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狂搶電商市場!東南亞最大獨角獸GOTO,為什麼選擇跟TikTok一起走?
蝦皮狂搶電商市場!東南亞最大獨角獸GOTO,為什麼選擇跟TikTok一起走?

如果威廉.塔努維加亞(William Tanuwijaya)當年聽從了投資者的建議,Tokoepdia可能就會在一念之間胎死腹中。「威廉,你所有視為榜樣的矽谷創業家,他們生來就是天選之人,但你不是。」當他為創業四處奔波、募集資金時,一位投資者不客氣表示,「請不要做白日夢了,去找一些更實際的事來做吧。」

投資者的評論固然辛辣,當時卻是不爭的事實,塔努維加亞出身並不顯赫、沒有國際名校的光環,是為了學費必須在網咖兼職的平凡家庭。更糟糕的是,此前印尼從未出現過如祖克伯、賈伯斯般的創業故事,沒有投資者相信他能開創先例。

但這句毫不留情的勸退,反倒堅定塔努維加亞創業的意志,「那一天我找到了人生目標,我明白自己創辦Tokopedia的理由。」塔努維加亞深刻體悟到,在印尼創業大不易,希望Tokopedia能成為任何人都有辦法輕鬆開創事業的平台。

再加上,塔努維加亞出生在買一本書都要3小時車程的小城市,他深知對分布在超過1.7萬座島嶼上的印尼民眾來說,商業機會、商品及服務都不是平等享有的。在這番理念的推動下,塔努維加亞憑藉工作數年的積累,以及熟人投資的資金,協同好友愛迪生(Leontinus Alpha Edison)在2009年正式創辦電商Tokopedia。

如今Tokopedia擁有超過1,400萬商家、1.5億用戶,服務範圍涵蓋印尼超過99%地區,真正成為連結消費者與商家間的橋樑。塔努維加亞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

東南亞最大獨角獸!Tokopedia力求在地化

塔努維加亞力求創造商業機會、建立開放分享的精神也融入Tokopedia的文化。為了幫助沒有太多資源的中小型商家開展業務,Tokopedia提供賣家從市場分析、促銷活動到智慧倉儲、物流配送等各種功能及服務,並不定時邀請熱銷商家舉辦線上線下分享會,希望讓成功的秘訣為更多人所知。

同時Tokopedia的在地化能力也是站穩腳步的關鍵。他們推出針對客群的新功能、甚至多角化開拓業務範疇進軍超級App,從2016年開始便投身金融科技,提供用戶簡便獲得支付、借貸等金融服務的需求。

Tokopedia重視在地顧客需求的經典例子便是,他們特地針對虔誠穆斯林消費者推出符合伊斯蘭教教義的「清真商品」清單,甚至與伊斯蘭銀行合作,推出符合教義的支付方式及金融服務(伊斯蘭教禁止放貸收取利息)。尤其印尼是全球最大伊斯蘭教國家,其87%國民都是穆斯林。

tokopedia.jpg
Tokopedia推出針對客群的新功能、甚至多角化開拓業務範疇進軍超級App。

塔努維加亞曾預估,2025年時印尼將有15座城市人口超過100萬,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這些新興的二、三線城市消費者有許多人沒有銀行帳戶,甚至對網路不熟悉。除了發展門檻的金融科技服務外,他們也積極舉辦線下活動教育民眾電商是怎麼一回事,並在各地展示合作夥伴的產品。

東南亞電商市場競爭激烈,GoTo怎麼回應挑戰?

然而印尼巨大的商業潛力,毫無疑問將引來想分一杯羹的國際巨頭。塔努維加亞創業之初,一位投資者曾向他警告,「你想打造印尼的亞馬遜或阿里巴巴,但你有沒有想過當這些國際巨頭進入市場時該怎麼辦?他們有技術、有資本、有專業知識,有你沒有的資源,你要怎麼競爭?」

事實上,近年來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競爭正漸趨白熱化,阿里巴巴投資的Lazada、東南亞最大電商蝦皮正不斷加碼於印尼及整個東南亞的布局,發起價格戰攻勢,甚至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Temu、TikTok都嗅到這塊土地的巨大商機。

「建立合作夥伴」便是他們面對競爭與挑戰的回應。「我們的理念一直是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然後一起成長。」塔努維加亞曾表示。有趣的是,Tokopedia對旗下員工的稱呼就是Nakama(日文的「仲間」,夥伴之意),顯示他們攜手共贏的態度。

2021年,Tokopedia與印尼乘車公司公司Gojek宣布合併,雙方共同成立新公司GoTo。與Gojek的合作,不僅補充了超級App戰略所需的多樣化服務,Gojek遍布全印尼的百萬駕駛更是電商最後一里路的重大助力。

Tokopedia在2023年接受TikTok高達15億美元的投資,同樣是想結合這款社群媒體超過1億的印尼用戶基礎,從越演越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如果什麼都不做,我們只會失去更多市場。」GoTo執行長派翠克.瓦盧喬(Patrick Walujo)指出,「但合併的話,我們有更高機率成為更大市場的頭號玩家。」

