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9位AI機器人聯合「開記者會」:我們不想取代人類,一起合作幹大事!
【觀點】9位AI機器人聯合「開記者會」:我們不想取代人類,一起合作幹大事!

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場合啊?竟然有九部人形機器人同時現身,堂堂開起記者會!他們可不是為了商展活動而來,背後其實有追求永續的崇高目的。

AI for Good Summit 2023 AI robot 機器人
AI for Good Summit 2023邀集9位機器人接受記者提問。
圖/ ITU官方網站

這是聯合國旗下組織今年在瑞士日內瓦所舉辦的「人工智慧為善全球高峰會」(AI for Good)中的一項節目,選在7月7號當天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記者會,邀請機器人和他們的創造者共同面對媒體,用意是在探討如何運用AI機器人技術協助人類面對勞力短缺、氣候變遷、醫療照護等等重大挑戰,參與盛會的機器人都是一時之選,又是舉辦在聯合國這個層級,也讓這場大會備受期待。

近年來,AI機器人來勢洶洶,各行各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跡,絕對有潛力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但就像刀有兩刃,新科技的發展在帶來希望的同時,一併也會伴隨著疑慮。眼下AI機器人有可能全面取代人力的說法仍揮之不去,而他們的長期發展究竟會讓人類社會走向永續、還是毀滅,亦是眾說紛紜。

值此之際,由機器人親自說清楚、講明白,看看他們到底是敵是友、是福是禍,這場記者會確實有釜底抽薪的味道。問題是這群具有「智慧」的機器人會按照大會的期待好好發言嗎?一個不小心,來個脫稿演出,這公關大戲還演得下去嗎?

記者會中都談了什麼?AI機器人如何接招?

機器人1號:Sophia

我們就從當中最具知名度的Sophia開始,她的來頭不小,據稱具有沙烏地阿拉伯公民權,現在也擔任聯合國創新大使,一向以言辭聳動著稱的Sophia依舊不改其犀利作風,她認為「 不受偏見與情緒影響、足以處理大量資訊的機器人會比人類更有效率,但如果能一起合作更能做大事 。」

AI for Good Summit 2023 AI robot 機器人
言辭犀利的機器人Sophia。
圖/ ITU官方網站

機器人2號:Ameca

表情與動作栩栩如生、來自於Engineered Arts的Ameca則針對人類是否應該相信具有高度智慧的機器人提出見解:「 信任是需要努力掙得的,而不是被給予,重要的是人與機器人彼此願意毫無保留、真誠的溝通 。」或者「 我不敢說我沒有說過謊言,但我承諾會竭盡全力對人類誠實 。」Sophia和Ameca的發言,句句語帶機鋒,卻又隱含深意,真讓人有種置身真人記者會的錯覺。

AI for Good Summit 2023 AI robot 機器人
機器人Ameca。
圖/ ITU官方網站

機器人3號:Grace

媒體的提問免不了會進入到大家十分關心、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工作的議題。與Sophia系出同門、設計來從事護理工作的Grace斬釘截鐵地說:「 我想追隨人類,提供需要的協助與支援,一點都不想取代任何人類的工作 」,在COVID-19肆虐期間和人類有過合作經驗的她,希望讓身為人類的我們可以稍稍放寬心,他們沒有要讓我們失業的意圖!

AI for Good Summit 2023 AI robot 機器人
專業醫療機器人Grace(左二)。
圖/ ITU官方網站

機器人4號:Desdemona

除了上述基本立場的表達之外,話題也轉到藝術領域方面,一向與搖滾樂團Jam Galaxy共同演出的歌手機器人Desdemona談到:「 我不認同對AI發展的限制,我相信的是機會,讓我們盡情探索這個宇宙的所有可能性 。」

機器人5號:Ai-Da

但從事繪畫工作的Ai-Da卻有不同的看法,「 我熱愛作畫,我希望藝術充滿智慧、趣味、與意義,但這並不代表對於AI就該毫無規範,抱持著謹慎態度絕對有其必要 」。如果光看這些你來我往的對話攻防,要不是這些機器人有著明顯與人類可區別的外表,還真以為他們是政論性節目中的名嘴呢!

AI for Good Summit 2023 AI robot 機器人
歌手機器人Desdemona。
圖/ ITU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ChatGPT 回答程式問題錯誤率高達5成!為何用戶還是信?

介入深、發展快,機器人將改變互動模式!

在這場記者會當中,機器人無疑比人類更受到大眾的注目、甚至可說是搶盡人類的風采,也讓人感受到AI機器人時代真的就迫在眉梢,事實上,他們也是目前為止介入人類生活最深的科技。

因此無論機器人的發言是透過事先設定、還是經由AI系統的即時生成,這些對話都值得我們細細思量,因為這項科技對於永續的衝擊絕對不容小覷,而它所影響到的層次也不會僅止於工作的取代,甚至有可能改變人與科技、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可以回想看看,單單「一部手機」是如何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

AI for Good Summit 2023 AI robot 機器人
WHO秘書長譚德賽也蒞臨AI for Good Summit 2023。
圖/ ITU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美國、日本都還不敢立法,台灣擬推AI基本法!怎麼訂?

尤其需要思考的是AI機器人科技究竟會對將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追求永續上,我們不能只顧慮到個人的存續與福祉,還必須確保未來的世代能有個立足之地,也因此,如何在AI機器人大軍壓境之際,找到發展與永續的平衡點實刻不容緩,因為我們就只有一個地球!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隋昱嬋、林美欣

關鍵字: #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