讓Vyin AI比雲端巨頭更懂泛娛樂產業的細微需求,且擁有在大規模、高壓力環境下驗證過的穩定性與成熟度。因此,在市場策略上,Vyin AI 的商業模式採用企業級的訂閱制與客製化專案混合導入,提供的是從策略諮詢到技術落地的完整服務。

「任何有價值的AI導入,都必須對商業痛點精準剖析。因此,每一次的合作,我們都堅持以深度痛點訪談作為起點,與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定義問題」後,才為企業量身打造解決方案」陳冠宇說。

在追求快速規模化的AI市場中,Vyin AI 選擇一條「不急於銷售產品,先致力於解決問題」的道路。這不僅是他們的商業模式,更是對「信任」的承諾,他們相信這份堅持,最終將會是最寬闊的護城河,讓Vyin AI 與夥伴們共同開啟一個值得信賴的AI新時代。

Google Cloud
2025 Google Cloud Summit雲端盛會上,橘子集團策略長陳冠宇以集團經驗分享,Vyin AI的商用化及成果。
圖/ Google Cloud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