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經亞洲》報導,輝達(Nvidia)在25日提交的文件中顯示,已接獲美國政府通知,要求在沒有取得事先許可之下,必須立即停止出口某些高階AI晶片給中國。
美國商務部在10月18日時,發布了一系列新的半導體出口禁令,縮緊了在高階AI晶片的定義,並增加了預防措施,例如規定向40多個國家出貨之前,都需要申請額外許可,以免轉售給中國。
原先這個新的管制措施要到11月16日才生效,但如今似乎加速,輝達在當地時間24日就接獲美國通知,要求禁止出口指定產品。輝達原本可出貨到中國的A800、H800,全部中箭落馬。
美國這波禁令來得又快又急,涵蓋了哪些重要產品?除了輝達之外,還有哪些公司也受到衝擊?以下是10月24日報導:
為了防止中國透過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製造供軍方使用的晶片,以及從美國及其他地區進口「先進高效能運算」晶片,用來發展及維護人工智慧(AI)系統、超級電腦等,2022年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對中國的晶片及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
禁令發布一年後,美國BIS加大力道,阻撓中國晶片發展。這次的「升級版」禁令,管制範疇涵蓋全球,不僅僅限於美商,威力十分驚人。
首先,美國將半導體先進製程製造設備,列入管制清單。邏輯晶片方面,16/14奈米(含)以下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列入管制清單。
同時也增加對記憶體生產設備的管制:DRAM在18奈米(含)及以下,NAND快閃記憶體128層(含)及以上的製程設備,必須取得核准,方可出口到中國。
除了設備外,高效能運算晶片及用於超級電腦的晶片、零組件等,皆列入管制清單。這將影響英特爾(Intel)、超微(AMD)、輝達(Nvidia)高效能運算晶片的供應商。台積電也將成為「間接」被影響者,用於高效能運算晶片封裝的「ABF載板」,也會受到影響。
美國為何要推「升級版」禁令?誰會受影響?
先前的禁令,對高效能運算晶片管制的門檻在「算力」及「頻寬」(傳輸速率),輝達的AI晶片A100及H100首當其衝,成為被管制出口給中國的晶片。
由於中國AI晶片市場約占輝達25%左右,為了能夠對中國出貨,輝達推出「降規格」的A800、H800,低於美國設定管制的規格,因此能向中國出貨。
經過1年,美國政府認為AI晶片管制仍有缺失,中國即使使用輝達降規格的A800、H800,仍然能夠發展AI平台,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等大型語言模型,仍然能夠在中國「活蹦亂跳」。這顯示即便在美國的封鎖下,中國藉A800、H800等晶片,仍然能持續發展AI技術。
因此美國政府開始研擬更嚴格的管制措施,企圖「阻斷」或「拖慢」中國發展AI的進程。
由於輝達的GPU軟硬體生態完整,而且經過十多年的淬鍊,是AI訓練、推論的最佳選擇,不僅是中國,全球各地發展AI技術,「基礎設施」幾乎都是使用輝達的晶片與軟體。
目前受限於台積電CoWoS高階封裝產能不足,輝達的GPU供不應求,全球發展AI的公司莫不積極買進輝達的AI晶片,以及輝達提供的AI伺服器。
美國升級晶片令,實際上限制哪些產品?限制了誰?
2023年10月17日,美國公布對中國AI晶片管制出口的更新版,除了之前以「算力」及「頻寬」規格外,加上「算力密度」(簡單說就是算力除以晶片面積)。
新規範出爐後, 輝達原本可出貨到中國的A800、H800全部中箭落馬,連LS40、LS40S及RTX4090也列入管制。英特爾的Gaudi 2 AI晶片,以及超微的MI250、MI300等,都在管制範圍 。
另外為了防止中國公司透過海外子公司「迂迴」取得輝達晶片,因此將俄羅斯、伊朗等40餘國,納入AI晶片出口管制地區。
除此之外,中國的「壁仞科技」及「摩爾線程」這兩家GPU(繪圖處理器)設計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共13家,也被納入實體清單,以管控它們取得先進製程代工之管道。
壁仞科技、摩爾線程也成美國「黑名單」,這兩家公司是在做什麼的?
壁仞科技及摩爾線程近年來積極開發與A100功能類似的IC,而且已公開產品規格,而且有樣品問世。
美國政府「鎖住」輝達晶片,等於替這兩家公司(以及其他開發AI晶片的中國公司)打開一扇窗,倘若美國政府不以「實體名單」管控這些公司取得先進製程下片的管道,這對輝達很不公平。
不過從華為海思的麒麟9000S晶片能夠大量生產來看,中國已具備7奈米製程生產能力,將來中國自己發展的AI GPU晶片,可以用自己的7奈米製程生產。
華為能趁勢取代輝達嗎?美國升級晶片令是七傷拳?
目前華為的「昇騰910」AI晶片,號稱算力與A100相當,是中國可以用來替代輝達GPU的解方。不過輝達耕耘AI市場已久,軟硬體生態完整,華為想順勢取代恐非一蹴可及。
從2022年中國AI加速卡的市場來看,輝達市占率高達85%左右,華為約占10%左右。不過華為有自己的AI系統,與客戶有競爭之嫌。
由於美國企圖「升級」AI晶片禁令,市場早有所聞,因此中國公司從去年起就積極採購輝達AI晶片,很多中國系統公司如字節跳動、騰訊等公司相信買進很多晶片,有庫存可支應短期的需求。之後再靜觀其變,擬定新的策略。
美國對中國揮出重拳,固然可阻止中國的AI快速發展,不過也可能促使中國加速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化,雖然很困難,然而經多時的努力,有可能突破技術的瓶頸,這是美國政府不得不密切觀察之後的發展。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