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詐騙一年高達53億元,真的抓不到嗎?常見詐騙手法揭秘:別當肥羊!
加密貨幣詐騙一年高達53億元,真的抓不到嗎?常見詐騙手法揭秘:別當肥羊!
2024.05.31 | 區塊鏈
加密貨幣詐騙占3成,每年財損53億元

根據台灣內政部警政署最近統計,近年來加密貨幣相關的詐騙案件數量逐年攀升,2023年整年詐騙案件37,823件,其中加密貨幣相關的被害案件就有11,405件,佔整體的近三成,財損金額也高達新台幣53.45億元。

隨著加密貨幣的流行和普及,相關的詐騙事件也在全球範圍內急劇增加,台灣尤其不例外。比特幣價格從誕生至今,一路飆漲到7萬美元,吸引不少投資人關注,也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以加密貨幣作為幌子,導致「假投資真詐欺」的案件大幅增加。

解密目前最常見的詐騙手法

雖然加密貨幣的詐騙手法相當多元,但刑事警察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金融研析股股長洪丞奇分享,目前台灣最常見的還是透過網路、社群軟體進行詐騙,後續再透過各種方式掌握用戶的加密錢包,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歹徒首先會利用臉書、IG、YouTube、Google或簡訊等管道,投放假投資的廣告,或在交友軟體APP進行假交友。

歹徒會宣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且利潤豐厚來吸引被害者加Line聯繫,並邀約加入Line社群提供免費的投資教學。

當被害者上鉤後,歹徒就會提供假投資網站或APP給被害人註冊,再介紹幣商讓被害者自行購買加密或幣,接著要求被害者將加密貨幣發送至假投資網站或APP的錢包地址。

歹徒可能透過簽屬智慧合約,或是點擊埋了惡意程式的連結,讓被害人的加密貨幣控制權落入歹徒手中,而被害者在投資網站或APP看到的帳面損益,其實也都是假的紙上富貴。

為了吸引被害人加碼投入,初期網站或APP的運作都看起來沒有異常、甚至可以提領獲利。但其實這些出金款項很可能來自其他被害人,進而導致用戶銀行帳戶被警示。

當被害人投入資金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再提領獲利時,詐騙集團可能會以各種藉口開始拖延,例如需要繳納保證金驗證帳戶、補繳交易稅等理由,想盡辦法在最後關頭再從被害人身上詐取現金,甚至可能直接關閉網站、失去聯繫。

偵辦過程與挑戰

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跨國性質,使得追蹤和定位詐騙者極其困難。此外,由於涉及的法律和技術問題複雜,警方和檢察機關的追訴工作也特別艱鉅。

洪丞奇表示,加密貨幣詐騙案例的偵辦過程充滿挑戰,「區塊鏈詐騙案件會不斷在實體、虛擬、跨國境之間轉換,和傳統詐騙案件相比更麻煩。」

挑戰一:個人幣商身分難以查證

警方查獲假投資詐欺案件的取款車手,或要通知警示帳戶申請人時,嫌犯常常自稱自己是普通的「個人幣商」而非詐騙集團來進行抗辯,甚至會向警方提供假對話紀錄和買賣交易紀錄,塑造成自己只是普通商人、或帶善意的第三者,對詐欺犯罪概不知情,來躲避司法追訴。

如果警方沒有找到取款車手與詐欺集團聯絡的實際證據,從形式、外觀上來看,幣商車手和被害人之間的交易,似乎和坊間一般的私人買賣加密貨幣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幣商車手堅稱沒有犯案,強調自己也只是被利用的倒楣鬼,整樁買賣故事聽起來也毫無破綻,因此成為警方辦案上的一大難題。

挑戰二:境外交易所合作有限

用戶發現個人資產遭到詐騙後,只能由警方和國內交易所合作,請交易所協助凍結帳戶。然而很多用戶使用的是境外交易所,台灣金管會也還沒擬定虛擬通或詐騙款項的聯防機制,因此海外交易所和台灣警方的合作有限,甚至有不少交易所不願意配合台灣執法機關,因此淪為詐騙集團洗錢的工具。

另外,當詐騙款項流向海外交易所,警方雖然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緊急凍結,但如果要延長或扣押,還是必須向法院聲請扣押裁定。如果申請凍結錢包帳號的並非台灣人,就必須向申請人國籍法院聲請,讓偵查流程變得更為複雜費時。

挑戰三:個人錢包具高度匿名性

交易所由於受到政府監管,大多會要求用戶進行實名登記(KYC),但網路上許多個人錢包軟體沒有落實KYC,因此具有匿名性高、開帳戶速度快、成本低,且無調閱窗口等特點,不過因為這類錢包沒辦法將帳戶內的加密貨幣出入金成法幣,因此通常被詐欺集團拿來當第二、第三層的中繼錢包使用。

挑戰四:冷熱錢包搜索困難

由於加密貨幣大多存放在USB或卡片型態的冷錢包,或是手機內的熱錢包APP內,因此在現場執行搜索行動時,也會增添不少難度。除了現場執行人員需要花時間教育之外,冷錢包體積小,要在短時間內找出並不容易;而手機內的熱錢包也常被刪除,現場執行人員必須另外到App Store查看是否有下載紀錄,並要求載回。

新手如何不被騙?