「有一句話說,『獨行走得快,結伴同行走得更遠』,GoTo就是要一起走得更遠。」塔努維加亞曾經表示。

延伸閱讀:GOTO市值蒸發近6千億!東南亞最大獨角獸怎麼了?Grab、蝦皮也面臨陣痛期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電商 #叫車平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研究機構IDC指出,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AI Infrastructure)市場自2019年以來皆呈現兩位數成長,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超過2,000億美元,驅動市場快速成長的關鍵是AI伺服器相關投資。看好AI帶來的市場機會,台達早在許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因應晶片、企業、雲端服務供應商等不同類型企業客戶提供最佳電源方案。

為什麼台達能搶先布局市場?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鄭謝雄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不僅從技術創新、產品組合完整性,以及產品品質等面向切入,更與客戶進行緊密合作,從市場痛點出發,攜手打造符合需求的最佳方案。」

台達電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 鄭謝雄
圖/ 數位時代

AI基礎設施崛起,電源管理朝向高供電密度、供電穩定度與電源機櫃靠攏

AI的日新月異不僅重塑了運算架構,也加速電源管理變革。首先,有別於傳統伺服器的單一顆電源供應器(PSU)功耗較低,AI伺服器PSU功耗大幅上升至最高12kW,這也讓單一AI伺服器機櫃所需電力來到120kW甚至更高,傳統電源管理系統已經不敷使用,必須在相同體積下輸出更高瓦數,逐步提升供電密度。

其次,AI伺服器與機櫃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供電密度這個議題,如何確保供電穩定也至關緊要,理由在於,傳統CPU的EDPp峰值僅較平均值高出30%,GPU的EDPp峰值則高達65%。由於AI運算會造成劇烈電力波動,連帶影響電網負載能力,因此電源系統必須搭配高功率電容模組(Power Capacitor Shelf),透過內建的超級電容及放電或儲電,穩定電網運作。透過該模組以及備援電力單元(Battery Backup Unit;BBU)穩定電力供應,才能避免AI系統平台損害。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鄭謝雄認為:「隨著AI模型規模持續增長、GPU跟加速器的功耗密度節節攀升,以及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需求,AI伺服器與機櫃的總功耗將只增不減,傳統分散式電力架構不敷使用,集中式架構與模組化設計成為主流趨勢,將帶動市場對電源機櫃(Side Power Rack)的需求。」

從全方位解決方案到專業服務團隊,台達致力滿足客戶的多元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

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將電源系統從AI伺服器機櫃裡獨立出來,作為專門供電用的機櫃。台達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早在許多年前即開始關注高效能運算(HPC)與AI伺服器等議題,鄭謝雄指出,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因應算力需求高漲帶動電力不斷往上走,因此才需要將電源系統跟負責算力的AI伺服器分開,單獨將機架式電源、BBU、高功率電容模組、交換器等放置在一起,解決伺服器機櫃空間有限的問題,這也是台達在COMPUTEX 2025展示的800V HVDC電力架構的一個重點,也能優化電網到AI機櫃的電壓轉換效率。

台達電
台達新一代800V高壓直流電源方案
圖/ 數位時代

台達合作夥伴非常多元,從晶片商、企業客戶到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因此除了觀察市場趨勢,也會因應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此,鄭謝雄強調:「每一個客戶的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都不相同,台達除了透過模組化的方式提供包含電網到晶片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更透過一站式專業顧問與客製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舉例來說,同樣是5.5kW的電源方案,台達會在客戶系統開發過程中深度合作,定義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規格,因此需要一個懂電力電子技術、系統設計與產業知識的專業團隊提供最佳後援,這也是台達長年深耕電源技術能帶來的優勢。

另外,台達除了提供單一產品,也依照客戶不同需求合作,提供一站式電源及散熱解決方案,如此次在COMPUTEX展出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就整合了AI伺服器、1.6T交換機、電力、電池備援系統、液冷系統等,讓客戶在安裝上能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只要幾個星期就能完成資料中心建置,滿足AI運算、邊緣運算跟電信機房等多元場景需求。

持續深入技術創新與自動化生產,敏捷回應瞬變市場需求

為提供客戶最佳產品服務,同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提升競爭力,台達每年投入總營收的8%到9%進行研發。以電源管理與散熱這個領域來說,台達為了因應科技突破與客戶需求不斷迭代更新,在研發部份就投入了大量資源,同時也持續改善自動化生產製造流程,確保客戶需要的關鍵產品能準時、穩定量產交貨。

鄭謝雄進一步解釋:「考量全球在地生產趨勢,以及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等議題,我們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就同時思考如何提高自動化生產能力,目標是每一代產品的自動化比例都要比前一代高,確保在技術創新之際,有可靠的生產後盾可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市場競爭力。」

在AI新世代來臨之際,台達不僅持續關注AI應用、語言模型、加速運算與基礎設施變革,同時也針對電源管理與散熱方案扮演關鍵角色。透過長期研發投資、模組化創新產品設計與自動化生產製造等方式,台達提供了客戶節能、高效、穩定的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從電源到晶片、從伺服器到基礎設施的多元需求,與客戶攜手實現綠色AI的願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