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奧特曼幫英特爾站台,急著證明什麼?為何OpenAI做晶片沒搞頭?
深度解析|奧特曼幫英特爾站台,急著證明什麼?為何OpenAI做晶片沒搞頭?

OpenAI創辦人奧特曼(Sam Altman)於美國時間20日,出席英特爾(Intel)首屆晶圓代工服務大會(IFS Direct Connect)並與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對談。有趣的是,2月初《華爾街日報》才揭露奧特曼有意籌資七兆美元自建晶圓廠,站台舉動顯示其進軍晶片界的野心。

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
OpenAI創辦人奧特曼有意進軍半導體業,20日也出席英特爾首屆晶圓代工服務大會,與執行長季辛格對談。
圖/ 蔡仁譯攝影

業界普遍不看好奧特曼自建晶圓廠的措施。半導體傳奇架構師凱勒(Jim Keller)甚至直言,他只需不到1兆美元就能做到,認為奧特曼的作法並非必要。

從金額來看,奧特曼所需要的金額近乎天價,全球GDP一年加總約為105兆美元,7兆則約為6%,比起蘋果(Apple)等科技巨頭市值金額加總還大,加上奧特曼為AI背景,與晶片行業間存在巨大鴻溝。究竟,奧特曼這位AI當紅炸子雞的驚世舉動,為何不被外界看好?

OpenAI為何要做晶片?不做會被雲端大廠幹掉?

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指出,奧特曼是希望透過自建晶圓廠,解決他的最大劣勢: 成本

2022年底ChatGPT風靡全球後,OpenAI名聲大噪,大企業也開始積極打造AI語言模型和AI相關應用,當中又以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和谷歌(Google)等雲端大廠為首,到了2023年,大廠幾乎都已經推出自家語言模型,這讓ChatGPT不再一枝獨秀,「奧特曼發現這些大公司正在趕上,和一年前相比戰況不同。」程世嘉說。

Sam Altman.jpg
OpenAI創辦人奧特曼(Sam Altman)於美國時間20日,出席英特爾(Intel)首屆晶圓代工服務大會(IFS Direct Connect),並與英特爾執行者季辛格進行對談
圖/ 永齡基金會

若將時間軸稍微向後拉,待AI生產力工具開發更到位後,規模較小的OpenAI將無法只透過ChatGPT這樣的AI模型保持領先,也無法大量下單晶片壓低成本,與雲端廠競爭將相當艱辛,「這就是奧特曼最大的噩夢。」程世嘉說。

他進一步解釋,大型雲端業者除了擁有專門團隊設計自有AI晶片外,早已投資超大資料中心機房等基礎設施,能透過大規模的優勢壓低算力成本,也就是晶片價格;反之,OpenAI並未具備這些條件,「這就是為何奧特曼很急,因為他知道最後決勝負是在基礎設施。」

奧特曼不會成功?三點分析為何外界看衰

目前看來,奧特曼希望對付雲端大廠的決心雖大,實現卻不容易。外傳他除了找上台積電,也接連找上英特爾和三星(Samsung)談合作。但程世嘉認為,這當中有三點值得深思。

首先,正處於發展期的AI變動快速,一年前後的科技進展差距幅度大,「奧特曼需要考慮到硬體還會持續進步,AI軟體架構也還會改變,這是風險。」言下之意規格變動還很大,貿然量產晶片極可能有去無回,募資的困難度也會上升。

此外,當前摩爾定律仍在延續中,雖價格較過去高,但成本仍有機會降低,「投資人到底會不會在這個時候買單還很難說。」程世嘉說。

台積電
奧特曼想打造半導體一條龍,傳出想交給台積電建廠管理。
圖/ 台積電

其次,程世嘉指出,半導體如今已是各國戰略物資,想蓋晶圓廠還需考量到地緣政治問題,「台積電是台灣人的訂單堆起來的,能否於美國複製目前還是問號。」若再加上複雜的政治變因,即使成功募到七兆美金,廠區設在哪個國家、哪時候設立等都會是待討論的問題。

第三,據傳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正準備籌組客製化晶片(ASIC)部門,這無異於在告訴AI大廠: 不要自己做晶片 !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總經理郭大經則認為,半導體是高度分工的行業,自建IC設計團隊不是很適合的選擇。程世嘉則認為:「我覺得從現有資訊來看,可行性很低。」

延伸閱讀:一份文件曝光輝達投資名單!黃仁勳AI軍火庫揭秘:Google、OpenAI最強敵手也在內

責任編輯: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