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支付總使用人次突破2,600萬,與2021年用戶規模相比,短短700天就新增千萬名消費者申辦。電支有什麼特色吸引千萬人使用?2024年翻開新的篇章,下一波考驗在哪裡?
在台灣的電子支付戰場上,也能看到歐買尬、遊戲橘子、智冠等遊戲營運商的身影,他們倚靠龐大的玩家會員基礎和累積的點數儲值經驗,以及與銀行、超商等通路金流介接的能力,將一部分的業務重心轉向發展電支工具,是市場先行者。
歐付寶打群架,開首槍力挺TWQR支付
察覺到線上遊戲市場的獲利減少、新競爭者不斷加入,促使線上遊戲營運商歐買尬決心在2014、2015年提出轉型策略。支付市場正是它們看上的新藍海,「歐付寶」則是它們的產物,特別瞄準年輕客群。
作為國內首家取得電子支付機構營業執照的業者,歐付寶在去年以每股83元掛牌價上興櫃。目前,歐付寶使用人數超過百萬,行動支付App的合作店家總數超過2萬家,包括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台灣大車隊、新北市公有菜市場等。
去年11月,歐付寶成為第一波響應台灣「TWQR」的電支業者。董事長詹艾臻在公開記者會上表示,除了找綠界科技配合成為推廣商外,未來也將繼續開發更多通路。此外,隨著銀行公會與財金公司陸續與其他國家達成合作協議,歐付寶有望開放東南亞、日、韓等國跨境支付。
橘子支付挾300萬會員,燒錢養生態系
2014下半年,遊戲橘子董事長劉柏園宣布集團轉型計畫,從原本的遊戲主業發展成全生態網路公司,跨足電商、影音、第三方電支、網路社群、群募等市場。其中,投入第三方支付被視為至關重要的一環。
該策略的核心,在於透過集團旗下的樂點行動支付提供「橘子支付」應用,以降低通路成本;同時主打深化跨業結盟策略,與實體通路全家、金融業者玉山創投、台灣大車隊合作,希望打造食衣住行都能支付的生活圈。
初期考量遊戲橘子挾帶近300萬遊戲會員人數,為跨足電子支付提供基礎。然而,面對後來居上的競爭對手,如金融、零售通路業、悠遊卡等業者,使遊戲橘子迎來許多市場競爭與挑戰。從2016年起,橘子支付每年平均虧損約新台幣1億元,成為集團旗下最燒錢的子公司之一。到了2021年,虧損擴大至2.11億元,直到2022年時虧損幅縮小至0.23億元。從2023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橘子支付仍虧損0.85億元。
儘管如此,該公司強調「橘子支付」是發展全生態網路企業的關鍵,在整體業務中擁有重要地位。
智冠集團ezPay,瞄準中國跨境錢潮
相比於歐買尬、遊戲橘子等遊戲大廠,智冠集團稍晚才進軍行動支付戰場。2018年,智冠集團旗下的藍新科技子公司智付寶與台灣電子支付平台提出合併申請,獲得金管會的核准後,智付寶成為存續公司,同時啟用全新支付品牌「ezPay簡單付」。
智冠集團表示,「ezPay簡單付」除了保留既有的錢包平台功能外,也提供網路商店的跨境交易服務,結合中國支付寶Alipay選項,為台灣的網路商店開啟海外入境交易商機。同時,他們也延伸跨境交易服務至實體商店,打通線上到線下多元終端支付應用。
在2023年6月的股東會上,董事長王俊博提到公司內部會加速推展「ezAIO簡單收」的線下卡機應用,以滿足不同商店型態與經營需求,並協助商店快速開通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卡等收款工具,期待跨境業務能隨著觀光需求逐步回升。
責任編輯:謝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