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資「雙劍」正式出售,進帳5億元!誰接手仙劍、軒轅劍2大台灣元祖級IP?
大宇資「雙劍」正式出售,進帳5億元!誰接手仙劍、軒轅劍2大台灣元祖級IP?

「雙劍」正式出售!大宇資訊於9月11日發布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處置《軒轅劍》全球智慧財產權,及《仙劍奇俠傳》全球除中國大陸以外智慧財產權之交易對象及金額等相關事宜。

《軒轅劍》全球IP擬轉讓予歡動(香港)科技有限公司,交易金額為美金1,045萬元,合新台幣約3億餘元;《仙劍奇俠傳》全球除中國大陸以外IP交易對象為中手游集團(CMGE)100%持股子公司,交易金額為人民幣1,830萬元與中手遊公司新發行普通股股份3,800萬股,總價合計近新台幣2億元。

也就是總計約5億元將雙劍出售。而出售的對象也與外界傳言相符,將以華文地區的遊戲廠商為主,不過第一線大廠(騰訊、網易)可能不會出手,會由二線廠商接手發揮。

大宇資訊表示:「此次處置案再為大宇資訊注入補給動能,將資源做最大發揮。」

以下報導為最初傳出雙劍出售時,大宇資訊總經理陳瑤恬的第一手告白。

「你可以說我們是沒有節操的商人,但沒有一家公司可以一直吃老本。」大宇資訊新任總經理陳瑤恬說。

這句話對應的是大宇資訊近期2個重大訊息,包含5月14日宣布,將出售經典IP《仙劍奇俠傳》與《軒轅劍》的版權,以及被稱為「軒轅劍之父」的前總經理蔡明宏離職。接連2個訊息,讓大宇資訊背上了「賣祖產」的罵名。

接任的陳瑤恬沒有「雙劍情節」,他最大的任務與期望,是讓大宇資訊在遊戲領域繼續走下去。是劍、非劍?沒有比財務報表更重要。

手握雙劍就無法擁抱未來

根據大宇資訊董事長凃俊光日前的Facebook貼文(目前凃俊光的帳號已關閉),在2014年入主大宇資訊後,透過併購等方式為公司添加柴火(包含電機設備供應商合正科技、電子零組件代理商全達國際、資安公司安瑞科技、第三方支付紅陽科技),營收從2014年的新台幣3.3億元上升至2023年的33億元,遊戲營收占比一路下滑至15%以下。

儘管如此,大宇資訊還是每年投入上億元在遊戲研發。像是《軒轅劍柒》和《仙劍奇俠傳七》,都是採用當時最新世代的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開發,力求3A等級的遊戲表現。

「這兩款遊戲可以說是孤注一擲,那是我們給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把遊戲(雙劍)拿去跟所有的大作PK。」陳瑤恬說,最終《仙劍奇俠傳七》賣出了超過50萬套勉強打平,《軒轅劍柒》他則用大敗來形容。

曾經的國產驕傲與雙劍情懷,並沒有在「後大宇時代」帶來更多的助益,背後可能有很多組織內的原因,陳瑤恬也提出了一些大環境的觀察,但對玩家來說答案或許很簡單:就是沒有這麽好玩。國產單機遊戲發展了這麽多年,能脫穎而出的都屬於鳳毛麟角。

「我們認知到,再也不能花5~8年,去磨一把不知道可不可以用的劍了。」陳瑤恬說,所以他也贊同賣掉雙劍IP,「讓仙劍、軒轅劍持續發揚光大,這件事情是我們做不到的,不如就用比較開放的心態來看,只要接任者做得好,仙劍魂、軒轅劍魂就能永遠存在。」

要說認清事實或是過於誠實都好,確定的事情是他認為,這一刻大宇資訊如果手握雙劍,就無法再擁抱新的未來。

女鬼橋二:釋魂路
恐怖遊戲《女鬼橋》,是大宇資訊開發的數款遊戲中表現最好的系列。
圖/ 大宇資訊

所以後續大宇資訊把內部開發團隊「DOMO小組」拆成7組,各自發展較小型的遊戲,恐怖遊戲《女鬼橋》就是其中較成功的案例。

但還遠遠不夠,遊戲部門始終無法走到損益兩平。據了解,大宇資訊已經進行了內部的組織調整,包含精簡部分遊戲研發團隊。

遊戲發行,有望成為營收利基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讓遊戲本業盈虧自負。」陳瑤恬說,這個計畫可以分為「遊戲開發」與「遊戲發行」兩大部分。

遊戲發開方面,首先,大宇資訊會重新檢視所有遊戲開發的進度,5年虧5億元研發費用的狀況不能再發生,而較為成熟的恐怖遊戲工作室會持續發展,其他開發團隊將再次打散,「未來3個月鼓勵夥伴們提出創意,單機也可以、手遊或任何平台也可以,確定方向後抓緊預算跟時程投入開發,我們還是會持續做遊戲。」陳瑤恬說。

《我想成為影之強者!》
《我想成為影之強者!》就漫畫與動畫的表現來看,並不屬於Tier1的作品,但卻在後續引發眾多的討論、吸引到大批觀眾與玩家。
圖/ 大宇資訊

遊戲發行方面,有望成為大宇資訊遊戲領域最倚重的收入。大宇資訊在2023年代理了手機遊戲《我想成為影之強者》,意外選中爆品,帶來數億元等級的交易額,為遊戲代理業務奠下強勁的信心。目前包含《洶湧海豚》在內,今年陸續會有代理遊戲問世。

「(遊戲代理)的主戰場還是繁體中文市場,再來會把版圖跨到世界各地,包含巴西、墨西哥、中東等藍海市場。最後,我們也有在這些市場測試休閒博弈遊戲。」陳瑤恬說,「希望在年底可以自負盈虧,至少養活我們自己(遊戲部門)。」他期望遊戲發行要有3~5倍的成長,才能挹注遊戲本業的營收。

沒有了雙劍、營收組成早已不再以遊戲為大宗的大宇,還是原本的大宇嗎?哲學中有個「忒修斯之船」的概念,如果一艘木船上的木材逐漸被替換,直到所有的組成材質都不再是原本的木材,這艘船還是原本的船嗎?

「現在你看大宇也不能這麽單純了,我們更像是一間商社。」這個不僅是哲學,還包含了商業考量的問題,陳瑤恬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延伸閱讀:轉攻手遊!大宇資訊董座曝「6年砸8億」研發心路,千字文訴拋售「雙劍IP」關鍵數字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