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AI時代台灣軟體技術機會在哪裡?單挑不會贏,加入國際聚落打群架!
【觀點】AI時代台灣軟體技術機會在哪裡?單挑不會贏,加入國際聚落打群架!

台灣過去在半導體、硬體方面的實力,全球有目共睹,展望下一個10年、20年,「軟硬體整合」 才是決勝的關鍵。

無論是影音設備、電動車還是醫療應用,都需要軟體整合才能滿足需求,前陣子我去美國奧蘭多,參加歐美市場規模最大的影音設備展InfoComm,感受特別深刻,先從兩大趨勢看起。

趨勢一:告別手打「會議記錄」,AI 淬鍊資料,極大化影像價值

做會議紀錄,是許多工作者的惡夢,展會中有廠商發展影像視覺分析技術來打碎這項痛點。

這項技術可以在每次會議結束後,藉由錄製的會議影像,自動對照發言對象生成逐字稿,並做出會議摘要。

不僅如此,還能自動將會議內容區分成數個章節,並將逐字稿建檔,日後只要透過搜尋,就能在資料庫找到所需要的資訊。

「資料再利用」 的角度去設計產品,而非只是單純的儲存、記錄資料,讓AI視覺分析技術產生了價值。

趨勢二:大螢幕超高解析度以假亂真,軟體助攻畫質升級

炫目的顯示器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幾乎每一家顯示器大廠,都展出超大的螢幕,畫質也絲毫不妥協。

像是有廠商將高解析度技術用在電子畫框上,遠看藝術家的畫作,甚至能看到油畫顏料凸起的效果,如果不說,很難看出眼前的畫,其實是一片螢幕。

LED虛擬攝影棚.jpg
虛擬攝影棚內搭配AI軟體,只需要站在一片背板前,就能拍出空間感的影像。
圖/ 夢想動畫Medium

要拍出高畫質的影像作品,一台高規格的攝影機是必需條件,但現在這項限制已被打破。

有業者在虛擬攝影棚內搭配AI軟體,只需要站在一片背板前,就能拍出空間感的影像;如果拍出來的畫質不夠高,透過AI軟體後製,一樣能交出高規格影像素材。

放眼世界級舞台,台灣軟體業該如何生存?

這次在InfoComm看到的有趣應用,不難看出 「軟體+硬體」 是決勝關鍵,過去以硬體擅長的台灣,準備好了嗎?我們先從軟體生態來看起。

以生態圈、模組化幫助規模化、出海

歐美跟台灣的軟體發展生態有很大不同,這次在展會中,觀察到到很多歐美人士下午就喝起啤酒,聚集在高腳桌,天南地北討論各種合作的可能性。

國外軟體產業很強調分工、在不同的應用領域建構強大的生態圈。這樣就不需要只靠自己完成所有的事情,也容易規模化、出海。

可惜就我的觀察,台灣軟體產業比較沒有這種觀念。

因為軟體業不需要機器廠房,台灣業者常常看到別人的產品不錯,就覺得能全部自己來。

確實,我們的軟體人才很強,只要投入時間一定都做得到,但這樣一來往往卻錯失了快速回應市場(Time to Market)的先機,同時也錯失很多打群架的機會。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拼圖,放進別人的版圖當中,比起畫大餅、包山包海來得更加重要。

故「模組化」會是其中關鍵,要收斂整理出自己的價值、擅長的事,把產品跟其他合作夥伴的應用,做更靈活的搭配、組合,而不能只是固守同一套產品模式,從Day 1(第一天)就要同步把出海、國際市場發展放入策略思考之中。

working discussing
展會中,觀察到到很多歐美人士下午就喝起啤酒,聚集在高腳桌,天南地北討論各種合作的可能性。

加入聚落打群架!借力使力,一起搶攻國際市場

台灣其實也有業者,不斷地打進國際聚落,跟其他國外軟體產業一起攻城掠地。

這次在逛展區的時候,「Dante」這個名詞一直在各處不斷出現。剛開始甚至連怎麼正確發音都不太確定,後來聽了演講才知道,原來「Dante」是一個影音製作專業設備彼此相互連結同步的技術協議解決方案,在這個行業中扮演的角色,就類似於許多電影院,都會採用能讓聲音呈現立體感的「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Dante」從音訊設備互連同步的解決方案出發,同步率可以做到接近零延遲,很多專業音頻視聽廠商,都導入使用這項技術。而現在同樣的技術也延伸到了超高解析度的影視應用,希望有更多的廠商採用。

InfoComm現場也有來自台灣的IC設計公司信驊,展示與數位網路音訊技術供應商的合作產品,也就是在晶片上搭載Dante AV-A軟體解決方案,已經獲得9家國際AV影音視聽大廠採用,這就是加入新規格聚落(inter connectivity)的成功例子。

延伸閱讀:一塊伺服器零件,讓信驊坐上股王!為何AMD、英特爾都離不開它?

出海靠的不只是技術、更需要的是思考維度與速度

要加入新聚落,我的建議是先選擇要投入資源的目標,當有一個客戶成功後,要往下思考這件事是否能夠複製到下一個客戶身上,並且了解潛在客戶的需求。

不是客戶想做的事情就是全部,需要先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市場,以及背後想要傳遞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我們正處於AI新時代,對我來說,AI只是容器,上面跑的軟體才是核心,可以加速達成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

要讓軟體加乘AI技術,人才絕對不可或缺。雖然台灣沒有太多的國際軟體公司,並不代表台灣沒有軟體人才,現在有超級多優秀軟體人才在外商工作,這點就證明了我們的軟實力。

我相信只要台灣有更多軟體公司從解決全球市場的痛點去思考問題,打造更多國際級的軟體應用,人才就會回來。AI技術除了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也讓語言障礙大幅降低,幫助我們更簡單的獲取海外新知,以及強化跨國溝通能力。

當所有工作循環都得以縮短,技術應用能夠在各產業落地,軟體公司的發展速度將會更為快速。

AI 時代充滿各種機會與商機,新的產業聚落正在形成,台灣在半導體、硬體領域已經非常熟悉,軟體產業大多是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茁壯,我認為台灣在軟體以及AI發展,「軟硬兼施」是關鍵,朝向異業合作、技術出海方向,未來就能有非常大的機會。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關鍵字: #軟硬整合 #AI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