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妝百貨龍頭寶雅7月2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4年第二季財務報告。據財報顯示, 寶雅上半年累計營收達新台幣115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10億元,年增率約9%。而本期淨利也達12.9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1.3億元。
寶雅繳出的這張成績單,有兩個重要意義。首先, 即便近年店數快速增長,但寶雅展店步伐穩健,營收、獲利雙長。再者,自2022年後,寶雅淨利率始終維持在10%以上,以去年全年來看,淨利率約12%,而今年上半則高達13% ,而這對連鎖通路可說是夢寐以求的獲利水準。
寶雅如何拚出同業也稱羨的雙位數淨利率?
對零售通路來說,雙位數淨利率有多難?
攤開同業財報,無論是專賣特定品類的垂直零售,像是藥局、家電通路,或是一般超商超市,淨利率幾乎多在10%以下,大多甚至不到5%。且根據勤業眾信過去針對全球Top 250零售業銷售調查報告來看,全求零售業淨利率平均落在4.3%。
寶雅的獲利實力超群,就連近期上櫃的連鎖寵物用品通路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也稱羨。李俊廣日前在記者會上曾指出,寶雅過去淨利率也跟萬達差不多維持5%左右淨利率,而這幾年有這麼大的飛長,關鍵就在寶雅展店的規模效益開始顯現。
關鍵1:迅速拓點、增強通路規模效益
細看寶雅展店歷程,寶雅在2018年達到200店數的里程碑,而這從0到200間門市的路程,寶雅花了19年才達成。
但截至6月底,全台有380間寶雅、10間寶家,且董事長陳建造在去年喊出今年將展店50家門市以上, 換言之,今年底全台寶雅門市應有望突破400家,等於從200到400的路程,寶雅只用了6年。
店數急遽增加,對於獲利有兩個重要貢獻,第一是因為總銷量增加,對供應商的議價空間以及獲取廠商支持促銷宣傳活動的能力變強,獲利空間自然也會增加;再者,是有足夠店點數,投資總倉更具經濟效益,整體配送大幅提升,物流平均成本也會開始下降。
發跡台南,曾被稱為美妝雜貨南霸天的寶雅,北區銷售額佔比在2022年首破總銷售額的40%,且佔比持續加重,顯見在多次物流倉儲的投資佈建後(寶雅有兩座物流中心,分別位於桃園與高雄,而去年底於彰化取得的物流中心預計今年投入營運),目前其店點佈局、物流配送已均勻滲透全台。
關鍵2:整合別人沒有的品類結構
但規模效應的利多,適用於全體連鎖零售通路,寶雅獲利強的另一關鍵是其利基的品類結構。拿著購物籃晃進寶雅,消費者很難真的找到有什麼是其他通路買不到的商品, 但寶雅特別之處,就在於成功整合不同零售業態。
據去年報數字,寶雅前四大銷售佔比最高的品類分別是: 美妝保養、生活日用品、文具玩具、內衣襪類 。其中,美妝保養類商品佔比達39%,與36%的生活日用品類勢均力敵,而內衣襪類佔比雖僅9%但背後也代表超過20億的業績。
顯見, 寶雅提供能一站式購足的品類,成功打中消費者的習慣與喜好,過去消費者要一次採買完上述商品類別,可能得跑藥妝店、五金百貨、及服飾店才能完成購物清單。
開展新店型、攻自創品牌...寶雅持續進化中
即使有好的獲利成績,寶雅不以此為滿足。目前寶雅積極發展除了一般店外的POYA BEAUTY(美妝專門店)及店中店型(內有寶家等專攻生活五金商品),前者已達63間、店中店則有22間,目的就是瞄準更利基的品類結構,打中上門消費者最迫切的需要,提升週轉率。
另外,寶雅自2022年推出的自有品牌,品項數也持續增加,除了基本的瓶裝水,近期也推出POYA COZY等免洗旅行衣物組,優化商品毛利。
延伸閱讀:從粉領市場做到男人生意,又趁疫情挺進蛋黃區!寶雅為何老做「大家想不到的事」?
【圖解】小北砸10億蓋物流,比寶雅還敢!1300億家用零售市場怎麼搶?解析南霸天經營心法
責任編輯:李先泰