最後,洪丞奇建議,在進行投資時,應該使用合法的投資平台,例如金管會銀行局定期公告已完成洗錢防制法遵聲明的業者名單,都是較適合新手一開始進入Web3世界使用的交易所。

另外,打詐中心每周都會公布民眾通報的詐騙網站在165官網以及臉書粉絲專頁上,民眾也可以上去查看自己正在投資的網站平台是否有被通報。不過,即使網站沒有被公告,也不代表是絕對安全的,在進行投資前最好還是小心查證,以免受騙。

最後洪丞奇也提醒,凡是在網路上看到投資廣告或網友傳來的投資訊息,標榜「高報酬低風險」、「穩賺不賠」的都是詐騙,投資者應該保持警惕,才不會輕易受騙。

還有什麼其他常見詐騙手法?

目前區塊鏈世界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除了傳統常見的詐騙類型,包括線上交友、飆股投資老師,或是網路釣魚連結,另外還有一些針對比較幣圈進階玩家的詐騙手法。對於還沒有太多戒心的新進玩家,很容易就因為不熟悉區塊鏈技術而不小心將個人的錢包授權全都交出去而不自知。

目前區塊鏈領域常見的詐騙類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釣魚攻擊:利用偽造的加密交易平台或錢包服務,騙取用戶的私鑰或個人資訊。
  • 代幣狙擊詐騙(Sniping Scams): 開發者表現地像是正常的發行代幣,並吸引投資者。隨後便突然撤回流動性或拋售代幣,導致代幣暴跌而投資者蒙受損失。
  • 拉地毯(Rug Pull):開發者在募集大量資金後,突然消失,使得項目及其代幣價值歸零。
  • 智慧合約漏洞:詐騙者利用智慧合約中,未被發現的漏洞來盜取資金。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今年臺灣加權指數的年度大盤走勢呈現強勁上揚的趨勢,根據證交所資料,臺灣資本市場表現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對臺灣資本市場以及鏈結全球創新能量有何指標性意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之初加速器董事長林之晨,從業界角度剖析第一手觀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展現政府打造臺灣特色亞洲那斯達克的決心。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具備三大特色:法規鬆綁、聚焦重點產業、實踐市場雙向開放。

法規鬆綁!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規範

深耕亞洲新創生態、關注AI、雲端、數位科技創投領袖的林之晨,相當認同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法規鬆綁新制。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本次鬆綁重點包含: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以及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等機制。

針對上述機制升級,林之晨表示:「資本市場的制度革新是臺灣科技公司邁向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試金石。對於任何科技公司,如果想要上市掛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籌碼和流動性。一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估值乘數,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利用他們的籌碼去進行國際併購,進而擴大他們在整個區域的佈局跟影響力。」

透過法規鬆綁,林之晨也認為對於臺灣新創、優質企業走出去有絕對助力。「今年初創新板的投資人資格鬆綁之後,這此這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等於延續開放精神,也就是提升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臺灣的創業者在海外經營,有時會因與海外公司併購或合併而可能被歸類為國外公司。如果這些公司在退場時,能夠回歸到我們臺灣自己的資本市場掛牌,這對於活絡資本市場,並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都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聚焦重點產業,資本市場活絡AI新創機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另一特色是聚焦重點產業,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 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同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整合服務。

盤點相關產業正巧與AppWorks生態系與台灣大哥大過去關注的AI、數位經濟、雲端科技、次世代通訊等不謀而合。林之晨回應道,「我們開始進入所謂Agentic AI(AI代理)時代,可以說是AI 3.0,接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變為Business-to-AI to Consumer,然後再進一步變成B2AI to AI2C。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AI的新創機會。」

針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關注的新興領域,林之晨認為不論是台灣大哥大自身參與這些成長的機會,或是透過投資新創,攜手他們有機會抓住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我們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感到欣慰,因為資本市場能支持這類產業發展,我們也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讓這些我們支持的新創公司上市,創造流動性,並為創業者或股東創造好的報酬。」

實踐雙向開放,支持海外優質公司進入臺灣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更遠大願景是雙向開放,不僅讓臺灣的公司能走向國際,同時也要讓國際優質的資源能夠與臺灣連結,讓創新板將成為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針對這方面的制度優化,林之晨認為對於臺灣的投資人,如果有機會透過這些板塊投資國際優質的新創公司,參與這些公司成長,這對於廣大的投資大眾能增加他們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帶來未來的財富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林之晨也提到他們在東南亞投資的公司之中,不乏有市值已接近新臺幣一兩百億的企業。林之晨明確指出,「但我們也觀察到,許多東南亞的資本市場相對不活絡,不論是印尼證券交易所(IDX)或新加坡交易所(SGX),對於掛牌後的交易量,或者對科技股的友善度都非常不夠。」

換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推出,加上證交所將再次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林之晨深信此舉不僅讓臺灣公司在海外併購有強大的籌碼後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在海外發展或符合科技趨勢的優質公司回流臺灣資本市場掛牌,並且讓臺灣的投資人能夠參與優質公司的成長,從而全面提升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國際接軌程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