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果汁衝出近6億營收!金利食安如何打造好市多爆款「芭樂檸檬綠」?還征服長榮華航?
賣果汁衝出近6億營收!金利食安如何打造好市多爆款「芭樂檸檬綠」?還征服長榮華航?

屏東科技園區內的一家食品加工廠,員工們正將當季盛產的金鑽鳳梨,進行自動化清洗、裁切,再準備冷壓榨汁、填充、異物檢測、HPP(超高壓低溫滅菌)等果汁加工流程,最後以低溫配送到全台30多個通路。

這是2011年成立的台灣首家冷壓果汁廠金利食安,旗下有「純在」、「品純粹」、「CB LAB CAFE」三大飲料品牌,去年營收創高,達5.77億元;4月23日,它以每股48元登錄興櫃,截至6月7日,股價收在51.5元,總漲幅7.29%。

金利食安除了以自有品牌面市外,其實也是台灣三大航空業者,以及多家手搖飲品牌的供應商。「在台灣只要標榜HPP的果汁,幾乎都是我們家做的。」金利食安總經理殷豪自傲地說。

時間回到2010年,金利食安董事長廖日興斥資1億元,引進HPP設備,打算做肉品加工,但成本過高,市場反應冷淡,遲遲抓不到發展重點,導致該公司有兩、三年的時間,年營收不到百萬元。

借鏡美星巴克,轉攻蔬果加工

轉機,是在2014年時,殷豪赴美考察,發現美國星巴克居然也使用HPP加工蔬果,才決定轉換跑道做果汁,考量台灣擁有豐富的蔬果資源,能就近取得原料,他決定在蔬果大縣屏東設廠。

花了1年時間增設果汁產線,2015年,他主動找上台灣星巴克,建議其可在台灣販售HPP的果汁產品,並以在地生產可省去運費為由,說服對方,成功拿下一張訂單。

然而,星巴克主業是咖啡,對果汁需求不大。所幸,當時長榮航空為了提升商務艙與貴賓室服務,決定引進HPP加工的鮮榨果汁,於是主動找上金利食安,後來星宇、華航也陸續於2020及2022年成為客戶。

「商務艙會更注重吃什麼,而且能增加客人黏著度。」殷豪指出,能獲航空業者青睞的關鍵,除了HPP技術,使用台灣在地原料,也更能滿足航空業近年對品管及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標準。

然而,要符合航空業的要求可不簡單,舉例來說,為穩定原料品質,他們專找年輕農民合作。殷豪不諱言,「老一輩習慣先採收自己要吃的,剩下不好的才賣到市場。」相比觀念根深柢固的老農,青農更便於溝通,也願意提供品質較好的產品。

而且,有些農民即使簽了契作合約,仍會因水果漲價而跑單,導致原料短缺,因此他們多採用包園機制,提前半年就預付訂金,買下果園固定面積內的所有產量。

同時,他們還透過詳細記錄每種水果的進貨時間、數量等數據,來預估下一次的產季及產量,確保能在品質最好的時間進貨;同時,也請來營養師等食品專家,組成7人研發團隊,負責調配及檢測水果所含營養,用健康訴求說服客戶。

賣進好市多,運輸卻成大挑戰

只是,光靠代工還不足以撐起公司營運,真正讓金利食安實現獲利的關鍵,是2018年推出自有品牌「純在」,並賣進台灣好市多。

不僅如此,自去年起,金利食安也陸續外銷美國、澳洲的好市多。殷豪直言,有了台灣市場背書,讓海外好市多買單並不難,但如何把果汁運輸到海外,卻成了難題。

例如,光是從屏東把果汁運送到美國,並配送到全美五百多家門店,雙方就溝通近半年。尤其,為了減省運輸與保溫成本,金利食安參考美國運輸牛肉的方法,透過精準的溫度管控,讓果汁快抵達港口時就逐漸降溫,送達門市時即可直接上架。

儘管運輸成本仍舊會轉嫁到終端產品上,但,由於美國一瓶果汁約是台灣的1.7倍售價,以美國物價來說,並不算貴。因此,第一個貨櫃的1.32萬瓶芭樂檸檬綠茶,不到兩周就賣完。

股票掛牌募資,開發多元食品

「不只果汁,我們要做到整個餐桌。」殷豪指出,咖啡、茶飲到冷凍食品都是目標,未來擴增產線與品牌推廣,均需要資金,這也是他們計畫IPO(首次公開發行)的原因。

同時,金利食安還善用其串聯台灣在地食材的能力,與台灣第一個自產藍莓的品牌「山丘藍」合作,推出藍莓淋醬,也製成果汁進到華航。

山丘藍行銷副總經理兼發言人連婉君表示,製成淋醬及賣進航空,其實都是金利食安提供的主意,「它擅長串聯上下游,並能透過技術盡量還原水果風味,為農產增加附加價值。」但她也強調,並非每一種水果都適合同一種加工方式。

換句話說,只靠無添加、保鮮這類訴求,消費者能否全數買單、市場是否存在上限,都是金利食安須思考的面向。

從代工到自有品牌,再從果汁跨足多元食品,金利食安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延伸閱讀:未來,如何創造價值?答案在商模轉型

責任編輯:李先泰

關鍵字: #商業模式 #ESG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